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惩羹(懲羹)
见“ 惩羹吹韲 ”。
《國語辭典》:惩羹吹齑(懲羹吹齏)  拼音:chéng gēng chuī jī
被沸羹烫痛嘴,见到冷的齑菜也用口去吹。语本《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比喻过分戒惧。《晋书。卷五九。汝南王亮等传。序》:「然而矫枉过直,惩羹吹齑,土地封疆,踰越往古。」《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惩羹吹齑,谓人惩前警后。」
《漢語大詞典》:分羹
借指父子不和,没有情义。《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六年》:“夫孝於其亲,岂不慈於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以此避地,未知信否。”参见“ 分我杯羹 ”。
《國語辭典》:分我杯羹  拼音:fēn wǒ bēi gēng
项羽以烹食刘邦之父为要胁,想迫使刘邦退兵,刘邦不但不受胁迫,反而请项羽分他杯肉羹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以分我杯羹比喻自他人处获得一份利益。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分類:即若
《國語辭典》:羊羹  拼音:yáng gēng
1.羊肉所作的羹。《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华元之将战,杀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故怨。」
2.一种用豆沙、面、糖等做成的甜食。
《漢語大詞典》:一杯羹
一杯浓汤。桮,亦作“ 盃 ”、“ 杯 ”。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 曰:‘吾与 项羽 俱北面受命 怀王 ,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汉书·项籍传》作“一盃羹”。 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下:“ 武宗 朝,宰相 李德裕 奢侈极,每食一杯羹,费钱约三万。”参见“ 分我杯羹 ”。
《國語辭典》:分我杯羹  拼音:fēn wǒ bēi gēng
项羽以烹食刘邦之父为要胁,想迫使刘邦退兵,刘邦不但不受胁迫,反而请项羽分他杯肉羹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以分我杯羹比喻自他人处获得一份利益。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分類:即若
《国语辞典》:残羹(残羹)  拼音:cán gēng
吃剩的饭菜羹汤。如:「他把昨天的剩菜残羹温热后,凑合著当午餐。」
《漢語大詞典》:玉糁羹(玉糝羹)
食品名。 宋 苏轼 《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糝羹色香味奇绝天上酥酡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诗:“莫作 北海 金虀鱠,轻比 东坡 玉糝羹。”《国老谈苑》引 宋 陈达叟 《本心斋蔬食谱》云:“土酥,芦菔也,一名地酥,作玉糝羹。”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酿成 西蜀 鹅雏酒,煮就 东坡 玉糝羹。”
《漢語大詞典》:吴羹
吴 人所作的羹。以味美著称。故常用指美味佳肴。《楚辞·招魂》:“和酸若苦,陈 吴 羹些。” 王逸 注:“言 吴 人工作羹,和调甘酸,味若苦而復甘也。” 唐 陆龟蒙 《五歌·食鱼》:“且作 吴 羹助早餐,饱卧晴簷曝寒背。” 宋 范成大 《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世间尤物美恶并, 江 乡未用夸 吴 羹。”
《分类字锦》:羹鼎(羹鼎)
徐陵长干寺众食碑:加以五盐具足,七菜芳软。麰类天厨,果同香树。羹鼎之大,殷王未逢;糜镬之深,齐都非拟。
分类:釜甑
《漢語大詞典》:遗羹(遺羹)
郑庄公 因 共叔段 之事,与其母不和。一次 庄公 赐食 颍考叔 , 考叔 故意舍不得吃肉。 庄公 问其原因,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庄公 为之感动,遂与母和好。事见左传·隐公元年。后以“遗羹”为赞颂孝道之典。 宋 王禹偁 《乞赐终南山人种放孝赠表》:“比 考叔 之遗羹,一时小惠;较 郑均 之义穀,千古同涂。”
分類:与其不和
《骈字类编》:芹羹(芹羹)
宋 杨万里 过临平莲荡四首 其四 人家星散水中央,十里芹羹菰饭香。
宋 陆游 东西家 芹羹与麦饭,日不废往还。
《骈字类编》:芋羹(芋羹)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芋羹真底可,鲈鲙漫劳思。
宋 陆游 书怀 芋羹豆饭元堪饱,错用人言恨子威。
《國語辭典》:铏羹(鉶羹)  拼音:xíng gēng
将调和五味的羹盛于铏中。《周礼。天官。亨人》:「祭祀共大羹铏羹,宾客亦如之。」
分類:祭祀五味
《國語辭典》:芼羹  拼音:mào gēng
用菜、肉为材料而做成的羹。《礼记。内则》:「饘酏酒醴,芼羹菽麦。」
《漢語大詞典》:枭羹(梟羹)
以枭肉制的羹汤。古代夏至日皇帝制之以赐臣下,寓有除绝邪恶之意。史记·孝武本纪“祠 黄帝 用一梟破镜”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 汉 使 东郡 送梟,五月五日为梟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 宋 苏辙 《学士院端午帖子太皇太后阁》诗之五:“百官却拜梟羹赐,凶去方知 舜 有功。” 明 夏完淳 《端午赋》:“萧条佳节,惨淡餘生。盘中角黍,杯底梟羹。” 清 钱谦益 《王氏南轩世祠记》:“流风浇薄,家训刓敝,衣冠华胄,天属近亲,靡不家饗梟羹,人怀鴟饗。”
《漢語大詞典》:羹臛
菜羹和肉羹。语出《楚辞·招魂》“露鷄臛蠵” 汉 王逸 注;“有菜曰羹,无菜曰臛。”泛指蔬菜或肉类做成的羹汤。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荏蓼:“研为羹臛,美於麻子远矣。” 宋 陆游 《岁暮》:“羹臛芳鲜新弋雁,衣襦轻暖自繅丝。”一说,羹臛之别,在调味品和烹调方法不同,与有菜无菜无关。见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