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揭发(揭發)  拼音:jiē fā
把事情揭露举发出来。如:「揭发阴谋」。
《国语辞典》:节病(节病)  拼音:jié bìng
缺点、漏洞。《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使两三合了,员外道:『拽破!你那棒有节病。』」
分类:缺点漏洞
《漢語大詞典》:私短
隐私和缺点。三国志·吴志·韦昭传:“又於酒后使侍臣难折公卿,以嘲弄侵克,发摘私短以为欢。”
分類:隐私缺点
《漢語大詞典》:昃朓
斜缺。朓,夏历下旬缺月现于西方。喻缺点、失误。艺文类聚卷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赐历表》:“窃以龙驭不爽,靡见侵薄;凤职是司,曾无昃朓。”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皇后吴氏:“太阴无昃朓之徵,丙殿有祝延之庆。”
《國語辭典》:遮饰(遮飾)  拼音:zhē shì
掩饰。《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却又妄奏天子,遮饰己过。」《红楼梦》第六九回:「说不得且吞声忍气,将好颜面换出来遮饰。」
《漢語大詞典》:痕秽(痕穢)
污秽的痕迹。指过去的缺点、错误。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能不杀副大使,且许吾取天子恩泽,洗汝痕秽,使千万众知君臣父子之道,从我乎?”
《漢語大詞典》:怀瑕(懷瑕)
谓存在着缺点或过错。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或有抱罪怀瑕,与下同疾,纲网弛纵,莫相举察。”
《漢語大詞典》:刺儿(刺兒)
(1).尖锐象针的东西。喻含有讥刺意味。 茅盾 《委屈》:“ 张老太太 老觉得 李二奶奶 那一对顾盼之间带着刺儿的眼睛,无休无止的在她身上溜来溜去。” 老舍 《四世同堂》九:“ 瑞宣 本不想得罪人,但是一遇到 冠先生 这路人,他就不由的话中带着刺儿。” 蒋子龙 《赤橙黄绿青蓝紫》:“ 解净 不搭腔,假装听不出他们话里的刺儿。”
(2).喻差错,缺点,毛病。《花城》1981年第3期:“可你说那诗文,种豆生蛆,种瓜得刺儿,落下一个罪名。”《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这是庄稼地?这是荒草滩!’ 吕氏 站在地头,一锄未动,却挑不尽的刺儿。”
《國語辭典》:玼吝  拼音:cǐ lìn
缺点、过失。《后汉书。卷五三。黄宪传。论曰》:「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玼吝。」
分類:毛病缺点
《漢語大詞典》:大瑕
大缺点;大过失。 晋 程晓 《嘲热客》诗:“莫谓为小事,亦是一大瑕。”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苟无大瑕,犹或见容。”
分類:缺点过失
《漢語大詞典》:疵杂(疵雜)
混杂不纯的毛病;缺点。 清 黄宗羲 《陆文虎先生墓志铭》:“余束髮出游……发明大体,击去疵杂。”
《漢語大詞典》:疵点(疵點)
缺点,毛病。 沈从文 《菜园》:“媳妇则除了像是过分美丽不适宜于做媳妇,住到这小城市值得忧心以外,简直没有疵点可寻。”《人民日报》1965.8.6:“人家织布工在主动揭露疵点,积极消灭疵点,自己看到了纱穗的疵点不消灭,岂不是为织布制造疵点么?”
分類:缺点毛病
《國語辭典》:疮疤(瘡疤)  拼音:chuāng bā
1.疮伤瘉合后留在皮肤上的疤痕。
2.比喻痛苦的经历。如:「你何苦老是找他麻烦,揭他疮疤。」
《國語辭典》:短话(短話)  拼音:duǎn huà
背后揭人短处的话。如:「为人要谦恭厚道,不说人短话。」
分類:缺点错失
《漢語大詞典》:漏缝(漏縫)
漏洞,缝隙。比喻缺点或不足之处。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段:“他们从来不愿意把责任往客观上推,但也不忘记去弥补这种漏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