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翘然(翹然)
(1).特出貌。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汪大郎马》:“ 汪大郎 得良马,毛骨精神,翘然出类。” 清 王韬 《〈蘅花馆诗录〉自序》:“原不必别创一格,号称初祖,然后翘然殊于众也。” 梁启超 《论中国之将强》:“盖无论何国学堂,苟有 支那 人在弟子籍者,未有不翘然秀出於儕辈也。”
(2).昂首企足貌。多用以形容期待或思慕。新唐书·陈子昂传:“则莫如择仁可以恤孤,明可以振滞,刚不避强御,智足以照姦者,然后以为使,故輶轩未动而天下翘然待之矣。”新唐书·李渤传:“臣恐宰相羣臣,藴晦术略,启沃有所未尽,使陛下翘然思 文 、 武 、 禹 、 汤 而不获也。”
(3).挺直貌。 宋 梅尧臣 《和原甫陪永叔题枯菊》:“衰败未忍去,根荄尚翘然。”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却有兀傲猖狂的古树,翘然矗立于其中。”
《漢語大詞典》:鸡翘(雞翹)
(1).鸾旗。帝王仪仗之一。后汉书·舆服志上:“鸞旗者,编羽旄,列繫幢旁。民或谓之鸡翘,非也。” 唐 李商隐 《茂陵》诗:“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復插鸡翘。” 宋 王安石 《送项判官》诗:“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九死自拚埋马革,五更重幸插鸡翘。”
(2).色彩名。急就篇卷二:“春草鸡翘鳧翁濯。” 颜师古 注:“皆谓染彩而色似之,若今染家言鸭头緑,翠毛碧云。”
《漢語大詞典》:翘望(翹望)
仰首而望。形容盼望殷切。旧唐书·陆贽传:“想闻德声,翘望圣泽。” 宋 范仲淹 《韩魏公书》:“每想松柏之情,金石之论,则心醉神騖,坐越千里,翘望翘望。” 明 张景《飞丸记·得稿赓词》:“一似春光泄漏满庭芳,游人墙外多翘望。” 宋庆龄 《两个“十月”》:“我们翘望自由,我们的心随着鼓舞起来。”
《國語辭典》:肖翘(肖翹)  拼音:xiào qiáo
纤细微小的生物。《庄子。胠箧》:「惴耎之虫,肖翘之物。」唐。陆龟蒙 诗:「肖翘虽振羽,戚促尽疑冰。」
分類:细小生物
《國語辭典》:翘企(翹企)  拼音:qiáo qì
翘首企足。形容非常盼望的样子。《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传》:「翘企延颈,待望雠敌。」
分類:盼望殷切
《漢語大詞典》:翘馆(翹館)
汉 公孙弘 为宰相,设翘材馆,以罗致天下人才。见西京杂记卷四。后因以“翘馆”谓招致才学颖异之士的馆舍。 宋 沈辽 《七言奉寄三衢赵少师》:“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仙江水东。”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 廖莹中 ﹞尝为大府丞,知 集州 ,皆以在翘馆不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时 世宗 方喜祥瑞,争以表疏称贺博宠,收取词客充翘馆。”
《漢語大詞典》:金翘(金翹)
(1).黄色菊花卷曲的秀瓣。亦指黄色菊花。 晋 陆机 《白云赋》:“红蘂发而菡萏,金翘援而合葩。”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下:“何时云卷金翘,日辉合璧。” 唐 骆宾王 《初秋登王司马楼宴赋》:“酒泛金翘,映清罇而湛菊。”
(2).金制的一种妇女首饰,形如鸟尾上的长羽。 后蜀 毛熙震 《浣溪纱》词:“晚起红房醉欲消,緑鬟云散裊金翘。” 宋 柳永 《荔枝香》词:“笑整金翘,一点芳心在娇眼。”
《漢語大詞典》:翘心(翹心)
仰慕,悬想。《南齐书·王融传》:“北地残氓, 东都 遗老,莫不茹泣吞悲,倾耳戴目,翘心仁政,延首王风。” 南朝 梁 沈约 《贺齐明帝登祚章》:“日月以冀,遐邇翘心。” 唐 陆贽 《奏左降官准赦量移事》:“右窜謫之徒,皆在遐僻,或廹於衰暮,顾景思还;或困於瘴癘,翘心望徙。”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且 普公 开坛南岳,受法千人,牧伯翘心,英彦赴响。”
分類:仰慕
《漢語大詞典》:翘瞻(翹瞻)
仰盼。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率土翘瞻,苍生何望。”
《國語辭典》:凤翘(鳳翹)  拼音:fèng qiáo
1.旧时女子置于头上的饰物。《元史。卷七一。礼乐志五》:「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凤翘冠,翠花钿,服宽袖衣。」也称为「凤簪」。
2.凤头鞋。
《漢語大詞典》:翘关(翹關)
文选·左思〈吴都赋〉:“翘关扛鼎,拚射壶博。” 李周翰 注:“翘、扛皆举也。关,门关也。”后用作武试科目名。新唐书·选举志上:“ 长安 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垜……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 宋 苏轼 《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翘关负重君无力,十年不入纷华域。” 清 刘大櫆 《许游击墓志铭》:“自昔武举之制,惟在长垜马、步射、陷腰引弩、挽两石之弓、翘关、负米而已。”
分類:科目
《漢語大詞典》:翘英(翹英)
(1).美丽的尾羽。《文选·班固〈东都赋〉》:“嘉祥阜兮集皇都,发皓羽兮奋翘英。” 吕延济 注:“翘英,羽也。”《宋史·乐志九》:“洁白容与,翘英奋扬。”
(2).指香醇的茶叶。 唐 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漢語大詞典》:翘车(翹車)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后因谓礼聘贤士的车子为“翘车”。《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四》:“是以俊乂之藪,希蒙翘车之招;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 吕延济 注:“翘车,使车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故圣君莫不根心招贤,以举才为首务。施玉帛於丘园,驰翘车於巖藪。”周书·沈重传:“爰致束帛之聘,命翘车之招。” 前蜀 韦庄 《寄从兄遵》诗:“江上清风正钓鱸,九重天子梦翘车。”
《漢語大詞典》:英翘(英翹)
指杰出的人物。 唐 韦希颜 《对举人据地判》:“举善进贤,英翘是务;负才任气,倨傲何伤。” 宋 王禹偁 《回尹黄裳启》:“史氏设官,修麟笔不刊之典。享兹清切,允属英翘。”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乞馀杭州学名额表》:“至于 唐 家,中外建学……四方庠序,比之而兴;万国英翘,拳拳以劝。”
分類:杰出人物
《漢語大詞典》:翘诚(翹誠)
犹虔诚。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商音》:“爰申礼奠,庶展翘诚。” 吴越 僧《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诗》之二:“一等翘诚依此处,自然灵貺作梯媒。”
分類:虔诚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