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9,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绳伎
踏绳
纤绳
绳妓
大绳
机绳
火绳
徽绳
黄绳
绛绳
绳匠
绳贯
绳法
绳督
绳水
《國語辭典》:绳伎(繩伎)  拼音:shéng jì
一种杂技。由草原上牧人的套马技术和民间的跳绳游戏综合发展而成。
《國語辭典》:踏绳(踏繩)  拼音:tà shéng
走绳索。即今所见的走纲丝。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角抵万夫、跳剑、寻橦、蹴球、踏绳,舞于竿颠者、索气沮色,逡巡不敢入。」
《高级汉语词典》:纤绳  拼音:qiàn shéng
纤夫用来拖拉船只的绳索
分类:纤绳
《漢語大詞典》:绳妓(繩妓)
见“ 绳伎 ”。
《國語辭典》:绳伎(繩伎)  拼音:shéng jì
一种杂技。由草原上牧人的套马技术和民间的跳绳游戏综合发展而成。
《骈字类编》:大绳(大绳)
左传: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疏:纲是维之大绳,纪者,别理丝缕,与晋人为纪纲,谓为之首领主帅也。
分类:大绳
《漢語大詞典》:机绳(機繩)
机轴绳墨。比喻机要重任。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太尉增封第二表》:“身薄施厚,感厉愈深。遂负机绳之託,猥集衡梁之任。” 胡之骥 注:“言机轴绳墨之託也。”
《國語辭典》:火绳(火繩)  拼音:huǒ shéng
以艾草等搓成的绳。燃火后即生烟,可用来驱除蚊虫,亦可用以点火。
《漢語大詞典》:徽绳(徽繩)
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亦比喻囚禁。 南朝 梁 王僧孺 《辞府笺》:“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貽疵辱,方致徽绳,解籙收簪,且归初服。”参见“ 徽纆 ”。
《國語辭典》:徽纆  拼音:huī mò
捆绑犯人的绳索。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序〉:「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骈字类编》:黄绳(黄绳)
王褒周经藏愿文:青丘紫府,三皇刻石之文;绿检黄绳,六甲灵飞之字。
《骈字类编》:绛绳(绛绳)
唐书百官志:见绿盘下。
《骈字类编》:绳匠(绳匠)
高允徵士颂:绳匠弗顾,功不获展。
《骈字类编》:绳贯(绳贯)
魏志焉韩传:其国中有所为及官家使筑城郭,诸年少勇健者,皆凿脊皮,以大绳贯之,又以丈许木锸之,通日欢呼作力,不以为痛联。古今考:古者井牧之制,修则比闾族党州县丝 绳贯有保有爱。
《漢語大詞典》:绳法(繩法)
继承效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故 仁庙 每岁举行秋獮之典,歷朝因之,绳法先猷,永远遵行也。”
分類:继承效法
《漢語大詞典》:绳督(繩督)
督正。新唐书·王君廓传:“长史 李玄道 数以法绳督,猜惑不自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弟子酖师:“延 丹徒 名士 陈肖 者课以举业, 陈 绳督过严,夏楚不少贷。”
《骈字类编》:绳水(绳水)
水经注:阳水又北屈径汉城阳景王刘章庙东,东注于巨洋。后人堨断,令北注浊水。时人通谓浊水为阳水,故有南阳、北阳水之论。二水浑流,世谓之长沙水也。亦或通名之为绳水。
又见带城下。
又山海经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又绳水出徼外。山海经曰:巴遂之山,绳水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