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杯羹(杯羹)
史记项羽纪: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两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愿分我一杯羹。独异志:武宗朝宰相李德裕奢侈,每食一杯羹,其费约三万。
《國語辭典》:太羹 拼音:tài gēng
不调五味的肉汁。《左传。桓公二年》:「太羹不致。」也作「大羹」。
《漢語大詞典》:惩羹(懲羹)
见“ 惩羹吹韲 ”。
《國語辭典》:惩羹吹齑(懲羹吹齏) 拼音:chéng gēng chuī jī
被沸羹烫痛嘴,见到冷的齑菜也用口去吹。语本《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比喻过分戒惧。《晋书。卷五九。汝南王亮等传。序》:「然而矫枉过直,惩羹吹齑,土地封疆,踰越往古。」《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惩羹吹齑,谓人惩前警后。」
《漢語大詞典》:分羹
借指父子不和,没有情义。《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六年》:“夫孝於其亲,岂不慈於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以此避地,未知信否。”参见“ 分我杯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