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0,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罪悔
议罪
罪辜
罪一
下罪
罪谴
多罪
徒罪
流罪
四罪
杖罪
深罪
罚罪
惧罪
罪罚
《漢語大詞典》:罪悔
罪过。《诗·大雅·生民》:“ 后稷 肇祀,庶无罪悔。” 郑玄 笺:“无有罪过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家大人曰:‘悔与罪义相近。《笺》云:无有罪过,是以过释悔也。’”后汉书·皇甫规传:“﹝臣﹞以为忠臣之义,不敢告劳,故耻以片言自及微効。然比方先事,庶免罪悔。” 宋 王安石 《大理寺丞张服改太子中舍制》:“夫吏者三岁能率职厉行而无罪悔,是亦宜有赏。”
分類:罪过
《漢語大詞典》:议罪(議罪)
论议定罪。 汉 王充 论衡·别通:“法令之家,不见行事,议罪不可审。” 唐 权德舆 《世祖封不义侯议》:“且如 欒布 之哭 彭越 , 孔车 之塟 主父 ,使於 东汉 议罪,罪孰甚焉。”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俄詔下,命 恭亲王 将 载垣 、 端华 、 肃顺 革去爵职,拿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严行议罪。”
《漢語大詞典》:罪辜
犹罪咎。史记·宋微子世家:“ 殷 既小大好草窃姦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后汉书·仲长统传:“是使姦人擅无穷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 唐 柳宗元 《上李中丞献所著文启》:“ 宗元 幸缘罪辜,得与编人齿於部内。”
分類:罪咎
《韵府拾遗 质韵》:罪一
左传叔向曰鲋也鬻狱邢侯专杀其罪一也周书苏绰传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表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此则明宰之教也
《漢語大詞典》:下罪
轻罪。周礼·秋官·司圜:“凡害人者……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
分類:轻罪
《漢語大詞典》:罪谴(罪譴)
犯罪而受谴;罪责。后汉书·周举传:“今詔怒,二尚书已奏其事,吾独表此,必致罪谴。”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迟违及违条件,观察使已下各加罪谴。”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此番回来,不但夫人受气,连我这知情的管家,只怕也难逃罪谴。”
《漢語大詞典》:多罪
(1).谓罪重。引申为罪重的人。书·多方:“要囚,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 唐 张说 《唐享太庙乐章·凯安之四》:“黄鉞诛羣盗,朱旗扫多罪。” 宋 徐铉 《和萧郎中午日见寄》诗:“多罪静思如剉蘖,赦书纔听似含飴。”
(2).失礼致歉之词。如:偶有失手,多罪!多罪!
分類:失礼失手
《漢語大詞典》:徒罪
(1).徒刑之罪。宋史·太宗纪二:“壬寅,詔御史府所断徒罪以上狱具,令尚书丞郎、两省给舍一人虑问。”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知县将罪名都推在死者身上,只将 胡美 重责三十,问个徒罪以儆后来。”
(2).泛指罪罚。红楼梦第七五回:“我昨日把 王善保 的老婆打了,我还顶着徒罪呢。”
分類:徒刑罪罚
《漢語大詞典》:流罪
谓处以流放的刑罚。新唐书·高祖纪:“戊辰,释流罪以下穫麦。”新五代史·梁太祖纪下:“庚寅,赦流罪以下囚,求危言正諫。”
分類:流放刑罚
《漢語大詞典》:四罪
谓 舜 治 共工 、 驩兜 、 三苗 、 鲧 四凶之罪。《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窜 三苗 于 三危 ,殛 鯀 于 羽山 ,四罪而天下咸服。”后汉书·郅恽传:“昔 虞舜 辅 尧 ,四罪咸服。”参见“ 四凶 ”。
《國語辭典》:四凶  拼音:sì xiōng
相传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禦螭魅。」
《漢語大詞典》:杖罪
应判杖刑的罪行。隋书·刑法志:“凡死罪枷而拲,流罪枷而梏,徒罪枷,鞭罪桎,杖罪散以待断。”《唐律疏议·名例一·该说律意》:“徒罪断於州,杖罪断於县。”金史·刑志:“时制杖罪至百,则臀、背分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你就认个‘庸医杀人’,也不过是个‘杖罪’。”
分類:杖刑罪行
《高级汉语词典》:深罪
很怪罪;过分责备
《漢語大詞典》:罚罪(罰罪)
讨伐或惩处有罪者。书·大禹谟:“肆予以尔众土,奉辞罚罪。”管子·版法:“罚罪宥过以惩之,杀戮犯禁以振之。” 南朝 梁 沈约 《立左降诏》:“罚罪之奏,日闻于蚤朝。” 清 龙启瑞 《复唐子实书》:“果能赏功罚罪,则此贼何足办?”
《国语辞典》:惧罪(惧罪)  拼音:jù zuì
畏罪。《红楼梦》第四七回:「只说柳湘莲一时酒后放肆,如今酒醒,后悔不及,惧罪逃走了。」
《漢語大詞典》:罪罚(罪罰)
惩办;处罚。管子·八观:“是以民之道正行善也若性然,故罪罚寡而民以治矣。”北史·高谦之传:“咸共譖毁,横受罪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