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瑜颣(瑜纇)
优点和缺点。瑜,玉的光采;纇,丝上的结。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或以文章就正,其白黑瑜纇,一皆讎其本真,不稍宽贷。”
《漢語大詞典》:瑜百瑕一
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观玩全书,瑜百瑕一,津逮来学,诚为有裨。”
《國語辭典》: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拼音: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有缺失就加以改正,没有就勉励自己小心不要犯错。《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句下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漢語大詞典》:治病救人
比喻批评别人的缺点、错误,帮助他改正。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决不能采用鲁莽的态度,必须采用‘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五九章:“我们应该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来帮助他,挽救他。”
《國語辭典》:抓辫子(抓辮子)  拼音:zhuā biàn zi
比喻抓住他人缺点或错误,作为把柄。如:「做事小心谨慎,不违背良心,就不怕别人来抓辫子!」也作「揪辫子」。
《漢語大詞典》:造派
方言。谓夸大或捏造别人的缺点过失。 鲁易 等《团结立功》第五出第九场:“ 阎家宝 ,背后又造派我什么呢!”
《漢語大詞典》:找刺儿
找缺点,挑毛病。例如:这两天他心情不好,到处找刺儿。
《漢語大詞典》:摘瑕指瑜
谓揭示优缺点。 明 袁宏道 《送徐太府见可入计序》:“士之执举子业者盈庭,公摘瑕指瑜,无不心折。” 明 张同奎 《上六部禀帖》:“先帝一日与 忞 评论古今名臣宿将,摘瑕指瑜,纤悉无遗。”
《國語辭典》:无懈可击(無懈可擊)  拼音:wú xiè kě jí
没有任何缺点可让人攻击。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一:「一篇诗祇立一意,起手、中间、收结互相照应,方得无懈可击。」也作「无瑕可击」。
《国语辞典》:无瑕可击(无瑕可击)  拼音:wú xiá kě jí
没有任何缺点可让人攻击。如:「这次行动计划得十分周延,势必让对手无瑕可击。」也作「无懈可击」。
分类:缺点攻击
《國語辭典》:未可厚非  拼音:wèi kě hòu fēi
不能过分责难。《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寤,曰:『英亦未可厚非。』」也作「无可厚非」。
《国语辞典》:寻瑕索瘢(寻瑕索瘢)  拼音:xún xiá suǒ bān
挑剔别人的缺点或过失。《孽海花》第十七回:「阿福尚在那里寻瑕索瘢,风言醋语,所以连通信的人都没有,只好肚里叫苦罢了。」
《漢語大詞典》:瑕过(瑕過)
缺点,过失。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
分類:缺点过失
《漢語大詞典》:瑕适(瑕適)
亦作“ 瑕謫 ”。 玉上的斑痕。比喻人的缺点、过错。管子·水地:“夫玉,温润以泽,仁也……瑕适皆见,精也。” 尹知章 注:“瑕适,玉病也。” 晋 道安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序》:“幸我同好,饰其瑕讁也。” 唐 韩愈 《唐故朝散大夫尚书库部郎中郑君墓志铭》:“洞然浑朴絶瑕謫,甲子一终反玄宅。” 宋 苏轼 《追钱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何时旷荡洗瑕謫,与君归驾相追攀。”
《漢語大詞典》:瑕訾
因其有细小缺点而加以指摘、诋毁。 陶成章 《〈浙案纪略〉原序》:“爰将列传特行取出,再付印局刊行,虽不能全践广告之约,亦未敢蹈食言之咎。想海内外愿閲此案之君子,不致遽瑕訾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