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美食  拼音:měi shí
味美的食物。《墨子。辞过》:「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韩非子。六反》:「今家人之治产也,相忍以饥寒,相强以劳苦,虽犯军旅之难饥馑之患,温衣美食者必是家也。」
《國語辭典》:美食家  拼音:měi shí jiā
专吃味美食物,并加以评鉴的人。如:「这次烹饪大赛,请了许多闻名世界的美食家来担任评审。」
分類:品尝美味
《國語辭典》:鲜衣美食(鮮衣美食)  拼音:xiān yī měi shí
鲜衣,华美的服饰。美食,精美的食物。鲜衣美食形容豪华奢侈。《旧五代史。卷一○八。汉书。苏逢吉传》:「逢吉性侈靡,好鲜衣美食,中书公膳,鄙而不食,私庖供馔,务尽甘珍。」《清史稿。卷二四七。于朋举传》:「兵初罢,民方重困,此曹鲜衣美食,纵横市井间,何所取诸?」
《国语辞典》:美食甘寝(美食甘寝)  拼音:měi shí gān qǐn
吃好睡好。形容生活舒适安逸。唐。陈翰《异闻集。庐江冯媪》:「江官为酂丞,家累巨产。发言不胜呜咽,媪不之异,又久困寒饿,得美食甘寝,不复言。」
分类:舒适安逸
《漢語大詞典》:侈衣美食
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吕氏春秋·精通:“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登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
《國語辭典》:异物(異物)  拼音:yì wù
1.奇特难见的东西。《书经。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红楼梦》第二六回:「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
2.妖魔鬼怪类。《文选。宋玉。高唐赋》:「卒愕异物,不知所出。」《聊斋志异。卷二。巧娘》:「彼虽异物,情亦犹人。」
3.死亡的人。唐。孟浩然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诗:「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
4.非生物体本身具有,而是由外界进入身体内部的东西。如掉进眼中的沙子。
《國語辭典》:玉食  拼音:yù shí
珍贵美味的食物。《书经。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委之二亲。」
《國語辭典》:琼脂(瓊脂)  拼音:qióng zhī
一种由石花菜科植物或红藻类所提炼出来的凝胶状多糖类。能溶于热水。可用于制造果冻等甜点,实验室中亦作为微生物的培养基。也称为「洋粉」、「洋菜」。参见「洋菜」条。
《漢語大詞典》:羞膳
(1).进献食品。仪礼·燕礼:“小臣自阼阶下北面,请执幂者与羞膳者。”
(2).膳食;美食。北史·后妃传上·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宰人上膳,案裁径尺,羞膳滋味,减於故事十分之八。”
《漢語大詞典》:嘉馔(嘉饌)
美食。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是故君子之求丰厚也,非为嘉饌、美服、淫乐、声色也,乃将以底其道而迈其德也。”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盖 公羊 生自 齐 邦,不详 晋 物,以东土所贱,谓西州亦然,遂目彼嘉饌,呼为菲食,著之实録,以为格言。” 唐 牛僧孺 《玄怪录·裴谌》:“器物珍异,皆非人世所有,香醪嘉饌,目所未窥。”
分類:美食
《國語辭典》:媮食  拼音:tōu shí
苟且偷安,只求口腹的满足。《汉书。卷三四。韩信传》:「名闻海内,威震诸侯,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媮食,倾耳以待命者。」
分類:美食
《漢語大詞典》:滋美
谓美食。 汉 扬雄 《法言·孝至》:“子有含菽緼絮而致滋美其亲,将以求孝也。”
分類:美食
《漢語大詞典》:指食
犹美食。 汉 刘向 说苑·修文:“雉者,不可指食笼狎而服之。”参见“ 指动 ”。
分類:指食美食
《漢語大詞典》:指动(指動)
春秋 时, 郑国 大臣 子公 逢食指动,即能尝到美味,一次, 郑灵公 赐食鼋肉,故意不分给 子公 ,他一气之下,染指于鼎,尝之而出。见左传·宣公四年后因以“指动”表示将尝到美味。 宋 范成大 《次韵谢李叔玠追路送笋》:“盘餐登异味,指动已先知。”
《漢語大詞典》:贰膳(貳膳)
(1).储备珍美的食品。礼记·王制:“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 孔颖达 疏:“贰,副也;膳,善食也。恒令善食有储副,不使有闕也。”
(2).指美食。 元 一庵 《庆王承旨八秩》诗:“已令贰膳常珍入,但入朝行以杖行。” 明 李开先 《奉贺李翁七十寿序》:“尝观尚齿养老之礼,通乎四代,是又有南北而无古今者也。而七十则其所尤重者,称之以耆,餔之以糜,仕者逸之以致政,休者加之以贰膳,养之於学,杖之以国。”
(3).借指七十岁。 唐 权德舆 《祭故贾魏公文》:“穷琱戈、金鉉之宠,可以言贵;过悬车、贰膳之年,可以言寿。” 宋 范仲淹 《张公神道碑》:“逮于贰膳之年,圣倚弥重,歷 雄武 、 河间 、 横海 三大镇。”
《漢語大詞典》:疾味
指可以致病的美食。比喻邪恶的品质和行为。国语·楚语下:“吾闻国家将败,必用姦人,而嗜其疾味,其子之谓乎。” 韦昭 注:“嗜,贪也。疾味为己生疾害。喻好不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