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0,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软绵
绵野
绵绪
绵布
海绵
绵缠
绵软
绵天
清绵
绵剧
绵丝
绵旋
绵子
绵笃
绵界
《漢語大詞典》:软绵(軟緜)
亦作“輭绵”。 柔软貌。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他兴心儿紧嚥嚥,呜着咱香肩;俺可也慢掂掂做意儿周旋。等閒间把一个照人儿昏善,那般形现,那般輭緜。”
分類:柔软
《漢語大詞典》:绵野(綿野)
亦作“緜野”。 遥远的郊野。 晋 陆云 《逸民赋》:“遁绵野以宅心,望空巖而凯入。”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静默镜緜野,四睇乱曾岑。” 吕延济 注:“緜,远。”
分類:遥远郊野
《骈字类编》:绵绪(绵绪)
南北朝 谢朓 侍筵西堂落日望乡 沈病已绵绪,负官别乡忧。
《漢語大詞典》:绵布(綿布)
亦作“緜布”。 丝织物和麻布。后汉书·东夷传·濊:“知种麻,养蚕,作緜布。”三国志·魏志·韩传:“ 马韩 在西。其民土著,种植,知蚕桑,作绵布。”
《国语辞典》:海绵(海绵)  拼音:hǎi mián
1.多细胞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参见「海绵动物」条。
2.一种以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多孔化学成品。吸水力强,弹性佳。如:「海绵垫」。
《國語辭典》:绵缠(綿纏)  拼音:mián chán
模糊、不清晰。《红楼梦》第八回:「不知宝玉口内还说些什么,只觉口齿绵缠,眼眉愈加饧涩,忙伏侍他睡下。」
分類:缠绵久病
《國語辭典》:绵软(綿軟)  拼音:mián ruǎn
1.柔软。如:「这些纸张好绵软,也很好用。」
2.形容身体无力。如:「他觉得浑身绵软。」
《漢語大詞典》:绵天(綿天)
犹满天。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铭》:“鬱鬱三象,茫茫九州,绵天渗漉,浹地虔刘。”
分類:满天
《骈字类编》:清绵(清绵)
韩愈 送灵师诗 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
《漢語大詞典》:绵剧(綿劇)
亦作“緜剧”。 谓病势缠绵加剧。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赵蕤》诗:“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緜剧。”
《骈字类编》:绵丝(绵丝)
韩愈钱重物轻状:今使出布之乡,租赋悉以布,出绵丝百货之乡,租赋悉以绵丝百货,去京百里悉出草,三百里以粟,五百里之内及河、渭可漕入。愿以草粟租赋悉以听之,则人益农,钱益轻,谷米布帛益重。
《漢語大詞典》:绵旋(綿旋)
用丝绵制的一种保暖物。旧时老人多用以御寒。 宋 范成大 《丙午新正书怀》诗之五:“稳作被炉如卧炕,厚裁绵旋胜披毡。”自注:“旋,入声。被炉、绵旋皆新得法,老人御冬之具,二物尤为要切。”
《國語辭典》:绵子(綿子)  拼音:mián zi
蚕吐丝在平面而织成的薄片,可以放在墨盒中蓄墨,也可以用于絮衣、裹物。《红楼梦》第九二回:「就在身边拿出一个锦匣子,见几重白绵裹著,揭开了绵子,第一层是一个玻璃盒子,里头金托子,大红绉绸托底,上放著一颗桂圆大的珠子,光华耀目。」
分類:丝绵
《國語辭典》:绵笃(綿篤)  拼音:mián dǔ
病况沉重。《晋书。卷六六。陶侃传》:「不图所患,遂尔绵笃。」
分類:病势垂危
《骈字类编》:绵界(绵界)
王叔之游罗浮山诗:庵蔼灵岳,开景神封;绵界盘址,中天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