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4,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何刘沈谢
吴猛约
玄霜约
玉奴不负东昏约
芷约兰期
祖约好财
沈约
沈谢
词典
约束
依约
绰约
隐约
相约
旧约
约略
典故
何刘沈谢

相关人物
何逊
 
刘孝绰
 
沈约
 
谢朓


《梁书》卷四十九〈文学列传上·何逊〉~693~
初,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世祖著论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
《梁书》卷三十三〈刘孝绰列传〉~479~
刘孝绰字孝绰,彭城人,本名冉。……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世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讽诵传写,流闻绝域。文集数十万言,行于世。

例句

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 杜甫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典故
吴猛约

相关人物
吴猛


《晋书》卷九十五〈艺术列传·吴猛〉~2482~
吴猛,豫章人也。少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驱蚊,惧其去己而噬亲也。年四十,邑人丁义始授其神方。因还豫章,江波甚急,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庾亮为江州刺史,尝遇疾,闻猛神异,乃迎之,问己疾何如。猛辞以算尽,请具棺服。旬日而死,形状如生。未及大敛,遂失其尸。识者以为亮不祥之徵。亮疾果不起。
典故
玄霜捣尽
 
玄霜约


《艺文类聚》卷二〈天部下·雪〉~22~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云,仙之上药,有玄霜绛雪。
《太平广记》卷五十〈神仙五十·裴航〉~33~
唐长庆中,有裴航秀才,因下第游于鄂渚,谒故旧友人崔相国。值相国赠钱二十万,远挈归于京,因佣巨舟,载于湘汉。同载有樊夫人,乃国色也。言词问接,帷帐昵洽。航虽亲切,无计道达而会面焉。因赂侍妾袅烟,而求达诗一章曰:「同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倘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云。」诗往,久而无答。航数诘袅烟,烟曰:「娘子见诗若不闻,如何?」航无计。因在道求名酝珍果而献之。夫人乃使袅烟召航相识。乃褰帷,而玉莹光寒,花明丽景,云低鬟鬓,月淡修眉,举止烟霞外人,肯与尘俗为偶。航再拜揖,猎聩良久之。夫人曰:「妾有夫在汉南,将欲弃官而幽栖岩谷,召某一诀耳,深哀草扰,虑不及期,岂更有情留盼他人?的不然耶,但喜与郎君同舟共济,无以谐谑为意耳。」航曰:「不敢。」饮讫而归,操比冰霜,不可干冒。夫人后使袅烟持诗一章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航览之。空愧佩而已,然亦不能洞达诗之旨趣。后更不复见,但使袅烟达寒暄而已。遂低襄汉,与使婢挈妆奁,不告辞而去,人不能知其所造。航遍求访之。灭迹匿形,竟无踪兆。遂饰妆归辇下。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见茅屋三四间,低而复隘,有老妪缉麻苧。航揖之求浆,妪咄曰:「云英擎一瓯浆来,郎君要饮。」航讶之,忆樊夫人诗有云英之句,深不自会。俄于苇箔之下。出双玉手捧瓷,航接饮之,真玉液也,但觉异香氤郁,透于户外。因还瓯,遽揭箔。睹一女子,露娏琼英,春融雪彩,脸欺腻玉,鬓若浓云。娇而掩面蔽身,虽红兰之隐幽谷,不足比其芳丽也。航惊怛,植足而不能去。因白妪曰:「某仆马甚饥,愿憩于此,当厚答谢,幸无见阻。」妪曰:「任郎君自便。」且遂饭仆秣马。良久谓妪曰:「向睹小娘子,艳丽惊人,姿容擢世,所以踌蹰而不能适,愿纳厚礼而娶之,可乎?」妪曰:「渠已许嫁一人,但时未就耳。我今老病,只有此女孙,昨有神仙,遗灵丹一刀圭,但须玉杵臼捣之百日,方可就吞,当得后天而老。君约取此女者,得玉杵臼,吾当与之也。其馀金帛,吾无用处耳。」航拜谢曰:「愿以百日为期。必携杵臼而至,更无他许人。」妪曰:「然。」航恨恨而去。及至京国,殊不以举事为意,但于坊曲闹市喧衢,而高声访其玉杵臼,曾无影响。或遇朋友,若不相识,众言为狂人。数月馀日,或遇一货玉老翁曰:「近得虢州药铺卞老书,云有玉杵臼货之,郎君恳求如此,此君吾当为书导达。」航愧荷珍重,果获杵臼。卞老曰:「非二百缗不可得。」航乃泻囊,兼货仆货马,方及其数。遂步骤独挈而抵蓝桥。昔日妪大笑曰:「有如是信士乎?吾岂爱惜女子,而不酬其劳哉。」女亦微笑曰:「虽然,更为吾捣药百日,方议姻好。」妪于襟带间解药,航即捣之,昼为而夜息,夜则妪收药臼于内室。航又闻捣药声,因窥之,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可鉴毫芒,于是航之意愈坚。如此日足,妪持而吞之曰:「吾当入洞而告姻戚,为裴郎具帐帏。」遂挈女入山,谓航曰:「但少留此。」逡巡车马仆隶,迎航而往。别见一大第连云。珠扉晃日,内有帐幄屏帏,珠翠珍玩,莫不臻至,愈如贵戚家焉。仙童侍女,引航入帐就礼讫,航拜妪,悲泣感荷。妪曰:「裴郎自是清冷裴真人子孙,业当出世,不足深愧老妪也!」及引见诸宾,多神仙中人也。后有仙女,鬟髻霓衣,云是妻之姊耳。航拜讫,女曰:「裴郎不相识耶?」航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女曰:「不忆鄂渚同舟回而抵湘汉乎?」航深惊怛,恳悃陈谢。后问左右,曰:「是小娘子之姊云翘夫人。刘纲仙君之妻也,已是高真,为玉皇之女吏。」妪遂遣航将妻入玉峰洞中,琼楼殊室而居之。饵以绛雪琼英之丹。体性清虚,毛发绀绿,神化自在,趋为上仙。至太和中,友人卢颢,遇之于蓝桥驿之西,因说得道之事。遂赠蓝田美玉十斤,紫府云丹一粒,叙语永日,使达书于亲爱。卢颢稽颡曰:「兄既得道,如何乞一言而教授。」航曰:「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今之人,心愈实,何由得道之理。」卢子蒂懵然,而语之曰:「心多妄想,腹漏精溢,即虚实可知矣。凡人自有不死之术,还丹之方,但子未便可教。异日言之。」卢子知不可请,但终宴而去。后世人莫有遇者。
典故
玉奴不负东昏约

相关人物
潘玉奴


《苏轼诗集》卷三十三〈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四:「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旧题宋·王十朋注引《南史·王茂传》:「东昏妃潘氏玉儿,有国色,武帝将留之。王茂曰:『亡齐者此物,恐贻外议。』帝乃出之。军主田安启求为妇,玉儿义不受辱。乃见缢。」清·查慎行注引《容斋续笔》:「政和初,蔡京禁苏氏学,蕲春一士独杜门注诗。钱伸仲为黄冈尉,请借阅其书,适得和杨公济梅花:『月地云阶漫一尊。』注云:『玉奴,齐东昏侯潘妃小字。临春、结绮者,陈后主三阁之名也。』伸仲曰:『……东昏以玉儿故,身死国除,不拟负他,乃是此篇所用。何为没而不书?』士人恍然失色,然纸炬悉焚之。」清·王文诰案:「凡人与物呼以奴者,不可悉数。女子皆通称奴与儿,玉奴非杨妃名,玉儿非潘妃名,皆加一字称之。……公乃咏梅,并非咏史,呼玉儿以奴,无不可者。」
典故
芷约兰期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九〈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夏歌二十首〉~044~
含桃已中食,郎赠合欢扇。深感同心意,兰室期相见。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四〈乐府·有所思〉~2504~
荡子好兰期,留人独自思。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阶前看草蔓,窗中对网丝。不言千里别,复是三春时。
典故
祖约好财

相关人物
祖约


《晋书》卷一百〈祖约列传〉~2625~
祖约字士少,豫州刺史逖之弟也。初以孝廉为成皋令,与逖甚相友爱。永嘉末,随逖过江。元帝称制,引为掾属,与陈留阮孚齐名。后转从事中郎,典选举。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瞻弟)阮孚〉~365~
初,祖约性好财,孚性好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料财物,客至,屏当不尽,馀两小簏,以著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因自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甚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例句

阮孚蜡屐,祖约好财。 李瀚 蒙求

典故
休文
 
沈休文
 
沈侯
  
沈隐侯
  
相关人物
沈约
 
鲍照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高祖受禅,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邑千户,常侍如故。又拜约母谢为建昌国太夫人。奉策之日,右仆射范云等二十馀人咸来致拜,朝野以为荣。俄迁尚书左仆射,常侍如故。寻兼领军,加侍中。天监二年,遭母忧,舆驾亲出临吊,以约年衰,不宜致毁,遣中书舍人断客节哭。起为镇军将军、丹阳尹,置佐史。服阕,迁侍中、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关尚书八条事,迁尚书令,侍中、詹事、中正如故。累表陈让,改授尚书左仆射、领中书令、前将军,置佐史,侍中如故。寻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九年,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少傅如故,给鼓吹一部。……约历仕三代,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文章,约兼而有之,然不能过也。自负高才,昧于荣利,乘时藉势,颇累清谈。及居端揆,稍弘止足,每进一官,辄殷勤请退,而终不能去,论者方之山涛。用事十馀年,未尝有所荐达,政之得失,唯唯而已。……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及闻赤章事,大怒,中使谴责者数焉,约惧遂卒。有司谥曰文,帝曰:「怀情不尽曰隐。」

例句

忽见隐侯裁一咏,还须书向郡楼中。 刘言史 处州月夜穆中丞席和主人

待到秋深好时节,与君长醉隐侯家。 吴仁璧 南徐题友人郊居

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 孟浩然 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

何必东南守,空传沈隐侯。 孟浩然 陪独孤使君同与萧员外證登万山亭

江山婺女分,风月隐侯诗。 张循之 婺州留别邓使君

赋诗忙有意,沈约在关东。 朱长文 宿新安江深渡馆寄郑州王使君

休文虽即逃琼液,阿鹜还须掩玉闺。 李縠 醉中袭美先月中归

名僧康宝月,上客沈休文。 权德舆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诗轻沈隐侯,赋拟王仲宣。 权德舆 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楼感怀

当年潘子貌,避病沈侯诗。 秦系 赠乌程杨蘋明府

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 郑谷 蔡处士

紫泥何日到沧州,笑向东阳沈隐侯。 钱起 赠张南史

中丞违沈约,才子送丘迟。 韩翃 李中丞宅夜宴送丘侍御赴江东便往辰州

典故
相关人物
沈约
 
谢灵运

参考典故
沈约
 
谢康乐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也。祖玄,晋车骑将军。父瑍,生而不慧,为秘书郎,蚤亡。灵运幼便颖悟,玄甚异之,谓亲知曰:「我乃生瑍,瑍那得生灵运!」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从叔混特知爱之。袭封康乐公,食邑二千户。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为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抚军将军刘毅镇姑孰,以为记室参军。毅镇江陵,又以为卫军从事中郎。毅伏诛,高祖版为太尉参军,入为秘书丞,坐事免。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高祖受禅,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邑千户,常侍如故。又拜约母谢为建昌国太夫人。奉策之日,右仆射范云等二十馀人咸来致拜,朝野以为荣。俄迁尚书左仆射,常侍如故。寻兼领军,加侍中。天监二年,遭母忧,舆驾亲出临吊,以约年衰,不宜致毁,遣中书舍人断客节哭。起为镇军将军、丹阳尹,置佐史。服阕,迁侍中、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关尚书八条事,迁尚书令,侍中、詹事、中正如故。累表陈让,改授尚书左仆射、领中书令、前将军,置佐史,侍中如故。寻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九年,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少傅如故,给鼓吹一部。……约历仕三代,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文章,约兼而有之,然不能过也。自负高才,昧于荣利,乘时藉势,颇累清谈。及居端揆,稍弘止足,每进一官,辄殷勤请退,而终不能去,论者方之山涛。用事十馀年,未尝有所荐达,政之得失,唯唯而已。……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及闻赤章事,大怒,中使谴责者数焉,约惧遂卒。有司谥曰文,帝曰:「怀情不尽曰隐。」

例句

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 任华 寄杜拾遗

新文生沈谢,异骨降松乔。 杜甫 哭王彭州抡

从骑尽幽并,同人皆沈谢。 韩翃 祭岳回重赠孟都督

《國語辭典》:约束(約束)  拼音:yuē shù
1.管束。《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日夜筹思,没有别的法子,只好自己约束百姓。」
2.约定。《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國語辭典》:依约(依約)  拼音:yī yuē
1.依照约定。如:「他依约前去赴会。」
2.依稀隐约。唐。白居易 答苏庶子诗:「蓬山閒气味,依约似龙楼。」清。厉鹗〈疏影。轻阴冉冉〉词:「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
3.大概、大约。如:「祖母的慈爱面容,我依约记得。」唐。元稹〈和乐天示杨琼〉诗:「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4.承袭、结合。《礼记。表记》:「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谓便人。」唐。孔颖达。正义:「文王之兴,依约先祖。」
《國語辭典》:绰约(綽約)  拼音:chuò yuē
柔媚婉约。《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母见其绰约可爱,始敢与言。」也作「婥约」。
《國語辭典》:隐约(隱約)  拼音:yǐn yuē
1.不分明的样子。宋。苏轼〈和陶止酒〉诗:「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薛仁贵征辽事略》:「仰射笠子一箭,复起去,用连珠箭,笠子入青霄之内,隐约如寒星之象。」
2.意义深微而言词简略。《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3.穷困不得志。三国魏。曹丕 典论论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唐。韩愈〈闵已赋〉:「昔颜氏之庶几兮,在隐约而平宽。」
《國語辭典》:相约(相約)  拼音:xiāng yuē
彼此约定。《三国演义》第八回:「遂送桓阶回营,相约以孙坚尸换黄祖。」《老残游记》第七回:「我们是莫逆之交,相约倘若国家有用我辈的日子,凡我同人俱要出来相助为理的。」
分類:相约约定
《國語辭典》:旧约(舊約)  拼音:jiù yuē
1.旧时的盟约。如:「这些虽是旧约,在未修订前,仍有效力的。」
2.旧时的规定。《晋书。卷三○。刑法志》:「丞相王嘉等猥以数年之间,亏除先帝旧约,穿令断律,凡百馀事,或不便于政,或不厌人心。」
3.旧约全书的简称。参见「旧约全书」条。
《國語辭典》:约略(約略)  拼音:yuē lüè
大概。唐。元稹〈春六十韵〉:「约略环区宇,殷勤绮镐酆。」《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那兵官把话说完,钮翻译约略述了一遍。」
《國語辭典》:沈约(沈約)  拼音:shěn yuē
人名。(西元441~513)字休文,南朝梁武康人(今浙江省武康县)。笃志好学,博通群书,撰四声谱,分字为平上去入四声,为声韵学上一大变迁。累官尚书仆射、尚书令,卒谥隐。著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纪》等,有文集百卷。
分類:沈约文学
《漢語大詞典》:沈鲍(沈鮑)
南朝 宋 鲍照 与 南朝 梁 沈约 的并称。两人均为著名的文学家。 唐 杜甫 《寄高使君适岑长史参》诗:“ 高 岑 殊缓步, 沉 鲍 得同行。”
《漢語大詞典》:隐侯(隱侯)
南朝 梁 沈约 的谥号。 沈约 字 休文 ,善诗文, 高祖 受禅,为尚书仆射,封 建昌县 侯,邑千户。卒谥“隐侯”。 唐 吴仁璧 《南徐题友人邻居》诗:“待到秋深好时节,与君长醉 隐侯 家。”按, 沈约 居处俭素,立宅 东田 ,瞩望郊阜。 隐侯 家,泛指郊野居处。
《漢語大詞典》:沈谢(沈謝)
(1).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 南朝 梁 沈约 的并称。两人均为著名文学家。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新文生 沉 谢 ,异骨降 松 乔 。” 仇兆鳌 注:“ 沉 谢 、 沈约 、 谢灵运 。”
(2).为 沈约 和 南朝 齐 谢朓 的并称。 宋 张孝祥 《南歌子·赠吴伯承》词:“人物 羲皇 上,诗名 沉 谢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