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9,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群谤
群孽
群化
换鹅群
群啸
群务
群竖
群师
山群
群族
群绿
群立
大群
群学
鸳鹭群
《漢語大詞典》:群谤(羣謗)
犹言众口交攻。 北齐 魏收《枕中篇》:“道遵则羣谤集,任重而众怨会。” 唐 李华 《润州丹阳县复练塘颂》:“羣谤雷动,山镇恬然。”
《漢語大詞典》:群孽
众凶逆。吕氏春秋·遇合:“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三者弗能,国必残亡,羣孽大至,身必死殃。”后汉书·吴盖陈臧传赞:“ 吴公 鷙强,实为龙驤。电埽羣孽,风行 巴 梁 。”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颂·长孙赵公无忌》:“羣孽乱嗣,争窥神器。”
分類:凶逆
《漢語大詞典》:群化
万物的变化。《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静惟浹羣化,徂生入穷节。” 刘良 注:“静思及於万物变化之理。” 唐 陈子昂 《感遇》诗:“探元观羣化,遗世从云螭。”
分類:万物
《漢語大詞典》:换鹅群(换鵝羣)
犹换鹅。 清 朱彝尊 《送钱六霍朱大士曾同游白下》诗:“高咏方从月下闻,佳书犹未换鹅羣。”参见“ 换鹅 ”。
分類:换鹅
《漢語大詞典》:换鹅(换鵝)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分类字锦》:群啸(群啸)
楚词招隐士:猿狖群啸兮虎豹嗥。
分类:猿猴
《漢語大詞典》:群务(羣務)
犹庶政。
《漢語大詞典》:群竖(羣豎)
(1).一群小人。后汉书·董卓传:“其垒壁羣竖,竞求拜职,刻印不给,至乃以锥画之。”
(2).用作詈词。后汉书·袁术传:“豪桀自附於 绍 。 术 怒曰:‘羣竖不从吾,而从吾家奴乎!’”
《韵府拾遗 支韵》:群师(群师)
马融广成颂:群师叠伍,伯校千重。
《国语辞典》:山群  拼音:shān qún
由多数的山峰聚集呈不规则状的众山。常见于火山地带。也称为「山汇」。
《漢語大詞典》:群族
1.指生存在一起的同类。 唐 刘长卿 《山鸜鹆歌》:“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羣族。”
2.聚居。 清 恽敬 《释蟪蛄》:“蟪蛄大如幺贝,身羽,足深緑色,羣族菅茅中。”
《分类字锦》:群绿(群绿)
袁桷 谢王参议送练春红二枝诗 倚栏岸帻领孤芳,蔌蔌轻红冠群绿。
分类:采色
《漢語大詞典》:群立
站立在人群中。《礼记·曾子问》:“三年之丧,练;不羣立,不旅行。” 陈澔 集说:“羣立旅行,言及他事,则为忘哀。”
分類:站立人群
《漢語大詞典》:大群(大羣)
大众,民众。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何以成名誉而合大羣?何以充职业而任师长?”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果专为大羣致公益,而非为小己谋私利,其小説之内容,果一一与标置者相仇否也?”
《漢語大詞典》:群学(羣學)
(1).各种学派或学说。《宋书·礼志四》:“是以六宗之辩,舛於兼儒;迭毁之论,乱於羣学。”
(2).社会学的旧译名。 严复 《译〈群学肄言〉序》:“羣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羣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顾有据羣学见地以观诗者。”
(3).各级各类学校。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师范》:“故师范学校立而羣学之基悉定。”
《漢語大詞典》:鸳鹭群(鴛鷺羣)
比喻僚友。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五:“身许麒麟画,年衰鸳鷺羣。” 唐 钱起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诗:“寄谢鸳鷺羣,狎鸥拙所慕。”
分類: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