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缣素(縑素)  拼音:jiān sù
供书画用的白绢。《抱朴子。内篇。遐览》:「又许渐得短书,缣素所写者,积年之中,合集所见,当出二百许卷,终不可得也。」《宋史。卷三○六。张去华传》:「命以缣素写其论为十八轴,列置龙图阁之四壁。」
分類:书册书画
《國語辭典》:缣缃(縑緗)  拼音:jiān xiāng
供书写用的细绢。多借指书册。唐。柳宗元 上河阳乌尚书重允欲献文启:「小子久以文字进身,尝好古人事业,专当具笔札,拂缣缃,赞扬大功,垂之不朽。」
《骈字类编》:一缣(一缣)
南史何远传: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唐书权德舆传:大历中一缣值钱四千,今止八百税。 入如旧则出于民者五倍。 随手杂记:江表志云:江南李氏进贡中国无虚月。十数年间,经费将匮。建隆初始申铜禁,铸泉货,当十。又铸唐国通宝钱两文,当开元钱一文。又用韩熙载法变铸钱,其后一缣约卖三十索银一两二十五索馀物称是。
《漢語大詞典》:霜缣(霜縑)
白绢。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夜归》诗:“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縑吟九咏。” 宋 王禹偁 《仲咸借予海鱼图观罢有诗因和》:“偶费霜縑与綵毫,海鱼图画满波涛。” 黄质 《贵池坞渡湖北垞古松歌为汪鞠友题》:“霜縑雪楮任挥洒,时喜晴暉落窗牖。”
分類:白绢
《漢語大詞典》:素缣(素縑)
白色的绢帛。宋书·恩倖传论:“素縑丹珀,至皆兼两。”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请以素縑,著之盟约。”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 巨济 先唱云:‘凭谁妙笔,横扫素縑三百尺;天下应无,此是 钱塘 湖上图。’”
分類:白色绢帛
《漢語大詞典》:织缣(織縑)
织绢。《古诗十九首·上山采蘼芜》:“新人工织縑,故人工织素。” 南朝 梁 鲍泉 《落日看还诗》:“谁家荡舟妾,何处织縑人。”
《國語辭典》:缣帛(縑帛)  拼音:jiān bó
质地细薄的丝织品。《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一切税天下吏民,訾三十取一,缣帛皆输长安。」《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耗费缣帛,空竭府藏。」
《漢語大詞典》:断缣(斷縑)
残缺不全的画幅。 宋 陆游 《龙眠画马图》诗:“断縑岁久墨色暗,逸气尚若不可羈。”
《漢語大詞典》:青缣(青縑)
青色的细绢。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尚书郎给青縑白綾,被以锦被。” 唐 白居易 《冬夜与钱员外同直禁中》诗:“连铺青縑被,对置通中枕。”
分類:青色
《漢語大詞典》:尺缣(尺縑)
长一尺的绢。极言其少。旧唐书·陆贽传:“ 德宗 仓皇出幸,府藏委弃,凝冽之际,士众多寒,服御之外,无尺縑丈帛。”宋史·食货志上二:“凡无名苛细之敛,常加剗革,尺縑斗粟,未闻有所增益。”
分類:一尺
《漢語大詞典》:缣囊(縑囊)
细绢制成的袋子。后汉书·杜根传:“太后大怒,收执 根 等,令盛以縑囊,于殿上扑杀之。”《三国演义》第五九回:“是夜北风大作, 操 尽驱兵士担土泼水;为无盛水之具,作縑囊盛水浇之,随筑随冻。”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宋人书帖犹用竹简》:“又以縑囊盛而封之,南人谓之简板。”
分類:袋子
《骈字类编》:三缣(三缣)
唐书皇甫湜传:裴度辟为判官。度修福先寺,将立碑,求文于白居易。湜怒曰:近舍湜而远取居易,请从此辞。度谢之,湜即请斗酒。饮酣,援笔立就。度赠以车马缯䌽甚厚。湜大怒曰:自吾为顾况集序,未尝许人。今碑字三千,字三缣,何遇我薄邪。度笑曰:不羁之才也。从而酬之。 平曾留别薛仆射诗:诚知两轴非珠玉,深愧三缣恤旅途。唐庚初到惠州诗,见一喙下。
《漢語大詞典》:缃缣(緗縑)
即缣缃。浅黄色细绢。古时用以书写。亦借指书册。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当时备巡游,今不存緗縑。” 清 孙枝蔚 《九江舍舟登岸行庐山道中作》诗:“或言最高处,尘不到緗縑。”
《漢語大詞典》:缣楮(縑楮)
作书画之绢和纸。亦为书画之代称。 宋 陈与义 《钱柬之教授惠泽州吕道人砚为赋长句》:“餘香分尽垢不除,却寄书林汗縑楮。” 清 阮元 《南北书派论》:“ 唐 时南派字迹但寄縑楮,北派字迹多寄碑版。” 清 阮元 《南北书派论》:“然此时 王 派虽显,縑楮无多,世间所习,犹为北派。”
《骈字类编》:百缣(百缣)
北史李元忠传:曾贡文襄玉蒲桃一盘,文襄报以百缣。其见赏重如此。 国史补:德宗幸金銮院,问学士郑馀庆曰:近日有衣作否?馀庆对曰:无之。乃赐百缣,令作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