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580—前522 【介绍】: 即公孙侨。春秋时郑国人,字子产,一字子美。子国之子。郑简公十二年为卿,二十三年为正卿,执政。实行政治、经济改革,整顿田地疆界及灌溉系统,订立丘赋制度;不毁乡校,听取国人议论政治得失;铸刑书于鼎而公布之。开展小国外交,周旋于晋楚两强之间。郑国以治。为政主张宽猛相济。又提出“天道远,人道迩”的观点,反对当时的灾变迷信。卒谥成子。
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侨字子产,一字子美,穆公孙,公子发子。以少正代子皮执政,卒谥成子。发字子国,故子产之后别为国氏。(案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故称公孙。子国之孙始得以王父字为氏,而子产已称国侨,盖后人追言之。)
东野质 朝代:战国末至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秦人,字中美。本鲁之公族。战国末,楚灭鲁,鲁公族五百余门,悉被楚考烈王屠戮残伤,惟质负子携谱,窜于东吴。至秦始皇三十六年乃还鲁。
哀章 朝代:新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3 【介绍】: 新莽时广汉梓潼人。素无行,好大言。王莽居摄,章作铜匮,署检谓高帝授以黄帝金策书,言莽为真天子。并书莽大臣及己姓名,凡十一人,皆署官爵,因仆射以闻。莽即位,拜章为国将,封美新公,位上公之列。莽死,章降,被杀。
全汉文·卷六十一
章,广汉梓潼人。王莽篡位,以为国将,封美新公。莽败,斩于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 【介绍】: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伯初。耿国子。善兵法,好将帅之略。以父任为郎,数上书言兵事,以患在匈奴,力主以战去战。明帝永平中,拜谒者仆射。每公卿会议,常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称帝心。永平十五年拜驸马都尉,次年与窦固击匈奴,十七年,破车师。章帝时拜征西将军、度辽将军。章和二年,与窦宪击破北匈奴,刻石勒铭燕然山。封美阳侯。善治军,士卒乐为用。和帝永元二年迁光禄勋。卒谥桓。
全后汉文·卷二十一
秉,字伯初,国子。以父任为郎。永平中,历谒者仆射、驸马都尉。章帝即位,拜征西将军,迁度辽将军,徵为执金吾。章和中,复拜征西将军,封美阳侯。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卒,谥曰桓侯。
綦毋俊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会稽上虞人。任交阯刺史时,安帝元初三年合浦郡土著起事。帝遣任逴讨之。俊以所属苍梧郡当合浦之旁,为防遭流劫,乃先设备于苍梧,然后出兵助逴。事平,功当封赏。上书让爵土之封,归功于逴。时人称美之。
虞美人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人,佚名。郎中虞诗女。以良家子年十三选入顺帝掖庭。生冲帝刘炳及舞阳长公主。顺帝时未加爵号。冲帝早夭,大将军梁冀秉政,恶忌他族贵显,故抑虞氏,但称“大家”。灵帝熹平四年拜为宪陵贵人。
王美人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赵国人。灵帝之美人,五官中郎将王苞女。有姿色,以良家子选入宫,生皇子协。后为何皇后酖杀。刘协即位,追尊为灵怀皇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0 【介绍】: 三国蜀河东解人,字云长,本字长生。汉末亡命奔涿,从刘备起兵。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备奔袁绍,羽为操俘获,拜偏将军,礼遇优渥,为操斩袁绍部将颜良,封汉寿亭侯。后辞操归刘备。建安十九年,镇守荆州。二十四年,拜前将军。攻曹仁,破于禁,威震一时。不久,孙权遣吕蒙袭破荆州,兵败,与子平皆遇害。谥壮缪。
全后汉文·卷九十四
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建安五年,为偏将军,封汉寿亭侯。蜀主定荆州,拜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寻董督荆州事,进前将军。为吴吕蒙所袭见杀,追谥曰壮缪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颍川鄢陵人,字子美。明帝皇后庾文君父。怀帝永嘉初为建威将军。过江后为会稽太守,后为丞相军咨祭酒。卒于官。
蒋少游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1 【介绍】: 北魏乐安博昌人。性机巧,工书画雕刻。以荐补中书博士。孝文帝时,官都水使者,兼将作大匠,制衣冠,营太庙及华林殿、沼,修旧增新,改作金墉门楼,号为妍美。又兼太常少卿。卒谥质。
谢侨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7 【介绍】: 南朝梁陈郡阳夏人,字国美。谢举侄。素贵,尝一朝无食,其子欲以《汉书》质钱,答曰:“宁饿死,岂可以此充食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1 【介绍】: 北齐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字绍远。北魏济阴王拓跋小新成曾孙。少险薄,多与寇盗交通。长改节,涉子史,颇属文。仕魏历位司空、太尉,领中书监,录尚书事。入北齐,降封美阳县公,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后为文宣帝所杀。有《辨宗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1—554 【介绍】: 北周河东解人,字仲蟠。柳僧习子。习《五经》,涉子史,好属文。北魏末,举秀才,历官扬州中从事,未几弃归。西魏文帝大统中,为洛阳行台郎中。后归宇文泰,为丞相府记室。尝请公开史官记事,以资惩劝,事得施行。官至秘书监,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尝作《文质论》论文体,以为时有今古,非文有今古。
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虬字仲蟠,河东解人。徙居汝颍间,孝昌中举秀才,为兖州主簿,迁扬州中从事,加镇远将军,弃官。大统中,冯翊王元季海镇洛阳,征为行台郎中,后为独狐信开府从事中郎、秦州司马,历宇文泰丞相府记室,封美阳县男,除秘书丞,迁中书侍郎。废帝即位,迁秘书监,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恭帝元年卒,赠兖州刺史,谥曰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王氏。清河临清人。年十六。辞亲出家。十九薙落。谦谨恭敏。专务实行。虽经论备阅。而尤善律部。开皇之季。驻锡京师。日以持戒礼忏为业。又诵千佛名经十二卷于太白山中。而每名则加拜焉。太白九陇山僧邕禅师者。素以道行著。称美因奉之。以究心学。后还京。住慧云寺。从静嘿禅师。静嘿盖道善禅师之神足。道善持己节约。四众钦重。美事静嘿馀十年。凡其施设。皆所经历而得其说。静嘿灭度。一以委之。西循守不失。故悲敬二田。未尝间岁。诸造福处。悉有馈慧。夏末兰盆。亦随寺送物。俗谓普盆钱。大业之季。夏集千僧。行道七日。或谓美曰。时既炎热。不可使众饥虚。何不打饼供养。美曰面易致耳。然而柰其馊败何。或曰我能之。但多置冷水盆则善矣。明日半衣起。溲面二十斛。作二日料。饔庖麇。至杖打刀切。汤锅亦已沸矣。随切随投之汤中。已煮熟。则捞以投水中。投之汤者有尽。投之水者无穷。黎明行饼。莫不讶其坚韧也。众以为至诚所感云。武德初。诏住会昌寺。乃于西院。造忏悔堂。像设严盛。栋宇宏丽。时则浴井忽竭。美为祷祈。泉涌如旧。平生畜舍利不多。而应验莫测。随以宝函。遇祷必给。力行头陀。终身徒跣。以避虫蚁。或学般舟而不坐。或学止过而不言。杂行纷纭。殆难殚举。且口诵弥陀之号。心专净土之归。贞观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合掌称佛而逝。寿六十三。露尸于南山鸱鸣阜。骸塔楩梓谷。弟子树碑。侍中于志宁文又沙门昙献者。京邑人亦弘福业。功格前贤。身成令范。众所推挹。故光明宝阁。冠绝寰中。慈悲佛殿。时所惊异。本微迹显。兹不广述。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兴福篇第九
释德美。俗姓王。清河临清人也。年在童稚。天然乐善。口中所演恒铺赞呗。拥尘聚戏必先景塔。每见形像生知礼敬。由是亲故密而异之。知非绍续之胤也。任从师学。十六辞亲投诸林野广访名贤用为师傅。年至十九方蒙剃落。谨敬谦恪专思行务。虽经论备阅而以律要在心。故四分一部薄通宗系。追求善友无择遐迩。洁然自厉不群非类。开皇末岁。观化京师受持戒检。礼忏为业。因往太白山诵佛名经一十二卷。每行忏时诵而加拜。人以其总持念力功格涅槃。太白九陇先有僧邕禅师。道行僧也。因又奉之而为师导。从受义业亟染暄凉。后还京辇住慧云寺。值默禅师又从请业。默即道善禅师之神足也。善遵承信行普功德主。节约形心不衣皮帛。默从受道。闻见学之望重京都。偏归俗众。美依承默十有馀年。三业随从深相器待。所以每岁礼忏将散道场。去期七日苦加励勇。万五千佛日别一遍。精诚所及多感徵祥。自尔至终千有馀遍。故默之弘奖福门开悟士俗广召大众。盛列檀那利养所归京辇为最。积而能散。时又珍重。常于兴善千僧行道。期满䞋奉人别十缣。将及散晨外赴加倍。执事惧少依名付物。默闻告曰。何有此理不成僧义。必若约截凡圣难知。但当供养不虑虚竭。库先无贮物出散之晨及设大会七众俱集。施物山积新旧咸充。时又钦之。谓其志大而致远。故使灵祇冥助也。不然谁能睹斯不惧耶。故自开皇之末。终于大业十年。年别大施。其例咸尔。默将灭度。以普福田业委于美。美顶行之。故悲敬两田年常一施。或给衣服。或济糇粮。及诸造福处多有匮竭。皆来祈造通皆赈给。又至夏末。诸寺受盆。随有盆处皆送物往。故俗所谓普盆钱也。往住禅定斯事无殆。大业末岁。夏召千僧七日行道。忽感异人形服率然来。告美曰。时既炎热。何不打饼以用供养。美曰。面易办也。人多饼坏。何由可致。便曰。易可办耳。且溲三十斛面。作两日调。饼不坏也。即随言给。但云多办瓫水槽多贮冷水。明旦将设。半夜便起打面搥案。鼓动人物。僧俗聚观惊乱眼耳。须臾打切面已。将半命人煮之。随熟内水。自往搅之。及明行饼。皆讶紧韧抽拔难断。千人一饱咸共欣泰。试寻匠者通问失所。馀有槽瓮中饼。日别供僧。乃尽限期一无烂坏。合众悲庆感通斯应。武德之始。创立会昌。又延而住。美乃于西院造忏悔堂。像设严华堂宇宏丽。周廊四注复殿重敞。誓共含生断诸恶业。镇长礼悔洁净方等。凡欲进具必先依凭。荡涤身心方登坛位。又于一时所汲浴井忽然自竭。徒众驻立无由洗忏。美乃执炉临井。苦加祈告。应时泉涌。还同恒日。时共宗焉。所畜舍利藏以宝函。随身所往必赍供养。每诸起塔祈请散之。百粒千粒随须而给。精苦所感随散随满。由是增信弥隆。勤恳不绝。又年经秋夏。常行徒跣。恐蹈虫蚁。慈济意也。或行般舟。一夏不坐。或学止过。三年不言。或效不轻通礼七众。或同节食。四分之一。如斯杂行其相纷纶。即目略舒差难备举。生常辍想专固西方。口诵弥陀。终于命尽。以贞观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合掌称佛卒于寺院。春秋六十三矣。乃送于南山鸱鸣堆。后又收骸于楩梓谷起塔。弟子等树碑于会昌寺。侍中于志宁为文。又京邑沙门昙献者。亦以弘福之业功格前贤。身令成范众所推揖。所造福业随处成焉。故光明宝阁冠绝寰中。慈悲佛殿时所惊异。人世密尔故不广焉。
程休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五
休字士美。广平人。肃宗朝官左司司封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