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练习(練習)  拼音:liàn xí
1.操练、训练。《三国志。卷一一。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张范》:「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晋书。卷四九。列传。胡毋辅之》:「父原,练习兵马,山涛称其才堪边任。」
2.反覆学习,以求熟练。《老残游记》第七回:「当初传下这个拳法来的时候,专为和尚们练习了这拳,身体可以结壮,精神可以悠久。」《豆棚闲话》第一一则:「也令这些后生小子手里练习些技艺,心上经识些智著。万一时年不熟,转到荒乱时,也还有些巴拦,有些担架。」
3.学习后再加以温习熟练的作业。如:「老师规定的练习,回去一定要确实的做。」
《国语辞典》:练习簿(练习簿)  拼音:liàn xí bù
学生作练习用的簿本。如:「书法练习簿」。
《国语辞典》:练习纸(练习纸)  拼音:liàn xí zhǐ
作练习用的纸张。
《國語辭典》:练习曲(練習曲)  拼音:liàn xí qǔ
原指专为锻鍊乐器演奏技巧或声乐训练所编写的乐曲。为法语study、étude的意译。十九世纪上半叶发展为特性曲的一种,在曲中探究某些特殊技巧的乐曲,尤其是钢琴曲目中最常见。如萧邦、李斯特、德布西等人的练习曲,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國語辭典》:练习生(練習生)  拼音:liàn xí shēng
机关、银行等雇用的非正式职员。如:「她白天在银行当练习生。」
《漢語大詞典》:肄习(肄習)
学习;练习;演习。后汉书·公孙述传:“﹝ 公孙述 ﹞遂大作营垒,陈车骑,肄习战射。”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又为置讲堂,教之行礼,肄习其中。” 宋 姜夔 《暗香》词序:“作此两曲, 石湖 把玩不已,使工妓肄习之。”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著议第六》:“及其衰也,在朝者自昧其祖宗之遗法,而在庠序者犹得据所肄习以为言。”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量中材所能肄习者,定为课分,每日一课。”
《國語辭典》:修习(修習)  拼音:xiū xí
学习、研习。如:「下课后,他总是留下来自行修习功课。」
《漢語大詞典》:习练(習練)
(1).练习;训练。 三国 蜀 诸葛亮 《将苑·习练》:“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三国演义》第四八回:“ 江 南之兵,往来水上,习练精熟。”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上:“讲求武备,整顿海防,慎固守御,改易营制,习练兵士,精制器械:此六者,实为当务之急。” 柔石 《二月》二:“我的手指生疏了,我好久没有习练。”
(2).熟悉。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自以习练 齐 人虚实,请为先驱。”
《國語辭典》:操练(操練)  拼音:cāo liàn
1.操作演练。《三国演义》第九九回:「此时孔明病好多时,每日操练人马,习学八阵之法,尽皆精熟。」
2.练习、学习。《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这位黎先生是精通西文的,你赶紧跟他操练操练,免得将来摸不著头脑。」
《國語辭典》:试演(試演)  拼音:shì yǎn
在正式表演前,预先演练。如:「为了要求品质,导演决定再试演几次。」
《漢語大詞典》:习肄(習肄)
犹练习。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廼令羣臣习肄。” 司马贞 索隐:“肄亦习也。”宋史·周执羔传:“会始议建明堂,大乐久废不修,詔奉常习肄之。”
分類:练习
《漢語大詞典》:存肄
练习。汉书·礼乐志:“ 河间献王 王雅材,亦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因献所集雅乐。天子下大乐官,常存肄之,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常御及郊庙皆非雅声。” 颜师古 注:“肄,习也。”
分類:练习
《漢語大詞典》:一归(一歸)
(1).归来或往来一次。吕氏春秋·报更:“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新唐书·何蕃传:“事父母孝,学太学,岁一归。” 唐 刘沧 《赠颛顼山人》诗:“ 洛阳 紫陌几曾醉, 少室 白云时一归。”
(2).犹言同归。《文选·陆机<演连珠>》:“臣闻性之所期,贵贱同量;理之所极,卑高一归。” 李善 注:“言物虽贵贱殊流,高卑异级,至其极也,殊涂共归。”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誉石》:“誉石杀鼠,蚕食而肥,物性虽反,齐之一归。”
(3).谓逝去。 唐 徐夤 《鹤诗》:“閬苑瑶臺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 宋 苏轼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檜待昇平。”
(4).珠算上单位除法练习之一。参见“ 归除 ”。
《國語辭典》:归除(歸除)  拼音:guī chú
1.珠算称两位数以上的除法。
2.打算、计划。《三宝太监下西洋通俗演义》第五回:「口儿里虽然不答应,他心儿里却自有个归除。」
《國語辭典》:训练(訓練)  拼音:xùn liàn
1.操练兵士。唐。杜甫 奉寄章十侍御诗:「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吾处兵间久,今始识训练法。」
2.经由有计画、有步骤的指导,使受训者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的教育方法。
《國語辭典》:作文  拼音:zuò wén
1.写文章。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聊斋志异。卷二。陆判》:「作文不快,知君之毛窍塞耳。」
2.练习写作。《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只有欧阳公的几篇记,三苏的几篇论,好拿来讲给他听。又他叫每逢礼拜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