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7,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绵袄
绵帛
绵惙
粉绵
绵絮
绵谷
瓞绵
瓜绵
绵弱
绵古
绵代
绵袍
绵云
蚕绵
蔫绵
《韵府拾遗 皓韵》:绵袄(绵袄)
宋史舆服志:穿衣起二月,给紫罗衫,起十月,给紫攲正绵袄。
《漢語大詞典》:绵帛(綿帛)
亦作“緜帛”。 丝绵绢帛的总称。后汉书·董卓传:“ 河东 太守 王邑 奉献绵帛,悉赋公卿以下。”南史·隐逸传上·朱百年:“ 百年 室家素贫,母以冬月亡,衣并无絮,自此不衣緜帛。”
分類:丝绵绢帛
《國語辭典》:绵惙(綿惙)  拼音:mián chuò
病势垂危。《魏书。卷二一。献文六王传上。广陵王羽传》:「叔翻沉疴绵惙,遂有辰岁,我每为深忧,恐其不振。」
《漢語大詞典》:粉绵(粉綿)
(1).擦镜之物。旧时以铜为镜,用绵蘸粉摩拭,使之光亮。 宋 陆游 《古别离》诗:“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时无十年。”
(2).犹白絮。 唐 李商隐 《忆雪》诗:“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此喻雪。
分類:蘸粉
《國語辭典》:绵絮(綿絮)  拼音:mián xù
柔软的绵花。《西游记》第三五回:「那小妖都有手段,越打越上,一似绵絮缠身,搂腰扯腿,莫肯退后。」
《骈字类编》:绵谷(绵谷)
唐书地理志:利州益昌郡县:绵谷、葭萌、益昌、景谷。 五代史前蜀世家:衍幸秦州,群臣切谏,衍不听。至绵谷,而唐师入其境。柳宗元永州万石亭记:绵谷跨溪,皆大石林立,涣若奔云,错若置棋。 杜甫赠别何邕诗: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入秦。
《漢語大詞典》:瓞绵(瓞綿)
绵延;连绵。
分類:绵延连绵
《漢語大詞典》:瓜绵
《诗·大雅·緜》:“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 沮 漆 。” 朱熹 集传:“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其蔓不絶,至末而后大。以比 周 人始生於 漆 沮 之上,而 古公 之时其国甚小,至 文王 而后大也。”后以“瓜緜”喻子孙昌盛。 元 耶律楚材 《和冀先生韵》:“宗亲成蔕固,国祚等瓜緜。”
分類:子孙昌盛
《漢語大詞典》:绵弱(綿弱)
亦作“緜弱”。 柔弱。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孔子 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緜弱而微达,似察。’”新唐书·李听传:“ 淮南 兵緜弱, 鄆 人素易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豫章先生 跋 王右军 《文赋》云:‘余在 黔 南,未甚觉书字绵弱,及移 戎州 ,见旧字多可憎。’”
分類:柔弱
《韵府拾遗 麌韵》:绵古(绵古)
魏书世宗纪:景明四年夏四月,诏曰:酷吏为祸,绵古同患。孝妇淫刑,东海燋壤。今不雨十旬,意者其有冤狱乎?李子卿功成作乐赋:旷绵古而未觌,非轩顼而谁与?
《漢語大詞典》:绵代(綿代)
亦作“緜代”。 犹言世世代代。晋书·天文志上:“緜代相传,史官禁密。”隋书·礼仪志六:“案竹叶冠,是 高祖 为亭长时所服,安可緜代为祭服哉?”
分類:世世代代
《骈字类编》:绵袍(绵袍)
唐 白居易 闲居 绵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
《骈字类编》:绵云(绵云)
汪元量湖州歌见丝雨下。
《漢語大詞典》:蚕绵(蠶綿)
丝绵。 唐 顾况 《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诗:“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分類:丝绵
《漢語大詞典》:蔫绵(蔫綿)
柔美的样子。 宋 王安石 《寄蔡氏女子》诗之一:“柳蔫绵兮含姿,松偃蹇兮献秀。” 宋 王安石 《移桃花》诗:“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
分類: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