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线添长
 
宫线添
 
日添宫线
 
添一线
 
添宫线
 
添绣线
 
线日增红
 
绣工减一线
 
绣日添长


《荆楚岁时记》~364~
按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死、为疫鬼、畏赤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又晋魏间、宫中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影添长一线
《岁时广记》二卷第三十八〈冬至·增绣功〉~76~
《唐杂录》言:「宫中以女功揆日之长短,冬至后,日晷渐长,比常日增一线之功。」

例句

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杜甫 小至

《國語辭典》:绣工(繡工)  拼音:xiù gōng
1.刺绣的工人。
2.刺绣的工夫。
3.刺绣的工钱。
《國語辭典》:针线(針線)  拼音:zhēn xiàn
针与线。《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就把收的王观察的个旧枕箱,把与他盛花儿针线。」《红楼梦》第五七回:「说著,便起身携了针线,进别房去了。」
《國語辭典》:针线(針線)  拼音:zhēn xian
缝纫、刺绣等工作或作品。《红楼梦》第二四回:「且说宝玉因被袭人找回房去,只见鸳鸯歪在床上看袭人的针线呢!」《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有个堂房侄女,今年十八岁,做得一手好针线。」
《國語辭典》:刺绣(刺繡)  拼音:cì xiù
利用各种色线在纺织品或其他物品上,以不同的方法绣出各种图案。绣法分为直纹、短针两种。平绣、广绣、苏绣、湘绣号称中国四大名绣,驰名中外。
《漢語大詞典》:针绝(針絶)
犹言绝妙的缝纫刺绣工艺。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孙权 常嘆 魏 蜀 未夷,军旅之隙,思得善画者使图山川地势军阵之像。 达 ( 赵达 )乃进其妹。 权 使写九州方岳之势。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既成,乃进於 吴主 ,时人谓之‘针絶’。”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手裁紫凤,巧迈 因祗 ,售针絶之文章。”
《漢語大詞典》:闺绣画(閨繡畫)
古代女子的刺绣工艺品。 明 屠隆 《考槃馀事·宋绣画》:“ 宋 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臺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髮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