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小缺
小缺点;稍有破损或缺失。管子·宙合:“苟大意得,不以小缺为伤。”
《漢語大詞典》:瘢痍
(1).疤痕;伤痕。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上尝谓 敬德 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鏑之餘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 清 唐孙华 《种树》诗:“一朝触头面,殷朱血淋漓。困甚据蒺藜,生痏成瘢痍。”
(2).比喻过失,缺点。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怜我枯槁质,借润生华滋。肯效世俗人,洗刮求瘢痍。”
《漢語大詞典》:八疵
谓人的八种缺点,即摠、佞、谄、谀、谗、贼、慝、险。庄子·渔夫:“且人有八疵……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谓之諂;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諛;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折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
分類:八种缺点
《漢語大詞典》:瑕痕
玉上的斑痕。比喻事物或人的缺点、毛病。 唐 陆龟蒙 《读〈阴符经〉寄鹿门子》诗:“未能穷意义,岂敢求瑕痕。” 宋 陆游 《感旧》诗:“小人谤伤实不根,妄指拱璧求瑕痕。”
《漢語大詞典》:掩疵
掩盖缺点。 唐 谢偃 《高松赋》:“实未荣而先怠;寧泛驾而致疲。诚责躬而咎己,岂藏瑕而掩疵。”
分類:掩盖缺点
《漢語大詞典》:指疵
指出缺点。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谢方石 ﹞每出一诗,必令予指疵,不指不已。” 臧克家 《论诗遗典在》:“像 梅尧臣 、 苏东坡 、 范成大 、 陆游 、 杨万里 等人的集子中,可以读到以形象动人的佳作,其中也杂有 毛主席 所指疵的东西。”
分類:出缺缺点
《漢語大詞典》:细瑕(細瑕)
比喻细小缺点。汉书·陈汤传:“论大功者,不録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漢語大詞典》:抵瑕
指摘缺点。 唐 柳宗元 《问答·答问》:“而僕乃蹇浅窄僻,跳浮嚄唶,抵瑕陷厄,固不以趑趄批捩而追其跡。”
分類:缺点
《漢語大詞典》:瘢疣
疤痕和赘疣。比喻过失,缺点。 金 元好问 《赠答刘御史云卿》诗之三:“先儒骨已腐,百駡不汝酧。胡为文字间,刮垢搜瘢疣。”
《漢語大詞典》:小错
无意的和轻微的差错或缺点
道德失检或命运受挫
《漢語大詞典》:蔽短
弊病,缺点。汉书·艺文志:“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分類:弊病缺点
《漢語大詞典》:示短
显现缺点。 汉 王符 潜夫论·明暗:“屡见羣臣众议政事则黷,黷且示短,不若藏己独断,神且尊严。”
分類:显现缺点
《漢語大詞典》:新文字
三十年代前期一部分文化人鉴于汉字难认、难写、不利大众学习的缺点,主张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当时称这种拼音文字为新文字。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当没有看见拉丁化的新文字之前,就很难明确的断定以前的注音字母和罗马字拼法,也还是麻烦的,不合实用,也没有前途的文字。” 朱自清 《论通俗化》:“于是乎已故的 宋阳 先生指出这是绅士们的白话,他提倡‘大众语’,这当儿更有人提倡拼音的‘新文字’。”
《漢語大詞典》:疵齾
指出缺点、毛病。 宋 梅尧臣 《奉和子华持国玉汝来饮西轩》:“醉言实无次,曾未穷本末。诸君竞相先,出口论莫夺……其间常有言,但未见疵齾。”
《漢語大詞典》:疵愆
缺点,失误。 宋 曾巩 《北风》诗:“遂令阴飈自回干,安得岁物无疵愆。”
分類:缺点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