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枝叶扶疏(枝葉扶疏)  拼音:zhī yè fú shū
1.枝叶繁密四布。形容树木茂盛。《后汉书。卷六四。延笃传》:「远取诸物,则草木之生,始于萌牙,终于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缛,末虽繁蔚,致之者根也。」也作「枝叶扶苏」。
2.比喻宗族繁衍昌盛。「枝」文献异文作「支」。《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燕剌王刘旦传》:「高皇帝览踪迹,观得失,见秦建本非是,故改其路,规土连城,布王子孙,是以支叶扶疏,异姓不得间也。」
3.比喻文章详细缜密、文词华美。宋。陆九渊 荆国王文公祠堂记:「昭陵之日,使还献书,指陈时事,剖析弊端,枝叶扶疏,往往切当。」
《漢語大詞典》:五石六鹢(五石六鷁)
语出《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 宋 五。是月,六鷁退飞过 宋 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鷁?六鷁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鷁,徐而察之则退飞。”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春秋辨理,一字见义,五石六鷁,以详略成文。”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古人於小诗用意精深如此,况其大者乎,盖其学问渊源,有五石六鷁之旨。”
《漢語大詞典》:听微决疑(聽微決疑)
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史记·循吏列传:“ 李离 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司马贞 索隐:“言能听察微理,以决疑狱。”
《国语辞典》:虑无不周(虑无不周)  拼音:lǜ wú bù zhōu
心思缜密,考虑周全。《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国语辞典》: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拼音:rén yǒu qiān suàn,tiān yǒu yī suàn
(谚语)比喻人的计谋策略再缜密也敌不过天意。《平妖传》第一八回:「常言道:『人虽有千算,天只有一算。天若容人算,世上无穷汉。』胡员外不想被这场天火烧得寸草皆无。」
《国语辞典》:研精苦思  拼音:yán jīng kǔ sī
缜密研究,深入思考。宋。王令〈答刘公著微之书〉:「研精苦思,扪隙发罅,以窥求门户。」也作「研精覃思」。
《国语辞典》:研精静虑(研精静虑)  拼音:yán jīng jìng lǜ
缜密研究,冷静思考。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研精静虑,贞观厥美。怀秋成章,含笑奏理。」
《国语辞典》:行针布线(行针布线)  拼音:xíng zhēn bù xiàn
本指裁缝衣服的技术。比喻安排缜密,规划周详。宋。曾季狸《艇斋诗话》:「韩子苍少以诗见苏黄门,黄门赠诗云:『我读君诗默无语,恍然重见储光羲。』人问黄门:『何以比储光羲?』黄门云:『见其行针布线似之。』」也作「步线行针」。
《国语辞典》:行针走线(行针走线)  拼音:xíng zhēn zǒu xiàn
本指裁缝衣服的技术。比喻安排缜密,规划周详。元。邓玉宾〈村里迓古。包藏著一团儿和气套。胜葫芦。么篇〉:「你看他行针走线,拈花摘叶,即世里带著虚嚣。」也作「步线行针」。
《国语辞典》:步线行针(步线行针)  拼音:bù xiàn xíng zhēn
原指裁缝衣服的技术。借喻安排缜密,规划周详。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哪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步线行针待哄谁。」也作「行针步线」、「行针布线」、「行针走线」。
《国语辞典》:少心眼  拼音:shǎo xīn yǎn
比喻思绪简单,欠缺缜密的考虑。如:「面对少心眼的孩子,除了瞭解,还需要多方引导,才是教育的本质。」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品
唐 司空图 著有二十四诗品一书,把我国诗歌风格归纳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品。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 表圣 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
《漢語大詞典》:蚕茧纸(蠶繭紙)
用蚕茧壳制成的纸,取其洁白缜密。事类赋卷十五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 王羲之 书《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鬚笔,遒媚劲健,絶代更无。”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七:“若乃古之名纸有侧理纸、蚕茧纸。《世説》纸似茧而泽也, 王右军 书《兰亭记》用之。案今高丽纸以绵茧造者。”
《國語辭典》:胆大心细(膽大心細)  拼音:dǎn dà xīn xì
形容做事勇敢果断,而思虑周密。《文明小史》第七回:「傅知府胆大心细,惟恐他是歹人,身藏凶器,先叫从人将他身上细搜,并无他物,方才放他跪下。」也作「胆大心小」。
《漢語大詞典》:胆欲大而心欲小(膽欲大而心欲小)
唐 孙思邈 对 卢照邻 语。意谓任事要勇敢而思虑应周密。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隐逸》:“﹝ 孙思邈 ﹞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于城,谓大胆也。’”朱子语类卷七六:“如云胆欲大而心欲小:至健恆易以知险,如胆欲大;至顺恆简以知阻,如心欲小。”按,《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孙思邈 语本此。今多作“胆大心细”。
《漢語大詞典》:刷丝砚(刷絲硯)
一种名砚,产于 安徽 歙县 。以纹理精细缜密的刷石制成。 宋 洪适 《辨歙石说》:“ 歙县 出刷丝砚甚好,但纹理太分明,无罗纹,间有白路白点者是。”参见“ 刷丝 ”。
《漢語大詞典》:刷丝(刷絲)
一种名石,产 安徽 歙县 ,用以制砚,称“刷丝砚”。石纹精细缜密如刷丝,称刷丝罗纹。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 新安 龙尾石,性皆润泽,色俱苍黑,縝密可以敌玉,滑腻而能起墨,以之为砚,故世所珍也。石虽多种,惟罗纹者、眉子者、刷丝者最佳。”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旧坑丝石为上……丝之品不一,曰刷丝、曰内里丝、曰丛丝、曰马尾丝。独吐丝为奇。正视之,疏疏见黑点如洒墨;侧视之,刷丝粲然。工人谓之砚寳,盖石之精云。”
分類:安徽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