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清心  拼音:qīng xīn
1.去除杂念,使心情恬静安宁。《资治通鉴。卷八十。晋纪二。武帝咸宁五年》:「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2.澄静没有杂念的心境。《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國語辭典》:清静(清靜)  拼音:qīng jìng
1.宁静不烦扰。《老子》第四十五章:「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安静不吵杂。《文选。王褒。洞箫赋》:「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諠。」
3.天气明朗。《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新雨已,天清静无风。」《隋书。卷二十一。天文志下》:「若天气清静,无诸游气,日月不明,乃为失色。」
4.安静无事。《汉书。卷六十。杜周传》:「延年乃选用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静。」
《國語辭典》:淳化  拼音:chún huà
1.淳厚的教化。《旧五代史。卷三八。唐书。明宗本纪四》:「陛下自膺人望,岁时丰稔,亦淳化所致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2.县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3.宋朝太宗的年号(西元990~994)。
《國語辭典》:纯粹(純粹)  拼音:chún cuì
1.纯正不杂。《晋书。卷七五。列传。荀崧》:「近见荀监子,清虚名理当不及父,德性纯粹,是贤兄辈人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其纯粹者入矩,舛驳者出规。」
2.完全。如:「这次交通事故纯粹是他一时疏忽所造成的。」
《國語辭典》:森严(森嚴)  拼音:sēn yán
严肃、严密的样子。如:「戒备森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朕见菩萨尊神,如此森严,却用何法取出?」
《國語辭典》:坚贞(堅貞)  拼音:jiān zhēn
节操坚定不变。《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贾秀才见巫娘子立志坚贞,越相敬重。」
《國語辭典》:洁白(潔白)  拼音:jié bái
乾净清白。《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
《國語辭典》:正声(正聲)  拼音:zhèng shēng
纯正无邪,合于韵律节拍的雅正音乐。《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文选。嵇康。琴赋》:「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
《漢語大詞典》:心正
心意纯正不偏。礼记·大学:“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
《國語辭典》:笃行(篤行)  拼音:dǔ xíng
确实履行。《礼记。儒行》:「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淮南子。道应》:「成形之徒,不可更也,子不若敦爱而笃行之。」
《漢語大詞典》:粹然
纯正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 欧阳公 所以为一代文章冠冕者,固以其温纯雅正,蔼然为仁人之言,粹然为治世之音,然亦以其事事合体故也。”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先生之言,粹然儒者之言也。” 周作人 《〈蜕龛印存〉序》:“用心出手,并追汉制,神与 古 会,盖粹然艺术之正宗。”
分類:纯正
《漢語大詞典》:明心
(1).谓使心思清明纯正。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学必明心,记问辨説皆餘事。”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丧。”
(2).表明心迹。 柳青 《狠透铁》:“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里没草屎渣渣!”
《漢語大詞典》:真味
(1).真实的意旨或意味。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读《骚》之久,方识真味。” 明 朱承爵 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 叶圣陶 《倪焕之》四:“他们只是没有尝到教育事业的真味罢了,一旦尝到这人世间至高至上的真味,那就硬教他们淡漠也决不肯了。”
(2).指味道纯正的食品。 宋 朱熹 《乳饼》诗:“清朝荐疎盘,乳鉢有真味。”
(3).指食物本来的味道。 清 曹庭栋 《老老恒言·饮食》:“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真味真性俱得。”
《國語辭典》:正风(正風)  拼音:zhèng fēng
1.《诗经》国风周南、召南二十五篇为正风,邶、鄘以下为变风。
2.肃正不良风气。如:「正风专案」。
《漢語大詞典》:粹美
(1).纯洁善良。《汉书·董仲舒传》:“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陈福公 长卿 重厚粹美,有天人之相,然议者拟其少英伟之气。” 明 文徵明 《侍御陈君石峰记》:“公以粹美之质,履明洁之操。”
(2).纯正美好。 宋 曾巩 《程嗣恭祖无颇程博文推官制》:“使风俗有以粹美,而四方有以观则。” 宋 陆游 《岁暮感怀》诗:“在昔祖宗时,风俗极粹美。”
(3).犹精美。 唐 皇甫湜 《题浯溪石》诗:“中行虽富剧,粹美君可盖。” 明 张居正 《答汪司马南溟书》:“敷奏明切,文辞粹美,读之再过,叹挹弥襟。”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未著芬芳,常乏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