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六经心醉


《文中子·中说·事君》
子游河间之渚,河上丈人曰:「何居乎?斯人也。心若醉六经,目若营四海。何居乎?斯人也。」
《國語辭典》:经心(經心)  拼音:jīng xīn
1.烦心、缠绕于心。《抱朴子。外篇。崇教》:「而贵游子弟,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之手,忧惧之劳,未常经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
2.用心、留意。唐。杜甫 春日江村诗五首之三:「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红楼梦》第六四回:「若叫老太太回来看见,又该说我们躲懒,连你穿带之物都不经心了。」
《國語辭典》:不经心(不經心)  拼音:bù jīng xīn
不留心、不注意。《红楼梦》第五四回:「若他再来了,众人又不经心,散了回去,铺盖也是冷的,茶水也不齐备,各色都不便宜。」
《漢語大詞典》:触目经心(觸目經心)
见到而萦烦于心。 明 何大复 《感春》诗:“风光物色元非恶,触目经心偏苦情。”
分類:见到
《國語辭典》:漫不经心(漫不經心)  拼音:màn bù jīng xīn
毫不留意。《三侠五义》第六九回:「往往有那不读书的人,以为先生的饭食随便俱可,漫不经心的很多。那似这秦员外拿著先生当天神敬的一般。」也作「漫不经意」。
《漢語大詞典》:经意(經意)
(1).经书的意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辩骚:“观其骨鯁所树,肌肤所附,虽取鎔经意,亦自铸伟辞。”
(2).经心;注意。 唐 张祜 《题赠仲仪上人院》诗:“黄叶不经意,青山无事身。” 宋 苏轼 《答王定国书》:“吾弟大节过人,而小事亦不经意。”明史·文苑传四·屠隆:“诗文率不经意,一挥数纸。” 叶圣陶 《隔膜·母》:“弱小的菊科的花开出来使人全不经意,却颤颤地、冷冷地铺满了庭阶。”
《漢語大詞典》:经怀(經懷)
犹经心。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丞相 往看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丞相别传》:“ 导 少知名,家世贫约,恬畅乐道,未尝以风尘经怀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至於文字,忽不经怀,己身姓名,或多乖舛,纵得不误,亦未知所由。” 王利器 集解:“经怀,犹今言经心也。” 宋 苏轼 《与郑靖老书》之二:“进退有命,岂此辈所制,知公奇伟,必不经怀也。”
分類:经心
《漢語大詞典》:规意(規意)
犹经心。世说新语·赏誉“且是 杨侯淮 之子” 刘孝标 注引 晋 荀绰 《冀州记》:“ 淮 见王纲不振,遂纵酒,不以官事规意,消摇卒岁而已。”
分類:经心
《漢語大詞典》:撂心思
经心。例如:他对家事全不撂心思。
分類:经心
《漢語大詞典》:历怀(歷懷)
经心,关心。太平广记卷一八五引 唐 许嵩 建康实录:“録尚书 徐羡之 谓中书令 傅亮 曰:‘黄门以下悉委 蔡 ,吾徒不復歷怀。’”
分類:经心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