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选译(選譯)
选择整体中的一部分加以翻译。 郑观应 《与陈次亮部郎书》:“宜开日报馆,设藏书楼并选译东西洋有用之书。”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多是一些拙劣鄙野之类的东西,但也只好选译一点。”
《漢語大詞典》:象寄译鞮(象寄譯鞮)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称翻译为“象寄译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往者总署之设‘同文舘’也,生徒数百计,虽无奇材异能,足任外交,然以供象寄译鞮之职,则固绰有餘裕。”亦省称“ 象寄 ”、“ 象鞮 ”。 清 黄遵宪 《寄怀左子兴领事》:“头衔南岛蛮夷长,手笔西方象寄书。”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 梁启超 《〈适可斋记言行〉序》:“所见所闻,其象鞮之流,往往学此为衣食计,无通识,无远志。”
分類:翻译
《漢語大詞典》:信达雅(信達雅)
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语出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
《国语辞典》:机器翻译(机器翻译)  拼音:jī qì fān yì
利用电脑或翻译机,自动将一种表示法转换成另一种表示法,如将文字翻译成另一种文字,称为「机器翻译」。机器翻译多用于科技文献,因为科技方面的文章单词与多义词较少,句子语构简单,词序也较固定,故使用机器翻译比较容易。目前由于电脑的发展迅速,除了研究人员之外,一般电脑的使用者多能使用英翻中的软体,可见机器翻译已日益普及。也称为「自动翻译」。
《国语辞典》:伽玛射线(伽玛射线)  拼音:jiā mǎ shè xiàn
一种电磁波。由英语gamma ray翻译得名。波长较短,周率高,贯穿力强。通常写作γ射线。也译作「伽码射线」。
《国语辞典》:自动翻译(自动翻译)  拼音:zì dòng fān yì
利用电脑或翻译机,自动将一种表示法翻译成另一种表示法。参见「机器翻译」条。
《国语辞典》:计算机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  拼音:jì suàn jī yǔ yán xué
利用电脑研究和处理语言的学科。学术领域包括电脑翻译、索引检索、言语识别、语音合成、语义分析等。
《国语辞典》:语言翻译程式(语言翻译程式)  拼音:yǔ yán fān yì chéng shì
将高阶语言(如Fortran、C、Java、VB、Basic)翻译成计算机所能接受的机器语言的转换程式。它包含有编译器(compiler)与直译器(interpreter)二种型态。
《国语辞典》:特艺彩色(特艺彩色)  拼音:tè yì cǎi sè
商标名称。由英语Technicolor翻译得名。为一种彩色电影的摄影方式,西元一九三四年由美国人发明。为把红、蓝、绿三种颜色的照片合并成一个影片的方法。
《国语辞典》:传译员(传译员)  拼音:chuán yì yuán
从事转译、翻译的人。如:「此次大会,主办单位备有各国的传译员。」
《国语辞典》:中译(中译)  拼音:zhōng yì
中文翻译。即把别国的语言文字依其音义翻成中文。如:「外文的中译应力求信、雅、达。」
《国语辞典》:油令  拼音:yóu lìng
油圈滑油环。由英语oil ring翻译得名。一种内燃机引擎活塞环,能使机油平均括抹到汽缸内壁,减少磨损。
分类:英语翻译
《国语辞典》:仿译词(仿译词)  拼音:fǎng yì cí
翻译外国语时,不是将它的发音或形式直译,而是仿照它的意义翻译。也称为「直译词」。
《国语辞典》:法兰绒(法兰绒)  拼音:fǎ lán róng
一种柔软多绒,组织疏松的毛织品。由英语Flannel翻译得名。据说是比利时法兰德斯(Franders)的人创先纺织出来的。也译作「佛兰绒」、「佛冷绒」。旧音ㄈㄚˋ ㄌㄢˊ ㄖㄨㄥˊ fà lán róng。
《国语辞典》:翻译员(翻译员)  拼音:fān yì yuán
从事不同语言翻译工作的人员。如:「翻译员的工作必须兼顾信、达、雅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