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娇绿
翠绿欲滴。例如:远处的草一片嫩绿。
分類:翠绿
《漢語大詞典》:碧凤(碧鳳)
(1).毛羽翠绿的凤凰。 元 成廷圭 《寄题松江青龙瞿睿夫通波草阁》诗:“山如碧凤参差出,江作青龙左右蟠。” 明 高启 《茆翁画双竹》诗:“应缘 茆叟 吹横玉,唤得双飞碧凤来。”
(2).指黑发盘成的凤髻。 唐 李贺 《恼公》诗:“陂陀梳碧凤,腰裊带金虫。” 王琦 汇解:“碧凤,凤髻也。”
《漢語大詞典》:鲜翠(鮮翠)
(1).犹鲜明。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东坡 《牡丹诗》云:‘一朵妖红翠欲流。’初不晓‘翠欲流’为何语。及游 成都 ,过 木行街 ,有大署市肆曰:‘ 郭 家鲜翠红紫铺。’问土人,乃知 蜀 语鲜翠犹言鲜明也。”
(2).犹言新鲜翠绿。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石语·海石:“海石有二,其一曰海花石,盖 琼海 咸沫所凝,有似假山者,花树者,人与鸟兽形者,初其鲜翠,久乃枯槁。” 清 陆次云 《湖壖杂记·三茅观》:“﹝乞丐﹞飘然而散,所遗在地数荷叶,鲜翠如盘,似倾露珠而新出水者。” 徐珂 《清稗类钞·植物·书带草》:“书带草为常緑多年生草,叶如韭,长尺餘,柔软丛生,鲜翠可爱。”
《漢語大詞典》:孤翠
(1).指挺拔翠绿的景物。《艺文类聚》卷八七引 南朝 梁 徐摛 《冬蕉卷心赋》:“拔残心於孤翠,植晚翫於冬餘。” 唐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龙种生南岳,孤翠鬱亭亭。” 唐 刘太真 《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台》:“光含孤翠动,色与暮云寂。”
(2).指独立苍翠的山峰。 宋 苏轼 《七月五日》诗之二:“云间耸孤翠,林表浮远涨。”
《漢語大詞典》:翠瓜
甜瓜的一种。皮色翠绿。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十一:“翠瓜碧李沉玉甃,赤梨蒲萄寒露成。” 叶圣陶 《小记十篇·坐羊皮筏到雁滩》:“香瓜一类通常有黄金瓜、翠瓜,大略有些儿香味,不怎么甜。”
分類:甜瓜翠绿
《国语辞典》:碧竹  拼音:bì zhú
色泽光鲜、翠绿的竹子。如:「水湄碧竹,迎风摇曳,使人有忘尘之想。」
《漢語大詞典》:滴绿(滴緑)
形容翠绿而润泽的颜色。 朱自清 《南京》:“这里是滴绿的山环抱着,山下一片滴绿的树;那绿色真是扑到人眉宇上来。” 邹荻帆 《走向北方》诗:“穿过了滴绿的树林,与淡墨水的远山。”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收穫时节》:“滴绿的水浮莲铺满了河面,河越宽,它也越铺展得大。”
《国语辞典》:长青树(长青树)  拼音:cháng qīng shù
永远保持翠绿的树木。常用以比喻精力、事业永不衰退的人。如:「那位歌手出道二十多年仍很受欢迎,是歌坛的长青树。」
《漢語大詞典》:迭翠
1.层叠的翠绿色。指层叠的山色。
《國語辭典》:孔雀石  拼音:kǒng què shí
成分为水合碳酸铜,呈翠绿或草绿色。主要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是原生含铜矿物氧化后形成的表生矿物,炼铜的次要原料。块大色美的孔雀石可以用于琢磨各种装饰品,粉末用于制作颜料。也称为「石绿」。
《国语辞典》:松篁交翠  拼音:sōng huáng jiāo cuì
松与竹错杂相交成一片青葱翠绿。《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国语辞典》:孔雀开屏(孔雀开屏)  拼音:kǒng què kāi píng
雄性孔雀,尾有长羽,能张开成扇状,有翠绿斑纹,非常美丽,藉以吸引异性。
《国语辞典》:岚翠鲜明(岚翠鲜明)  拼音:lán cuì xiān míng
山中雾气所呈现的翠绿色,洁净明丽。《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望著隔江的山色,岚翠鲜明,那江中来往的船只,帆樯历历可数。」
《漢語大詞典》:翠茂
指草木翠绿而繁盛。南史·贼臣传·侯景:“ 吕季略 説 景 令伐此树以立三桥。始斫南面十餘株,再宿悉枿生,便长数尺。时既冬月,翠茂若春。”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则纪略:“两库之间,有槐一株。自 徽音门 南望,枝干扶疎,翠茂可爱。” 艾青 《旷野》诗:“往日翠茂的水草和荷叶,早已沉淀在水底了。”
《漢語大詞典》:绿柱玉
一名翠玉,又名祖母绿。一种透明翠绿色的绿柱石,为贵重的装饰品。参见“ 緑柱石 ”。
《國語辭典》:绿柱石(綠柱石)  拼音:lǜ zhù shí
一种宝石矿物。成分为铍、铝的矽酸盐,多产于花冈岩及云母岩中。结晶成长柱状,质脆而硬,有玻璃光泽,呈黄绿、淡黄色,其中以祖母绿最珍贵。也称为「绿宝石」、「绿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