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1,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承流
乘流
嗣位
丕承
承宣
世济
受业
传衣
后王
克家
嗣音
继世
世代
传人
嗣守
《漢語大詞典》:承流
谓接受和继承良好的风尚传统。《史记·三王世家》:“ 百蛮 之君,靡不乡风,承流称意。”《汉书·董仲舒传》:“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后汉书·文苑传·杜笃:“ 太宗 承流,守之以文。” 李贤 注:“ 太宗 , 文帝 也。继体之君,以文德守之。”
《國語辭典》:乘流  拼音:chéng liú
1.顺著水流。《文选。枚乘。七发》:「汨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
2.利用江河、水流。《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今吴、蜀二贼,非徒自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
《國語辭典》:嗣位  拼音:sì wèi
继承君位。《书经。舜典序》:「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当嗣位之时,年踰弱冠,麾下诸将皆是白首行阵之人。」
《漢語大詞典》:丕承
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书·君奭:“惟 文王 德丕承无疆之恤。” 汉 扬雄 《法言·问明》:“ 成汤 ,丕承也; 文王 ,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 夏 以天,不亦承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今我小子丕承王业,式建伽蓝,用旌圣迹。” 明 张煌言 《答延平世子经书》:“幸而老世臺丕承前业,壁垒增新。”
《國語辭典》:承宣  拼音:chéng xuān
1.承奉宣扬。《汉书。卷八一。匡衡传》:「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
2.奉命。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承宣驰驿奉官差,来这里和买花栽。」
3.职官名。宋改节度观察留后为承宣使,位在节度使后,无定员,仅备武官的迁转。见《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
《漢語大詞典》:世济(世濟)
世代继承。周书·文帝纪上:“其州镇郡县,率土人黎,或州乡冠冕,或勋庸世济,并宜捨逆归顺,立效军门。”《宋史·乐志八》:“格哉休应,世济皇明。” 清 姚鼐 《孙忠愍祠记》:“ 孙氏 忠孝之美,其将有世济者乎?”参见“ 世济其美 ”。
分類:世代继承
《漢語大詞典》:世济其美(世濟其美)
谓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左传·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孔颖达 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宋史·理宗纪四:“﹝ 宝祐 四年十一月詔﹞:开国以来勋臣之裔,有能世济其美而不世其禄者,所在州郡以闻。”
《國語辭典》:受业(受業)  拼音:shòu yè
1.追随老师接受学业。《孟子。告子下》:「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原来郑康成名玄,好学多才,尝受业于马融。」
2.学生对老师的自称。
《漢語大詞典》:传衣(傳衣)
谓传授师法或继承师业。 唐 李商隐 《谢书》诗:“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 王祥 得佩刀。” 宋 黄庭坚 《题山谷石牛洞》诗:“司命无心播物,祖师有记传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何文安公挽联》:“再世获传衣,最喜缘深堪歷久;三臺期接席,那知望切竟成空。”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三:“ 韩愈 一派,诗当时推 李贺 为传衣人,犹之古文当时推 李翱 为传衣人。”`参见“ 传衣鉢 ”。
《國語辭典》:后王  拼音:hòu wáng
君王。《书经。说命中》:「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
《國語辭典》:后王(後王)  拼音:hòu wáng
继承王位的后世君主。《书经。召诰》:「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唐。孔颖达。正义:「谓继世之君及其时之人,皆服行其君之命。」唐。韩愈 祭鳄鱼文:「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
《國語辭典》:克家  拼音:kè jiā
能承担家事,继承家业。《易经。蒙卦。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唐。杜甫〈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诗:「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
《國語辭典》:嗣音  拼音:sì yīn
继续传寄音讯。《诗经。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漢語大詞典》:继世(繼世)
继承先世。孟子·万章上:“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 桀 紂 者也,故 益 、 伊尹 、 周公 不有天下。” 唐 柳宗元 《封建论》:“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 宋 曾巩 《韩琦制》:“昔 三代 遭变,继世之初,干戈警备,陈及门廷,书之史官,以为后法。”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九日》:“西洋立嗣之法,传子而外,或立义子,或立戚党,名为继世,实早易姓。”
分類:继承先世
《國語辭典》:世代  拼音:shì dài
1.朝代,年代。《汉书。卷一八。外戚恩泽侯表》:「世代虽殊,其揆一也。」南朝宋。谢惠连〈祭古冢文〉:「铭志不存,世代不可得而知也。」
2.累世,累代。唐。刘知几《史通。卷二。世家》:「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其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醒世恒言。卷三八。李道人独步云门》:「有个富翁,姓李名清,家住青州城里,世代开染坊为业。」
《國語辭典》:传人(傳人)  拼音:chuán rén
1.叫人,召唤人。《红楼梦》第七一回:「我们只管看屋子,不管传人。姑娘要传人,再派传人的去。」
2.传授给他人,多指特殊技艺而言。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凡有能此者,皆悉剖腹藏珠,务求自秘,谓此法无人授我,我岂独肯传人?」
3.继承衣钵的人。如:「他常自称是龙虎山张天师的嫡系传人。」
《漢語大詞典》:嗣守
继承并遵守和保持。书·顾命:“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 文 武 大训,无敢昬逾。”晋书·慕容超载记:“今陛下嗣守社稷,不宜以私亲之故而降统天之尊。”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朕嗣守洪业,敷弘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