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烟岑(煙岑)
云雾缭绕的峰峦。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烟岑水涯,繚绕逶迤。” 南唐 李中 《送汪涛》诗:“花飞当野渡,猿叫在烟岑。” 宋 陈造 《都梁诗》之五:“短篱循石磵,老屋枕烟岑。”
《漢語大詞典》:云殿(雲殿)
(1).高大的宫殿楼阁。艺文类聚卷四九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传》:“时乃高闢雪宫,广开云殿,秋牕春户,冬燠夏清。”
(2).为云雾缭绕的居室。 唐 胡曾 《咏史诗·四皓庙》:“四皓忘机饮碧松,石巖云殿隐高踪。”
《漢語大詞典》:青袅(青裊)
缭绕的炊烟。 元 王恽 《紫藤花歌》:“依依青裊厨烟起,好命庖人办新美。”
分類:缭绕炊烟
《漢語大詞典》:烟嶂(煙嶂)
云雾缭绕的山峰。 宋 范成大 《烟江迭嶂》诗:“水空发声夜鏜鎝,中有晴江烟嶂迭。” 明 虞堪 《朱叔仲山水引》:“东家帧子高丈寻,落笔惟嗔烟嶂小。”
《漢語大詞典》:龙篆(龍篆)
喻指缭绕的香烟。 唐 陆龟蒙 《和袭美寄广文先生》:“龙篆拜时轻誥命,霓襟披后小玄纁。” 明 汤式 《端正好·咏荆南佳丽》套曲:“明朗朗墨浸浸八龙篆太霞深处。”
分類:缭绕香烟
《漢語大詞典》:烟岭(煙嶺)
亦作“烟岭”。 云烟缭绕的山岭。 唐 李白 《题许宣平庵壁》诗:“烟岭迷高跡,云林隔太虚。” 宋 苏轼 《再游径山》诗:“雪窗驯兔元不死,烟岭孤猿苦难捉。”
《漢語大詞典》:霞绕(霞繞)
云霞缭绕。 宋 梁周翰 《五凤楼赋》:“丹楯霞绕,神光何融;朱楹虹植,晴文始烘。” 明 高道素 《上元赋》:“烟吐溜於风迴,光散溜而霞绕。”
分類:云霞缭绕
《漢語大詞典》:云丘(雲丘)
云雾缭绕的山丘。 唐 元结 《戏规》:“ 元子 倚于云丘之颠,戏牧儿曰:‘尔为牧歌,当不责尔暴。’牧儿歌去。” 宋 范成大 《赠举书记归云丘》诗:“相看只有庞眉客,还在云丘旧草堂。”
《漢語大詞典》:纠缦(糾縵)
亦作“糺縵”。 萦回缭绕貌。 清 赵翼 《己卯元日早朝》诗:“糺縵五云金闕朗,太平中外一家春。”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隐隐有红光上映,晓烟糺縵,笼罩无际。” 叶玉森 《浮生迭和忆园》:“糺縵非烟又是烟,《卿云》一曲想当然。”参见“ 纠縵縵 ”。
分類:萦回缭绕
《漢語大詞典》:纠缦缦(糾縵縵)
亦作“ 纠漫漫 ”。亦作“糺縵縵”。 纡缓缭绕貌。《古诗源·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縵縵兮。”一本作“糺漫漫”。太平御览卷八引尚书大传:“ 舜 时,卿云见,於时百工和歌。 舜 歌曰:卿云烂兮糺漫漫。”
分類:缭绕
《漢語大詞典》:岚峰(嵐峰)
雾气缭绕的山峰。 唐 韦应物 《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献诗代启》:“一望嵐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 前蜀 韦庄 《洛北村居》诗:“巖边石室低临水,云外嵐峰半入天。”
《漢語大詞典》:余歌(餘歌)
缭绕不尽的歌声。 南朝 梁元帝 《屋名诗》:“玉柱调新曲,画扇掩餘歌。”
《漢語大詞典》:香盖(香蓋)
(1).香烟缭绕而上,如伞盖,故称。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护国品:“於自宫殿见彼香烟,一刹那顷变成香盖。”亦指供奉诸佛的宝盖。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迴风香盖,反露珠幡。”
(2).庵罗果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庵罗果:“按《一统志》云:菴罗果俗名香盖,乃果中极品。”
《漢語大詞典》:蟠蟠
(1).缭绕萦回貌。 唐 李商隐 《烧香曲》:“鈿云蟠蟠牙比鱼,孔雀翅尾蛟龙鬚。”
(2).盘曲貌。《全元散曲·梧叶儿·嘲人卓上睡》:“难挂芙蓉帐,休提锦綉幃,悮了他摆筵席,蟠蟠睡,款款偎。”
《漢語大詞典》:榛烟
指树丛中缭绕的云雾。 唐 张说 《东山记》:“ 东山 之曲,有别业焉,嵐气入野,榛烟出谷。”
《漢語大詞典》:绕缭(繞繚)
缭绕,盘旋围绕。 唐 皇甫松 《大隐赋》:“壠亩连延,桑麻绕繚。” 许地山 《空山灵雨·香》:“我说:‘在香烟绕缭之中,得有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