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拊绥(拊綏)
安抚。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君居县数年,告訐请託之俗为之一变;其在 武定 ,则尤以镇静拊绥疲人。”
分類:安抚
《漢語大詞典》:德绥(德綏)
谓以恩德安抚。 唐 陆贽 《诛李怀光招谕淮西诏》:“苟或昧於德绥,务以力胜,士旅疲耗,烝黎困穷。” 明 宋濂 《望云图诗序》:“当是时,大 明 皇帝定鼎 金陵 ,德绥威讋,万方嚮化。”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可以德绥,可以威服者也。”
分類:恩德安抚
《漢語大詞典》:底绥(底綏)
安定;平定。书·盘庚上:“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復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 蔡沉 集传:“天其将永我国家之命於 殷 ,以继復先王之大业,而致安四方乎!”底,一本作“ 厎 ”。晋书·武帝纪:“底绥四国,用保天休。” 唐 独孤及 《贺袁傪破贼表》:“非陛下之齐圣格天,文思柔远,岂能底绥盗乱,如此其速。”
分類:安定平定
《漢語大詞典》:绥驭(綏馭)
安抚控制。宋史·兵志二:“﹝ 宣和 元年﹞今事平之后,当添将增兵,镇遏绥驭。” 宋 曾巩 《广西转运制》:“本朝之制,始分 桂林 ,以为西部,非独镇抚吾民,亦以绥驭山居谷聚,并海之蛮夷。”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十》:“或谓华民被各国之人苛待驱逐久矣,其他则又何望?答之曰:此因经理之无法,绥驭之无政也。若经理绥驭果得其宜,则华民兴旺蕃盛之机,实尚在西人之上。”
分類:安抚控制
《高级汉语词典》:绥民
安定人民
《骈字类编》:外绥(外绥)
齐书柳世隆传值先帝宥其回溪之耻冀有封崤之捷故得幸会推迁频烦显授内端戎禁外绥万里
《分类字锦》:授绥(授绥)
礼记君出就车则仆并辔授绥正义则仆并辔授绥者君初来欲上而仆并六辔及策置一手中所馀一空手取正绥授与君令登车也又凡仆人之礼必授人绥正义凡仆人谓为一切仆非但为君仆时也车上既仆为主故为人仆必授绥与所升之人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镇绥(鎮綏)
(1).镇压平定。《晋书·刘弘传》:“其恢宏奥略,镇绥南海,以副推轂之望焉。”
(2).谓安抚。 宋 苏舜钦 等《地动联句》:“高者恐颠坠,下者当镇绥。”
《漢語大詞典》:绥山桃(綏山桃)
古代传说的仙桃。 汉 刘向 列仙传·葛由:“ 葛由 者, 羌 人也。 周成王 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 西蜀 , 蜀 中王侯贵人追之上 绥山 , 绥山 在 峨嵋山 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復还,皆得仙道。故里谚曰:‘得 绥山 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读者如食 绥山 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矣。”
分類:仙桃
《分类字锦》:福绥(福绥)
王安石贺冬表甫临阳长之期大袭福绥之庆
分类:福禄
《漢語大詞典》:绥集(綏集)
安抚集聚。后汉书·西域传序:“时军司马 班超 留 于窴 ,绥集诸国。”隋书·高熲传:“ 萧巖 之叛也,詔 熲 绥集 江 汉 ,甚得人和。”
分類:安抚集聚
《國語辭典》:绥服(綏服)  拼音:suī fú
古五服之一。在王畿外一千里至一千五百里以内的地方。《书经。禹贡》:「五百里绥服。」汉。孔安国。传:「绥,安也。侯服外之五百里,安服王者之政教。」
《漢語大詞典》:厎绥(厎綏)
得以安定。书·盘庚上:“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復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 孔颖达 疏:“继復先王之大业,致行其道以安四方之人。”
分類:得以安定
《漢語大詞典》:绥养(綏養)
安定抚养。周书·萧詧传:“世乱可以图霸功,遂克己励节,树恩於百姓,务修刑政,志存绥养。”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实恐非朝廷绥养穷困之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慈童:“﹝司空 王畅 等﹞并汲饮此水,以自绥养。”
分類:安定抚养
《漢語大詞典》:安绥(安綏)
安抚。 宋 范镇 《送程端明再镇成都》诗:“朝廷慎东注,方面要安绥。”
分類: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