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39 【介绍】: 宋沧州乐陵人,徙齐州,字元直。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时累官河北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兵变,与张浚倡议勤王。拜右相,进航海避金兵之策,寻罢相。绍兴元年复任左相,力倾秦桧,罢桧右相,遂独秉政,屡请兴师复中原。然挟私用人,排斥李纲、赵鼎等主战派。曾立江、浙、湖南诸路月椿钱,大为东南患。卒谥忠穆。有《忠穆集》。
全宋诗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世居沧州乐陵(今山东乐陵西南),五世祖官于齐州,遂为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历成安尉,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徽宗宣和末燕山之役,以转输功累官河北都转运使。以病辞,提举崇福宫。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起知扬州。三年,金人犯扬州,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未几,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一、二二)。四年,罢充醴泉观使,旋为建康府路安抚大使,兼知池州(同上书卷三二、三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宣抚淮南,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同上书卷四四、四九)。三年罢,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同上书卷六八)。五年,为荆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潭州(同上书卷九四)。六年十二月,改两浙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同上书卷一○七)。八年,因疾充醴泉观使(同上书卷一一八)。九年卒,年六十九。赠秦国公,谥忠穆。有《忠穆集》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宋史》卷三六二有传。 吕颐浩诗,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他书,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四二
吕颐浩(一○七一——一一三九),字元直,齐州(治今山东济南)人。绍圣元年进士,历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宗子博士、太府少卿、河北转运副使、都转运使。高宗即位,除知扬州。建炎三年,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江宁府。苗傅等为逆,浩率兵勤王,擢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兼御营使,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以与赵鼎不协,罢为醴泉观使。寻除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池州。平李成、张琪之乱。绍兴元年拜少保、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开府镇江。三年,为侍御史辛炳等所劾,罢相,提举洞霄宫。五年知潭州,八年知建康。九年卒,年六十九,后谥曰忠穆。著有《忠穆集》、《吕忠穆公奏议》。见《宋史》卷三六二本传,《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一五。
《骈字类编》:紫光
唐 白行简 金在镕 紫光看渐发,赤气望逾深。
唐 韩偓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自长沙赴行在余以紫石砚赠之赋诗代书 紫光称近丹青笔,声韵宜裁锦绣诗。
分类:紫光
《漢語大詞典》:紫光阁(紫光閣)
阁名。在 北京 西苑 太液池 (今 中南海 )西岸。 清 代于阁前殿试兵部中式武举,又为元旦宴请藩属王公之处。《清会典事例·工部·宫殿》:“二十五年,因 西苑 内平臺故阯,改建 紫光阁 五间,图功臣像於阁上。”
《国语辞典》:金紫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  拼音:jīn zǐ guāng lù dà fū
职官名。魏晋以后有金紫光禄大夫之号,谓光禄大夫之加金印紫绶者。唐、宋均以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文阶官。金升为正二品,元升为从一品,明、清时废除。
《分类字锦》:目有紫光
酉阳杂俎》:武攸绪晚年肌肉殆尽,目有紫光,昼见星月,又能辨数里外语。
分类:
《分类字锦》:面有紫光
周书·太祖纪》:身长八尺,方颡广额,美须髯,发长委地,垂手过膝,背有黑子,宛转若龙盘之形,面有紫光,人望而敬畏之。
分类:奇表
《漢語大詞典》:山乌(山烏)
鸦的一种。翼暗灰色带绿紫光,常成群,营巢树上。尔雅·释鸟:“鸀,山乌。” 郭璞 注:“似乌而小,赤觜。”
《国语辞典》:思如泉涌(思如泉涌)  拼音:sī rú quán yǒng
比喻才思丰富而敏捷。唐。韩休〈唐金紫光禄大夫苏颋文集序〉:「若乃天言焕发,王命急宣,则翰动若飞,思如泉涌。」也作「思如涌泉」。
《国语辞典》:唯恐不及  拼音:wéi kǒng bù jí
只怕来不及或赶不上。如:「避之唯恐不及。」唐。权德舆〈唐丞相金紫光禄大夫守太保致仕赠太傅岐国公杜公墓志铭序〉:「一言定交,死生以之,趋人之急,唯恐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