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4,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结约
花约
盟约
丰约
要约
要约
简约
清约
约礼
期约
文约
重约
约同
约度
素约
《国语辞典》:结约(结约)  拼音:jié yuē
订立条约。唐。苏颋〈授白知慎河南少尹制〉:「任能结约,省费驰声。」
《國語辭典》:花约(花約)  拼音:huā yuē
契约。《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献世保拈起笔,尽情写了一纸绝契,又道:『省得你不放心,先画了花约,何如?』」
分類:花押
《國語辭典》:花押  拼音:huā yā
在文书、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记号。《西游记》第二九回:「国王见了,取本国玉宝,用了花押,递与三藏。」《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当下各人画个花押,兄弟二人,每人收了一纸,管待了李社长自别去了。」也称为「花书」、「花字」。
《國語辭典》:盟约(盟約)  拼音:méng yuē
同盟的誓约或条约。《史记。卷九一。黥布传》:「夫楚兵虽彊,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以其背盟约而弑义帝也。」
《骈字类编》:丰约(丰约)
申鉴丰约劳佚各有其制为韩愈与卫中行书其后相见于汴徐二州仆皆 之从事日月有所入比之前时丰约百倍足下视我饮食衣服亦有异乎微陆机文赋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情
《國語辭典》:要约(要約)  拼音:yào yuē
简要约略。《书经。顾命》唐。孔颖达。正义:「王之所命,实普命群臣;序以要约为言,直云命召公毕公。」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若毛公之训诗,安国之传书,郑君之释礼,王弼之解易,要约明畅,可为式矣。」
《國語辭典》:要约(要約)  拼音:yāo yuē
1.约束。《史记。卷七八。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
2.契约。《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官凭文引,私凭要约。若便还你,恐后无以为凭。」
3.法律上指以缔结契约为目的,而向相对人所为之意思表示。
《國語辭典》:简约(簡約)  拼音:jiǎn yuē
节俭。《文选。何敬祖。赠张华诗》:「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
《漢語大詞典》:清约(清約)
(1).清廉节俭。后汉书·祭肜传:“ 肜 在 辽东 几三十年,衣无兼副。 显宗 既嘉其功,又美 肜 清约。”世说新语·赏誉“亦名士之高操者” 刘孝标 注引《故之别传》:“ 胡之 治身清约,以风操自居。” 宋 陆游 《朝奉大夫直秘阁张公墓志铭》:“比右史奉公丧归,至无屋可庐,其清约如此。”
(2).清静自守。东观汉记·马廖传:“ 马廖 少习《易经》,清约沉静。”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 伏氏 世以经学清约,相承东州,号曰 伏不鬭 。”世说新语·德行“泊清溪渚”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 镇 清约寡欲,所在有异绩。”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公为人谨畏清约,与人交淡然,久而后知其篤也。”
(3).指政事清明简约。后汉书·张敏传:“﹝ 敏 ﹞清约不烦,用刑平正,有理能名。”晋书·忠义传·王育:“﹝ 王浑 ﹞为政清约,宿盗逃奔他郡。”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六年:“法忌烦苛,治贵清约。”
(4).简要;精要。 宋 曾巩 《〈鲍溶诗集目录〉序》:“ 溶 诗尤清约谨严,而违理者少,亦近世之能言者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 司马昭 集 羊祜 、 杜预 等名儒重臣十四人,删改《魏律》,去其苛秽,存其清约,订定新律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六百馀字。”
《漢語大詞典》:约礼(約禮)
(1).用礼约束自己。语本论语·雍也:“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 清 恽敬 《读〈孟子〉二》:“ 孔子 之教,曰博文,曰约礼,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简化礼制。资治通鉴·汉安帝建光元年:“ 孝文 定约礼之制, 光武皇帝 絶告寧之典,貽则万世,诚不可改。”
《國語辭典》:期约(期約)  拼音:qí yuē
1.约定日期。《红楼梦》第六九回:「甚至于与贾琏眉来眼去,相偷期约的,只惧贾赦之威,未曾到手。」
2.刑法上称受贿人与赠贿人约于一定期间内,为一定给付之行为为「期约」。
《國語辭典》:文约(文約)  拼音:wén yuē
1.契约。《红楼梦》第六四回:「心中虽不愿意,无奈惧怕贾珍等势焰,不敢不依,只得写了一张退婚文约。」
2.文字简练。《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传》:「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
《漢語大詞典》:重约(重約)
重要的誓约或诺言。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太祖 谓曰:‘尽吾一生,尽汝一生,令汝享有二 浙 也。’ 忠懿 以帝赐重约,既得归,喜甚,以为永保其国矣。”
分類:誓约诺言
《国语辞典》:约同(约同)  拼音:yuē tóng
邀约偕同。如:「约同会面」。《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官人方才说『听不得一面之词』,我想人众则公,明日约同衙门几位朋友大家禀一声,必然听信。」
分类:邀约偕同
《漢語大詞典》:约度(約度)
估计;衡量。 宋 司马光 《乞不添屯军马》:“臣窃谓大凡添屯军马,先须约度本处粮草可以赡养与否。”
分類:估计衡量
《漢語大詞典》:素约(素約)
(1).旧约;早先约定的。史记·韩世家:“且 楚 韩 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 秦 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张諤 ﹞常自约仕至县令则致仕而归…… 諤 於所居营一舍,榜为 中允亭 ,以誌素约也。”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内有金声外针影,声影相随若素约。”
(2).朴素简约。《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臣出入荣显,礼容优泰,第宇华旷,事乖素约。”新唐书·李怀远传:“ 怀远 久贵,益素约,不治居室。” 唐 丁仙芝 《赠朱中书》诗:“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