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清醇  拼音:qīng chún
乾净纯正。《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文选。嵇康。琴赋》:「兰肴兼御,旨酒清醇。」也作「轻浮」。
《國語辭典》:醇醲  拼音:chún nóng
1.醇美醲厚。《水浒传》第二三回:「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醲好吃,少刻时便倒。」
2.浓厚的酒。比喻民风敦厚恭谨。《文选。左思。魏都赋》:「不鬻邪而豫贾,著驯风之醇醲。」
《漢語大詞典》:温粹
温和纯正。后汉书·陈宠传:“ 宠 虽传法律,而兼通经书,奏议温粹,号为任职相。”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今有进士 潘起 ,才笔俊健,言行温粹。”明史·儒林传二·欧阳德:“ 德 器宇温粹,学务实践,不尚空虚。”
分類:温和纯正
《漢語大詞典》:雅化
(1).谓趋于文雅、高雅。史记·李斯列传:“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説耳目者,必出於 秦 然后可,则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 赵 女不立於侧也。” 司马贞 索隐:“谓闲雅变化而能通俗也。”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馀’。”
(2).纯正的教化。晋书·华谭传:“刑罚悬而不用,律令存而无施,适足以隆太平之雅化,飞仁风於无外矣。”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你司晨伤雅化,长舌犯良规。”
《漢語大詞典》:醇正
(1).纯一,纯正。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三:“﹝ 林艾轩 ﹞大概直是一博洽之儒,醇正之作,尤深於经者。其苍劲处,非浅学能及。” 胡朴安 《〈中国文学史〉序》:“虽时俗词藻,犹多淫丽;而草茅言论,渐归醇正。”
(2).淳朴正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质王好音律:“又余有狠僕某,王默告余曰:‘其人多白眼,瞳子眊焉,非醇正者!’”
《國語辭典》:正意  拼音:zhèng yì
真正的意图。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俺那里是与他结亲,正意则要图他荆州。」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我几曾图利息?我正意的那我则是赈人之贫波周人之急。」
《國語辭典》:雅驯(雅馴)  拼音:yǎ xún
文辞言语典雅而精致。《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漢語大詞典》:洁修(潔修,潔脩)
纯正而美好。 宋 梅尧臣 《送韩持国》诗:“晚节五六人,文行皆洁修。”修,一本作“ 脩 ”。 清 方苞 《徐诒孙哀辞》:“内行洁修,文章冠郡邑。”
分類:纯正美好
《漢語大詞典》:纯和(純和)
纯正平和。多指性格或气质。 汉 王充 论衡·齐世:“元气纯和,古今不异。”周书·武帝纪上:“禀纯和之气,挺天纵之英。” 唐 李山甫 《寄太常王少卿》诗:“雅饮纯和气,清吟冰雪文。” 宋 司马光 《祭刘大卿文》:“惟君资性纯和,雅尚恬漠。”
《國語辭典》:杂言(雜言)  拼音:zá yán
杂谈、漫谈。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二:「想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國語辭典》:杂言诗(雜言詩)  拼音:zá yán shī
一种每句字数不一,长短相间的古体诗。最短仅一字,长者可高达九、十字以上,通常以三、四、五、七字为多。
《漢語大詞典》:伪体(僞體)
(1).指违背《风》《雅》规范的诗歌或风格不纯正的文章。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指专事摹拟而无真实内容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清 方苞 《古文约选序例》:“始学而求古求典,必流为 明 七子之伪体。” 清 龚自珍 《歌筵有乞书扇者》诗:“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 章炳麟 《校文士》:“ 魏源 龚自珍 ,则所谓伪体者也。”
《漢語大詞典》:至贞(至貞)
(1).最纯正的心。管子·侈靡:“故至贞生,至信生。” 尹知章 注:“贞,正也。谓正心生则至信生而应之也。”
(2).最坚贞的节操。 汉 陆贾 新语·道基:“ 曾 閔 以仁成大孝, 伯姬 以义建至贞。”
《漢語大詞典》:清粹
(1).清高纯正。三国志·魏志·袁涣传:“ 涣 子 侃 ,亦清粹閒素,有父风,歷位郡守尚书。”世说新语·言语“ 司马景王 东征”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 司马师 ,字 子元 ,相国 宣文侯 长子也,以道德清粹重于朝廷。”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韩定辞》:“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清粹者,用银笔书之。”
(2).犹清秀。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卢绚 ﹞风标清粹,上目送之,深嘆其藴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僧家考课:“ 灵谷寺 住持,年甫弱冠,姿貌清粹。”《明诗纪事丁籤·黄巩》莆阳文献:“﹝ 黄巩 ﹞沉敏好学,诗文清粹和婉。”
《漢語大詞典》:夷粹
平和纯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无得保其夷粹。”新唐书·沈传师传:“ 传师 性夷粹无竞,更二镇十年,无书贿入权家。” 宋 陆游 《〈持老语录〉序》:“夷粹真率,真山林间人也。” 明 李贽 初潭集·师友·论人:“ 子敬 清立,故多人为; 谢公 夷粹,岂皆自然!”
分類:平和纯正
《國語辭典》:纯洁(純潔)  拼音:chún jié
纯粹洁净。通常指心地纯一清净,没有邪恶的念头。汉。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碑:「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临宠审己,不动其守,可谓纯洁皓素,绰有馀裕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