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0,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绵竹
绵远
吴绵
红绵
绵宇
绵衣
绵密
丝绵
披绵
绵地
绵联
眇绵
左绵
紫绵
烟绵
《骈字类编》:绵竹(绵竹)
汉书地理志:广汉郡县绵竹。注:紫岩山,绵水所出,东至新都北入雒。 晋书文帝纪:邓艾帅万馀人,自阴平踰绝险至江油,破蜀将诸葛瞻于绵竹轩,瞻传首进军雒县,刘禅降。 蜀李特录:特兄弟,既怨廞,引兵归绵竹。廞恐朝廷讨己,遣长史费远等督万馀人断北道,次绵竹之石亭。密收合得七千馀人,夜袭远军,远军大溃。水经注:湆水又东南径竹绵县北。宦游记:闻四川绵竹县有吞道观,每岁一道士修善至期,有白云载之而去,名曰升天。江西一真人过而见之,曰:此物乃在此为祟,宜除之。即弯弓仰射,怪堕落巢穴。人踪迹其处,乃蟒成精也。
《漢語大詞典》:绵远(綿遠)
亦作“緜远”。
(1).久远。《宋书·孝武帝纪》:“诸苑禁制绵远,有妨肄业。” 宋 范仲淹 《上攻守二策状》:“岁月緜远,恐生他患。”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第七节:“据此种学者所称,新旧两石刀期,其所经年代,最为绵远。”
(2).遥远;漫长。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其贩运在数百里内者,抽课本微,即或道路緜远,纳釐较多,获利亦较厚。”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一章:“遥远望过去,就如一带绵远的、整齐的乌金石头造成的城墙壁。”
《漢語大詞典》:吴绵(吴綿)
吴 地所产之丝绵。亦作“ 吴棉 ”、“ 吴緜 ”。 唐 白居易 《新制布裘》诗:“ 桂 布白似雪, 吴 绵软於云。”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 吴 緜细软 桂 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宋 宋祁 《代谢衣袄表》:“并颁 齐 笥之良,均挟 吴 绵之煖。” 清 赵翼 《出郭》诗:“才脱 吴 棉尚浅凉,恢臺夏景倍舒长。”
分類:丝绵
《漢語大詞典》:红绵(紅緜)
见“ 红棉 ”。
《國語辭典》:红棉(紅棉)  拼音:hóng mián
木棉的别名。参见「木棉」条。
《漢語大詞典》:绵宇(綿宇)
谓普天之下。 宋 陈亮 《点绛唇·圣节》词:“庆联簪组,喜气生绵宇。”
分類:普天之下
《國語辭典》:绵衣(綿衣)  拼音:mián yī
衬有绵絮的厚衣服。《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时方冬寒,分付从人多带绵衣。」
《國語辭典》:绵密(綿密)  拼音:mián mì
周到细密。《周书。卷四七。艺术传。姚僧垣传》:「卿用意绵密,乃至于此。」
《漢語大詞典》:丝绵(絲綿)
用下脚茧和茧壳表面的浮丝为原料,经过精练,溶去丝胶,扯松纤维而成。保暖性好,供作衣絮和被絮之用。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内中所有,柙匱所赢,縑布丝绵也。”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帝与 佗卿 屈指计见钱三亿餘万,餘屋贮布绢丝绵漆蜜紵蜡朱沙黄屑杂货,但见满库,不知多少。”
《漢語大詞典》:披绵(披綿,披緜)
亦作“ 披緜 ”。脂厚。 宋 苏轼 《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惟漫多脂。” 施元之 注:“黄雀出 江西 临江军 ,土人谓脂厚为披绵。”亦用以指代黄雀。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禽兽比喻》:“黄雀曰披緜。”
分類:黄雀
《骈字类编》:绵地(绵地)
春秋:文公十有四年,晋人纳捷菑于邾,弗克。纳谷梁傅。是郤克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也?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过宋、郑、滕、薛,夐,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
《國語辭典》:绵联(綿聯)  拼音:mián lián
连绵不绝。《文选。张衡。西京赋》:「缭垣绵联,四百馀里,植物斯生,动物斯止。」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绵联邪亘,侧直齐平。」
《漢語大詞典》:眇绵(眇綿,眇緜)
亦作“ 眇緜 ”。
(1).远视貌。 汉 扬雄 《法言·先知》:“知其道者其如视,忽眇緜作昞。” 李轨 注:“眇緜,远视。”
(2).幽远;高远;辽远。 唐 张九龄 《题画山水障》诗:“封翫有佳趣,使我心眇绵。” 宋 苏辙 《超然台赋》:“奏丝竹之愤怨兮,声激越而眇緜。” 宋 叶适 《林叔和见访道旧感叹因以为赠》诗:“众骏跨险远,独鵠超眇绵;谓当共驂服,可以争联翩。” 明 何景明 《织女赋》:“流波兮眇绵,致予兮遐音。”
(3).指高空。 宋 秦观 《次韵莘老》:“较艺先豪俊,飞声动眇绵。”
《漢語大詞典》:左绵
亦作“ 左绵 ”。 地名。 晋 左思 《蜀都赋》:“於东则 左緜 巴中 , 百濮 所充。”
分類:地名
《骈字类编》:紫绵(紫绵)
宋 陈与义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其二 海棠脉脉要诗催,日暮紫绵无数开。
元 顾瑛 绛雪亭秋日海棠花 露黏蝶粉生珠汗,日炙猩红上紫绵。
《漢語大詞典》:烟绵(煙綿)
亦作“ 烟緜 ”。 连绵。 唐 宋之问 《送赵司马赴蜀州》诗:“饯子西南望,烟緜 剑道 微。” 宋 梅尧臣 《览翠亭记》:“近则草树之烟緜,溪水之澄鲜……有趣若此,乐亦由人。” 元 吾丘衍 《桃花雨乐府》:“蝶飞不湿烟绵路, 吴 娥怨涩鸞阶步。”
分類: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