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白绵(白綿)
亦作“ 白棉 ”。 指棉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木绵》:“ 江 南 淮 北所种木绵……结实大如桃,中有白绵,绵中有子,大如梧子。”《文汇报》1983.12.18:“他信步走进一个车间,看到库房工人将白棉和油棉堆在一起,心里很不是滋味。”
分類:棉花
《漢語大詞典》:纯绵(純綿,純緜)
亦作“ 纯緜 ”。纯丝;丝绵。《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夫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緜之丽密。” 李善 注:“ 瓚 以为纯丝。” 宋 陆游 《家居》诗:“溪柴胜炽炭,黎布敌纯绵。”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三》:“京师之烧刀,舆隶之纯绵也。然其性兇憯,不啻无刃之斧斤。”
分類:丝绵
《骈字类编》:绵永(绵永)
续文献通考金郊祀乐歌:垂光绵永,成帝之孚。
《漢語大詞典》:绵连(綿連)
(1).见“ 绵联 ”。
(2).一种优质纸张。以竹木纤维为原料,坚韧洁白,适宜于印刷贵重书籍。产于 江西 、 福建 一带。 鲁迅 《热风·所谓“国学”》:“他们所刻的书都无 民国 年月,辨不出是 元 版是 清 版,都是古董性质,至少每本两三元,绵连,锦帙,古色古香,学生们是买不起的。”
(2).一种优质纸张。以竹木纤维为原料,坚韧洁白,适宜于印刷贵重书籍。产于 江西 、 福建 一带。 鲁迅 《热风·所谓“国学”》:“他们所刻的书都无 民国 年月,辨不出是 元 版是 清 版,都是古董性质,至少每本两三元,绵连,锦帙,古色古香,学生们是买不起的。”
《韵府拾遗 先韵》:脱绵(脱绵)
徐集孙诗:春深柳脱绵。
《韵府拾遗 皓韵》:绵袄(绵袄)
宋史舆服志:穿衣起二月,给紫罗衫,起十月,给紫攲正绵袄。
《漢語大詞典》:绵帛(綿帛)
亦作“緜帛”。 丝绵绢帛的总称。《后汉书·董卓传》:“ 河东 太守 王邑 奉献绵帛,悉赋公卿以下。”《南史·隐逸传上·朱百年》:“ 百年 室家素贫,母以冬月亡,衣并无絮,自此不衣緜帛。”
《骈字类编》:绵谷(绵谷)
唐书地理志:利州益昌郡县:绵谷、葭萌、益昌、景谷。 五代史前蜀世家:衍幸秦州,群臣切谏,衍不听。至绵谷,而唐师入其境。柳宗元永州万石亭记:绵谷跨溪,皆大石林立,涣若奔云,错若置棋。 杜甫赠别何邕诗: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