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毛诗正义》卷一之四〈国风·召南·羔羊〉~57~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例句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褚朝阳 五丝

王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6—? 【介绍】: 宋开封人,字逸老。善草书,颇奇伟,有张旭转折变态之风。徽宗朝被召补右爵。南渡后寓居嘉禾羔羊里,号羔羊居士。时高宗留神翰墨,召对蒙眷,官至正使。
《國語辭典》:羔羊  拼音:gāo yáng
1.小羊,或指小羊与大羊。《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汉。毛亨。传:「小曰羔,大曰羊。」
2.《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羔羊,鹊巢之功致也。」或亦指美官吏安适之诗。首章二句为:「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3.比喻天真无邪或稚弱的人。如:「迷途羔羊」、「待宰羔羊」、「代罪羔羊」。
《國語辭典》:素丝羔羊(素絲羔羊)  拼音:sù sī gāo yáng
素丝,白丝,比喻廉洁。羔羊皮比喻毫无隐藏。素丝羔羊用来称赞任官廉洁正直。语本《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其令将相大夫会葬,加赐钱十万,及其在殡,以全素丝羔羊之絜焉。」
《国语辞典》:迷路羔羊  拼音:mí lù gāo yáng
迷了路的小羊。常用以比喻行为偏离正途的青少年。如:「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就像是迷路羔羊,需要指引。」
《国语辞典》:替罪羔羊  拼音:tì zuì gāo yáng
根据《旧约圣经。利未记》记载,若有人犯了罪,需找没有残疾的羊为供物,按手在羊头上,并将羊宰杀,表示自己的罪过由此羊代受;祭司用指头蘸些羊血,抹在燔祭坛的四角。后比喻代人受过的人。如:「他不是真正的凶嫌,可能只是替罪羔羊而已。」也作「代罪羔羊」、「替罪羊」。
《国语辞典》:代罪羔羊  拼音:dài zuì gāo yáng
比喻代人受罪的牺牲者。参见「替罪羔羊」条。如:「初出茅庐、涉世未深的小伙子,容易成为有心者的代罪羔羊。」
《漢語大詞典》:羔羊素丝(羔羊素絲)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传:“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缝杀得製,素丝为英饰,其紽数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内德与外仪并美。 明 唐顺之 《与吕通竹屿书》:“用于世则为羔羊素丝之风,不用于世则励蔬食饮水之志。”亦省作“ 羔丝 ”。 清 龚自珍 《国朝春曹题名记序》:“此诸前辈秉心渊雅,用羔丝退食之暇辑是书之志也。”
《分类字锦》:德如羔羊
诗羔羊正义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故在位之卿大夫皆居身节俭为行正直德如羔羊
分类:正直
《漢語大詞典》:献羔(獻羔)
古祭礼之一。进献羔羊以祭司寒。《诗·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吕氏春秋·仲春:“天子乃献羔开冰,先荐寝庙。”周礼·天官·凌人“春始治鑑” 汉 郑玄 注:“鑑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春而始治之,为二月将献羔而啟冰。”
《漢語大詞典》:截尾
截去身体某部的末端;特指去掉马或羔羊的尾部。例如:截尾的羔羊干净,在市场上有较高的价值。
《漢語大詞典》:璧羔
玉璧与羔羊。《文选·张衡〈东京赋〉》:“司仪辨等,尊卑以班,璧羔皮帛之贄既奠。” 李善 注:“周礼曰:子执穀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鴈。”
分類:玉璧羔羊
《漢語大詞典》:小绵羊
常指小于一岁或一岁左右未剪过毛的绵羊
像羔羊般天真、温顺而柔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