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15,分1748页显示
上一页 245 246 247 248 249 251 252 253 254 下一页
其它辞典
刘岳(字 公泰 号 东厓 别称 刘三点 )单庚金(字 君范 号 晦溪处士 )姚云(名 云文 字 若川、圣瑞 号 江村 )孙潼发(字 帝锡、君文 号 盘峰 )尤栋(号 率斋 )左圭(字 禹锡 号 古鄮山人 )戴泰(字 见大 号 鲁齐 )曹良史(字 之才、子才 号 梅南 )李之彦(号 东谷 )李安诗(字 伯之 号 克斋 )林子方(号 竹村 )林景怡(字 德和 号 晓山 )林正(字 浩渊 号 一斋 )江心宇(字 虚白 号 天多 )汪华(字 荣夫 号 东山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239—?
【介绍】:
宋元间南康星子人,字公泰,号东厓。刘开孙。得医学家传。世祖时应聘,官太医院,时称刘三点,以其指点三下,洞知六脉受病之源。寻改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廷事辄与议。出为建昌路总管。有《东厓小稿》。
人物简介
全宋诗单庚金(一二三九~一三○五),字君范,剡(今浙江嵊县)人。度宗咸淳六年(一二七○)预两浙乡荐,以母丧不出。十年,就礼部别试见黜,随归剡源晦溪山中,自号晦溪处士。元大德九年卒,年六十七。事见《剡源文集》卷一六《单君范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元间瑞州高安人,初名云文,字若川,改字圣瑞,号江村。宋咸淳进士,初调高邮尉,仕至工刑部架阁。入元授承直郎,抚、建两路儒学提举。工词。有《江村遗稿》。
全宋诗姚云,初名云文,字圣瑞,一字若川,高安(今属江西)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调高邮县尉。官至工、刑部架阁。入元,以宋故官授抚、建两路儒学提举。事见明正德《瑞州府志》卷九、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严州桐庐人,字帝锡,一字君文,号盘峰。度宗咸淳间进士。据衢州军事判官,有廉能声。从史绳祖探研性理之学。辟御府军器所干办公事。宋亡,家毁,隐居山中,久乃归。元侍御史程钜夫求遗逸,召之,固辞不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号率斋。十岁通五经,十五岁已阅万卷。理宗景定三年进士。除山阳知县,改州教授。历秘书正字,出知广德,致仕。二子尤焘、尤照皆有文名,一时江南金石文章,皆其父子之笔。
全宋文·卷八二五九尤栋,字率斋,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尤袤从子。景定三年进士,历桐城、山阳令,寻告归。以荐补州教授,召为秘书正字,官终知广德军。二子焘、照高隐能文,一时江南金石文章,皆其父子之笔。见《万柳溪边旧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人,字禹锡,号古鄮山人。度宗咸淳间,辑丛书《百川学海》,凡十集,收书一百种。当时即经刊板,流传较广,为中国丛书刻印之始。
全宋文·卷八二八七左圭,字禹锡,号古鄮山人,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尝辑古今杂说百馀种为《百川学海》,咸淳间刊行于世,其书今存。
人物简介
全宋诗戴泰,字见大,号鲁齐,黄岩(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间为常州教授。事见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临安钱塘人,字之才,号梅南。度宗咸淳时故老,入元不仕,与方回、周密游。有《咸淳诗摘》、《梅南诗摘》及《故宫词》,总称《诗词三摘》。
全宋诗曹良史,字子才,号梅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咸淳诗摘》、《梅南诗摘》、《镂冰词摘》,合称“诗词三摘”,已佚。事见《桐江集》卷四《跋曹之才诗词三摘》。
元诗纪事良史字之才,号梅南,钱塘人。咸淳故老,与周草窗游。有诗词三摘。
俞宗大序云:曹君故宫词十九首,与夫拜景灵、游湖曲、登北城,悼今思古,所谓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忠厚而悱恻者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号东谷。曾游湖海五十年,为老塾师。度宗咸淳中,撰《东谷所见》,多愤世嫉俗语。
全宋文·卷八二四一李之彦,号东谷,宋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著有《东谷所见》一卷(存)。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二○九李安诗,字伯之,号克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理宗、度宗时在世。见《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林景怡,字德和,号晓山,平阳(今属浙江)人。景熙兄。度宗咸淳初主本县学。事见《天地间集》、民国《平阳县志》卷三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平阳人,字浩渊,号一斋。精通《易》、《诗》。宋亡不仕,隐居五峰山。有《渔隐集》。
全宋诗林正,字浩渊,号一斋,平阳(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末国子祭酒陈懋钦荐之,不赴。入元,隐居五峰,与遗民故老多有往来。有《渔隐集》,已佚。事见民国《平阳县志》卷三五。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江心宇,字虚白,号天多,婺源(今属江西)人。度宗咸淳间著《杜诗章旨》六卷。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七七。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元祁门人,字荣夫,号东山。汪相族弟。与相皆从饶鲁学,与中书右丞燕公楠为同门友,至元初,公楠将荐于朝,固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