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拼音:láo dòng jīng jì xué
研究人与工作环境间关系的一种社会科学。
《国语辞典》:总体经济学(总体经济学)  拼音:zǒng tǐ jīng jì xué
研究整个经济体系及其相关变数的学问。分析总出产量、所得水准、一般物价水准与所得成长等的变化和决定因素,及如何维持总体经济的稳定和成长,为经济学的一部分。
《国语辞典》:自由经济(自由经济)  拼音:zì yóu jīng jì
一种经济制度。主张在法律的规定下,每一经济个体可以自由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并可依据自己的爱好及能力,在消费、生产及就业方面自由的选择,而不受到人为的不合理干预。
《国语辞典》:华人经济圈(华人经济圈)  拼音:huá rén jīng jì quān
华人在国际上从事经济贸易活动区域的统称。也有单指台湾、香港、大陆所构成的经济区域。
《国语辞典》:经济成长率(经济成长率)  拼音:jīng jì chéng zhǎng lǜ
国民生产毛额每年所增加的比率。
《国语辞典》:经济大恐慌(经济大恐慌)  拼音:jīng jì dà kǒng huāng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金融体系发生变化,经济剧烈波动,国际市场呆滞,所引起的世界性经济不景气,至西元一九三三年达到最顶点。
《国语辞典》: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拼音:jīng jì dì lǐ xué
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之空间组织及其演进过程的学科。探讨的对象包含各级产业部门的活动,如农业、制造业、商业及金融服务业等。
《国语辞典》: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  拼音:jīng jì shè huì xué
以经济现象、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为研究主题的社会学次领域。
《国语辞典》:非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  拼音:fēi jīng jì yīn sù
有一些因素非基于经济原因,却足以影响一时期内的经济活动。如社会投机的心理、政局的安定、治安的状况等。
《国语辞典》:经济部标准检验局(经济部标准检验局)  拼音:jīng jì bù biāo zhǔn jiǎn yàn jú
民国八十八年一月二十六日正式成立,隶属于经济部。其合并前商品检验局之业务及前中央标准局的标准与度量衡业务,以统筹办理标准、检验、度量衡以及品保、环境管理验證等相关业务。简称为「标准检验局」。
《国语辞典》:经济部智慧财产局(经济部智慧财产局)  拼音:jīng jì bù zhì huì cái chǎn jú
民国八十八年一月二十六日正式成立,隶属于经济部。其合并前中央标准局之专利及商标业务、内政部著作权委员会主管之著作权保护业务、经济部商业司主管之营业秘密法业务及经济部查禁仿冒商品小组之查禁取缔智慧财产权侵害业务,为掌理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积体电路布局及营业秘密、查禁仿冒等智慧财产管理之专责机关。简称为「智慧局」、「智慧财产局」。
《国语辞典》:经济合作开发组织(经济合作开发组织)  拼音:jīng jì hé zuò kāi fā zǔ zhī
西元一九六一年自由主义先进国家为促进国际合作,发展贸易及援助后进国家所成立的国际组织。至一九九三年已有西欧诸国、美国、日本等国加入组织,成为会员。
《国语辞典》: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拼音:yà tài jīng jì hé zuò huì yì
西元一九八九年由澳洲总理霍克发起成立的官方组织,目的在加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每年由各会员国轮流主办部长级会议,且不定期召开资深官员会议。英文简称为「APEC」。
《国语辞典》: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拼音:xíng zhèng yuàn jīng jì jiàn shè wěi yuán huì
中央政府行政院所属的机关。其前身为民国三十七年七月中美两国政府在南京签定「中美经济援助协定」所设立之「美援运用委员会」,简称为「美援会」。五十二年九月,则改组为「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缩称为「经合会」。六十二年八月,又改组为「行政院经济设计委员会」,缩称为「经设会」。六十六年十二月,将经设会与行政院财经小组合并,改组为「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缩称为「经建会」。其主要任务为从事经济建设之设计、协调、审议与考核,以促进国家经济之整体发展。设有综合计划处、经济研究处、人力规划处、都市及住宅发展处等。
《国语辞典》:大中华经济圈(大中华经济圈)  拼音:dà zhōng huá jīng jì quān
一种以台湾、香港、澳门及大陆地区等地为主要范围,从事区域性经济和贸易交流活动的主张。理论上可分严密式(官方)组织和松散式(民间)组织,后者因不受政治层面限制,目前正逐步发展中,如当前台商已在港澳、大陆地区进行设厂和贸易等经济行为。如:「因为台、港、澳及大陆沿海地区的密切贸易关系,遂有人提出建立大中华经济圈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