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死绥(死綏)  拼音:sǐ suí
效命战场,以身殉军。《左传。文公十二年》唐。孔颖达。正义:「魏武全引司马法云:『将军死绥。』」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三出:「论死绥原是吾曹职分。」
《漢語大詞典》:绥辑(綏輯)
安抚集聚。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憕:“ 憕 与留臺御史中丞 卢奕 、 河南 尹 达奚珣 ,绥辑将士,完缮城郭,遏其侵逼。”明史·郭英传:“在镇绥辑流亡,申明约束,境内大治。” 清 薛福成 《附陈驻缅英员遵约呈进方物片》:“八九年来, 英 人绥辑全 缅 ,布置既密,益务恢张。”
分類:安抚集聚
《漢語大詞典》:绥远(綏遠)
安定远方。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务以德安近而绥远。” 宋 曾巩 《中书令制》:“某敏于学术,优有时材,以绥远之谋,弥纶治具,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清史稿·高宗纪二:“庚戌, 周学健 奏捕天主教二千餘人。上以失绥远之意,宥之。”
分類:安定远方
《國語辭典》:交绥(交綏)  拼音:jiāo suī
1.交战时,双方尚未短兵相接,即争相撤退。《左传。文公十二年》:「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
2.两军交战。隋。卢思道 为北齐檄陈文:「吕梁之役,贯盈恶稔,曾未交绥,云卷雾彻。」
《漢語大詞典》:绥静(綏静)
安抚平定。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疾之,将致命于 秦 ; 文公 恐惧,绥静诸侯, 秦 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援立陛下为天下主,永安 汉 室,绥静四海。”宋史·食货志上:“ 哲宗 即位,诸老大臣维持初政,益务绥静。”明史·四川土司传一·四军民府:“凡遇袭替,务合两省会勘。 蜀 察其世次, 滇 亦按无侵犯,方许起送,亦羈縻绥静之要术也。”
《國語辭典》:绥宁(綏寧)  拼音:suī níng
安抚、安定。《三国志。卷二七。魏书。王基传》:「当今之务,在于镇安社稷,绥宁百姓。」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绥边(綏邊)
安定边区。《三国志·吴志·薛综传》:“由此言之,绥边抚裔,实有其人。”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武定 元年,除 晋州 刺史、西南道大都督,得绥边之称。”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绥和(綏和)
安和。魏书·赵逸传:“久之,拜寧朔将军、 赤城 镇将,绥和荒服,十有餘年,百姓安之。” 唐 司空图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内则颁宣朝旨,外则镇抚人心,竟用绥和,到今繄赖。” 清 姚莹 《噶玛兰台异记》:“黔首绥和,文身向化。”
分類:安和
《漢語大詞典》:执绥(執綏)
(1).谓持绳索登车。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 孔颖达 疏:“绥者,挽以上车之索也。”
(2).借称陪帝王乘车的侍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輅上御座,惟近侍二人,一从官傍立,谓之‘执绥’,以备顾问。”
《漢語大詞典》:绥安(綏安)
安定。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绥安东南,纲纪 江 外。” 明 朱鼎《玉镜台记·召太真》:“此去须当委曲济难,务期绥安宗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廓尔喀之降:“ 圣祖仁皇帝 命皇十四子 允禵 为大将军,统兵入 藏 ,收復其地,拥 达赖喇嘛 归,坐牀於 布达拉 ,以为绥安 蒙古 之计。”
分類:安定
《漢語大詞典》:绥章(綏章)
古代旗竿顶端所饰的染色的鸟羽或旄牛尾,用以别贵贱。绥,通“ 緌 ”。《诗·大雅·韩奕》:“王锡 韩侯 ,淑旂绥章。” 朱熹 集传:“绥章,染鸟羽或旄牛尾为之,注於旂竿之首,为表章者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所画於旂,交龙日月之章,绥然有文,故曰绥章,绥章与淑旂文正相对也。”一说“绥章”为引以登车的彩索。见 郑玄 笺。
《漢語大詞典》:前绥(前綏)
车前供登车用的挽绳。《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良人惟古懽,枉驾惠前绥。” 清 方文 《吴日生见访瓦官有赠》诗之一:“前年遗尺素,此日惠前绥。”
分類:车前登车
《漢語大詞典》:缉绥(緝綏)
整治绥靖。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朕亦本拟与 元济 ,恐其年少未能理事,所以未便处置,待其稍能缉绥,然拟许其承继。” 前蜀 杜光庭 《什邡令赵郁周天醮词》:“乡里凋荒,缉绥尤切,洗心求瘼,克己徇公。” 宋 范仲淹 《延州谢上表》:“况经侵軼之虞,弥籍缉绥之政。”
分類:整治
《國語辭典》:绥定(綏定)  拼音:suī dìng
安定、平定。《书经。毕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
《漢語大詞典》:辑绥(輯綏)
安抚。新唐书·李承传:“ 希烈 不能屈,遂大掠去, 襄 汉 荡然。 承 辑绥抚安之,居一年,闔境完復。” 宋 苏辙 《谢赐对衣金带鞍马状》之一:“此盖伏遇皇帝陛下,辑绥多士,收揽成功。”
分類: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