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缠头千锦
 
丽锦缠头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即事〉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韝。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杜诗详注》卷十
清·仇兆鳌注引《通鉴注》:「旧俗赏歌舞人以锦彩,置之头上,谓之锦缠头。」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漢語大詞典》:锦缠头(錦纏頭)
古代歌舞艺人演毕,客以罗锦为赠,置之头上,谓之“锦缠头”。后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 唐 杜甫 《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明 沈自徵 《鞭歌妓》:“恼得我髮衝冠三尺剑生花,休想锦缠头一曲春无价。”亦省称“ 锦缠 ”。 元 兰楚芳 《粉蝶儿》套曲:“初来时争着与他锦缠,则为他那歌謳宛转。”
《漢語大詞典》:缠头锦(纏頭錦)
用作缠头的罗锦。借指买笑寻欢的费用。 元 刘致 《金字经·常氏称心》曲:“酒满斟,醉来花下吟,缠头锦,愿得常称心。”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妓﹞敛衽谢曰:‘暇日再来访,索昨夕缠头锦耳。’”参见“ 缠头 ”。
分類:缠头费用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漢語大詞典》:缠头客(纏頭客)
旧指寻花问柳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颜鑑堂 ﹞《题楚莲香》云:‘蝶蜂也似缠头客,乱逐游踪上下狂。’”参见“ 缠头 ”。
分類:寻花问柳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分类字锦》:一曲缠头(一曲缠头)
白居易 琵琶行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漢語大詞典》:缠头裹脑(纏頭裹腦)
纠缠不清。 元 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二折:“这厮无理,説没有,没有,则管里缠头裹脑的。”
分類:纠缠不清
《漢語大詞典》:缠头回(纏頭回)
见“ 缠头 ”。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漢語大詞典》:缠头赀(纏頭貲)
送给妓女的财物。 清 叶衍兰 《秦淮八艳图咏》:“ 大鋮 欲藉生为解倩人,日载酒食与生游,为 香 备妆匳及缠头貲甚鉅。”参见“ 缠头 ”。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漢語大詞典》:凤凰儿(鳳凰兒)
亦作“ 凤皇儿 ”。
(1).即凤雏。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可怜巢里凤凰儿,无故当年生别离。”参见“ 凤雏 ”。
(2).绣有凤凰花饰的丝织品。如缠头、衾褥等。 唐 施肩吾 《抛缠头词》:“一抱红罗分不足,参差裂破凤皇儿。” 南唐 李煜 《临江仙》词:“炉香闲裊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國語辭典》:凤雏(鳳雛)  拼音:fèng chú
比喻贤隽的后辈。三国蜀汉庞统有凤雏之称。《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虽颜冉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
《國語辭典》:套头(套頭)  拼音:tào tóu
1.套在马、驴颈子上的椭圆形套圈。也称为「套包」、「套项」。
2.比喻受到束缚。元。关汉卿 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曲:「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一折:「脖项上搭上套头,皮面上带上掩眼,怎发付这一千斤铁磨杆。」
3.从头部套穿进去的高领衣服。如:「套头毛衣」、「套头衫」。
分類:包头缠头
《漢語大詞典》:免袒
即袒免。古代丧服。袒露左臂,以麻布缠头。礼记·奔丧:“於又哭三哭,皆免袒。有宾,则主人拜宾送宾。”参见“ 袒免 ”。
《國語辭典》:袒免  拼音:tǎn wèn
袒露左臂、脱帽束发、以布缠头,是古代丧服中最轻的服制。《仪礼。丧服》:「朋友皆在他邦,袒免,归则已。」也作「袒絻」。
《漢語大詞典》:花绿头(花緑頭)
英 法 组织的洋枪队士兵的代称。 法 兵用花布缠头, 英 兵用绿布缠头,故人呼花头、绿头,合言之则曰“花緑头”。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只说最可怕的东西有三种,一种自然是‘长毛’,一种是‘短毛’,还有一种是‘花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