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置身  拼音:zhì shēn
安置、存身。如:「漫天云雾,让人不知置身何处?」
《國語辭典》:置身事外  拼音:zhì shēn shì wài
对事情不理会,不闻不问。《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天下事最妙的是云端里看厮杀,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文明小史》第三五回:「这彭仲翔却在背后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国语辞典》:置身局外  拼音:zhì shēn jú wài
对某事不予参与、关心,如同局外人一般。
《国语辞典》:置身其中  拼音:zhì shēn qí zhōng
将自己投入于某事之中,并给予专注、关心。
《国语辞典》:置身无地(置身无地)  拼音:zhì shēn wú dì
没有容身的地方。《红楼梦》第三○回:「今儿忽见宝玉生气,踢他一下,又当著许多人,又是羞,又是气,又是疼,真一时置身无地。」
分类:有容容身
《國語辭典》:委质(委質)  拼音:wěi zhì
古时始仕,必先书其名于策,委死之质于君,表示必死之节,忠于国君,称为「委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文选。卢谌。赠崔温诗》:「羁旅及宽政,委质与时遇。」
《國語辭典》:蹑足(躡足)  拼音:niè zú
1.踩别人的脚,或以此表示有所示意。如:「蹑足附耳」。
2.以脚尖著地,轻轻的走。如:「他蹑足而过,深恐吵醒了熟睡的爷爷。」
3.参与其中。《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蹑足行伍之閒,而倔起什伯之中。」
《漢語大詞典》:委形
(1).谓自然或人为所付与的形体。庄子·知北游:“ 舜 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天地之委形,谓天地所付属之形也。” 唐 白行简 《金跃求为鏌鋣赋》:“金有利用,跃而呈祥。腾沸渭之炎彩,耀赫奕之雄光,始则沉潜,将委形於锻铸,终能踊跃,求效用於锋鋩。” 金 王若虚 《白发叹》诗:“区区亦何必,此身终委形。”
(2).置身。《晋书·皇甫谧传》:“或谓 謐 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於穷而不变乎?’” 元 袁桷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诗之六:“其西何寥寥,云有古先生。巖居时一食,委形澹无营。”
《漢語大詞典》:投躯(投軀)
(1).舍身;献身。 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 唐 王维 《李陵咏》:“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 陇西 太守 吴绍 ﹞遗相国 保 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
(2).置身。云笈七籤卷一○四:“登峻履谷,艰寻师门,掷形絶崿,投躯万津。”
《漢語大詞典》:措身
安身;置身。逸周书·官人:“事变而能治,效穷而能达,措身立方而能遂,曰有知者也。” 三国 魏 钟会 《檄蜀文》:“诚能深鉴成败,邈然高蹈,投跡 微子 之踪,措身 陈平 之轨,则福同古人,庆流来裔。”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五出:“老师这般説,叫门生措身也无地了。”
分類:安身置身
《漢語大詞典》:措足
立足;置身。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某以用钱僦居,今移出,何以取措足之所?”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二:“尝论人才, 浚 剧谈 檜 善。 鼎 曰:‘此人得志,吾辈无所措足矣。’”
分類:立足置身
《國語辭典》:厕身(廁身)  拼音:cì shēn
参与某部门工作的谦辞。
分類:厕身置身
《漢語大詞典》:仄身
置身。 张弦 《记忆》:“ 秦慕平 仄身在上坡上的草棚里,心潮滚滚,身如泥塑。”
分類:置身
《國語辭典》:厝身  拼音:cuò shēn
安身。《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怔营惶怖,靡知厝身。」
分類:置身
《漢語大詞典》:错躬(錯躬)
犹置身。错,通“ 措 ”。汉书·哀帝纪:“百姓愁怨,靡所错躬。” 颜师古 注:“错,置也。”
分類: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