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编外
分类词汇
残零
余集
余丁
白役
《漢語大詞典》:编外(編外)
编制以外的。《新华月报》1950年第1卷第6期:“政府机关、学校、团体则制定编制;规定供给标准,编外和编余人员由全国编制委员会统一调配。”《中国青年报》1983.10.6:“现在又弃官回乡,四千元转业费全部交给县里办学校,自己去当一名编外‘校工’。”参见“ 编制 ”。
分類:编外编制
《國語辭典》:编制(編制)  拼音:biān zhì
1.编排制定。如:「行政官员编制的年度预算,因过于浮泛,未获通过。」
2.机关团体内部各单位人员数目及职务的配置等方面的规定。如:「正式编制」、「临时编制」。清。徐珂《清稗类钞。兵刑类。八旗》:「编制之次第,初仅有满洲八旗,入关后,更编汉军八旗。」
《國語辭典》:编制(編製)  拼音:biān zhì
1.将条状物纵横编织,制成器物。如:「这床凉席是用蔺草编制而成的。」
2.编排制作。如:「他汇整当地民情风俗的资料,编制导览手册,以方便游客认识在地文化。」
《漢語大詞典》:残零(殘零)
(1).残馀;残缺不全。 宋 岳飞 《奏邓州捷状》:“其贼大溃……内 高仲 将一项残零人马走入 邓州 ,闭门坚守。”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復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邪!”
(2).犹编外。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损文书:“至 临安 ,果以初筮无举员,当入残零。”
《漢語大詞典》:余集(餘集)
指文集正续编外残剩诗文的集子。 清 蒯光典 《〈亭林馀集〉跋》:“右 亭林先生 餘集一册,乃 乾隆 间 长洲 彭进士 绍升 得其原稿栞行者也。迄今百餘年,印本日稀。”
《漢語大詞典》:余丁(餘丁)
(1).指充军役以外的丁口。宋史·兵志五:“七月,詔应义勇家人投军后,本户餘丁数少,合免义勇,并许投军。” 明 无名氏 《白兔记·分娩》:“我爷去投军,家里添个餘丁。”
(2).军中编外人员。《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小的 杨化 ,是 兴州 右屯卫 于守宗 名下的餘丁。”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噶雄》:“怜其宦裔落拓,乃以 雄 为餘丁,令掌书记。”
《漢語大詞典》:白役
旧时官署中的编外差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吏书皂快除经制外,类多帮身白役。” 章炳麟 《书清彭山知县康寿桐事》:“如 蓝元鼎 之徒,以司察阴事为能,白役之任,非南面长官也。终以善治盗为邻县 华阳 所忌,蜚语中伤,以劾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