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7,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方士鼐(字 羹梅、庚眉 号 调臣 )
秦燮(字 廷羹 号 湄村 )
伊乐尧(字 遇羹 )
郑如恭(字 尧羹 )
孙汝梅(字 问羹 号 春山 )
杨调元(字 孝羹、和甫 号 仲和、和父 )
其它辞典(续上)
戴福震(名 莼 字 羹叔 号 秋忆 )方士鼐(字 羹梅、庚眉 号 调臣 )
秦燮(字 廷羹 号 湄村 )
伊乐尧(字 遇羹 )
郑如恭(字 尧羹 )
孙汝梅(字 问羹 号 春山 )
杨调元(字 孝羹、和甫 号 仲和、和父 )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一
戴福震,初名莼,字羹叔,号秋忆,德清人。诸生。有《戴氏三俊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一
方士鼐,字羹梅,一字庚眉,号调臣,定远人。贡生,官东流教谕。有《田持轩诗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燮,字廷羹,号湄村,今无锡市惠山区斗门人。道光壬午举人,栋选知县,改国子监学正。尝修杨家圩、万寿桥,为一乡禦灾捍患。著有《自怡吟草》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0—1862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遇羹。咸丰元年举人。少与邵懿辰交,同宗程朱之学,俱为杭城通经学古之士。有《孝经指解说注》等。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郑如恭(1822~1846),字尧羹,清竹堑北门外水田街人。郑用钰之长子,用钰由金门渡台后,即定居在竹堑城,从事各项企业而致富,购地数千亩。如恭自幼聪颖,读书知礼,更能善体亲心,急人危难,为乡里所称颂,年二十有五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孙汝梅,字问羹,号春山,顺天府大兴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2名。同年五月,授兵部主事。工书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1—1911 【介绍】: 清贵州贵筑人,字孝羹,又字和甫,号仲和。光绪二年进士。历任陕西知县。宣统三年正月调知渭南。民军响应武昌起义,入县城,调元自杀。有《训纂堂遗集》、《绵桐馆词》。维基
杨调元(1855年—1911年),字孝羹,号和父(一作和甫),又号仲和,贵州贵筑人。清朝官员,书法家。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因丁父忧而归家,服除后,以母老而不任官。母亲去世,他再到北京,改任知县,选陕西紫阳县。后因缉捕有名,迁长安县,权华阴县。调华州后,因狱事和上官不合,遂解任。后来复补咸阳县,擢华州,署富平县、渭南县等县。宣统三年(1911年)正月,杨调元署渭南县。辛亥革命爆发,旧历九月朔,陕西变乱频发,省内各地守令多逃跑,杨调元坚守渭南。临潼武生张士原声称受军政府命,攻打渭南县。杨调元登上城墙对张士原说:“吏所职,保民耳。无如所犯,则释兵入见。必怙威图一逞,则视力所极,当与决生死。”张士原遂不带兵将进入县衙,议贷饷事,言语攻击杨调元。杨调元遂投井死。当地民众得知杨调元已死,遂杀张士原,并杀死陕西都督所派的副统领及同党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