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15,分1748页显示 上一页 258 259 260 261 262 264 265 266 267 下一页
释祖訚(号 悦堂 )
韩公麟(字 国瑞 号 雪谷 )
同恕(字 宽甫 号 矩庵 文贞 )
朱日新(号 中斋 杨 )
李之绍(字 伯宗 号 果斋 )
赵孟頫(字 子昂 号 松雪道人 文敏 魏国公 )
释善来(号 石门 )
马端临(字 贵与 号 竹洲 )
徐瑞(字 山玉 号 松巢 )
李孟(字 道复 号 秋谷 文忠 秦国公、韩国公、魏国公 )
陈义高(字 宜文 号 秋岩 )
陈纪(字 景元 号 淡轩、淡交 )
僧圆至( 姚 字 天隐 号 牧潜 别称 文佛 )
冯澄(字 澄翁 号 来清 )
其它辞典(续上)
王国杰(字 俊甫、俊卿 号 北山 )释祖訚(号 悦堂 )
韩公麟(字 国瑞 号 雪谷 )
同恕(字 宽甫 号 矩庵 文贞 )
朱日新(号 中斋 杨 )
李之绍(字 伯宗 号 果斋 )
赵孟頫(字 子昂 号 松雪道人 文敏 魏国公 )
释善来(号 石门 )
马端临(字 贵与 号 竹洲 )
徐瑞(字 山玉 号 松巢 )
李孟(字 道复 号 秋谷 文忠 秦国公、韩国公、魏国公 )
陈义高(字 宜文 号 秋岩 )
陈纪(字 景元 号 淡轩、淡交 )
僧圆至( 姚 字 天隐 号 牧潜 别称 文佛 )
冯澄(字 澄翁 号 来清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3—1300 【介绍】: 元建康人,字俊甫,一字俊卿,号北山。元初历官建康路学正、溧水县学教谕、徽州紫阳书院山长。成宗大德三年调柳州教授。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八
禅师祖訚者。南康人也。号悦堂。宋端平改元。生于周氏。连眉秀目。神气夺人。年十二闻钟声。嗒然自失。即厌家居。乃辞亲。求出世法。辙受业于嘉瑞沙门。日阅大乘经论。夜则禅坐。或枯立终宵。栖贤法师。诱訚入讲筵。訚曰。讲经能了生死否。曰。代扬佛化。广利群生。况自了乎。訚曰。谁是群生者。法师骇叹曰。沙弥再来人也。訚于是倍加精进。因阅华严入法界品。有所省发。乃受具足戒。东游蒋山。见别山智语在智传中。智尝称曰。訚江西气品。它日有过人处。虽然也是六月梅花。且指见断桥。断桥殁。别参介石朋禅师。朋曰。道者何来。对曰。长桥分野岸。一棹举湖心。曰。空山云面合何处觅形踪。对曰。一声金磬动。独露万机前。曰。先贤无字语。不妨速道看。訚拟对。朋便打。自此服勤于朋。见朋不敢仰视。一日朋忽召訚阇黎。訚趋诺。朋曰。赵州庭柏话。作么生会。拟进语。朋击曰。何不道黄鹤楼前鹦鹉洲。訚深契妙旨。乃西还隐庐山。会东岩日住圆通。诸山以晚辈藐日话不行。訚故移杖就访。值上堂。訚出大展。然后进问曰。如何是佛。日曰。仁者问佛那。曰。实是某甲疑处。日呵呵大笑。訚喝。日便打。日寻知。訚乃设特位尊之。訚谦就半座。凡遇大参入室。必展拜益重其礼。或窃笑其迂。日怒责曰。无我之风。杳不闻矣。非果地至人。难以至此。汝辈敢忽之耶。是以圆通法席之兴。多訚力也。九江钱刺史以西林聘訚。说法庐山。宿衲多起。就炉韛。尝勘僧曰。微尘诸佛在汝舌上。三藏圣教在汝脚底。何不瞥地去。僧罔措。訚便喝。又勘一僧曰。释迦弥勒是它奴。它是阿谁。拟对便打。又问。新到何处来。对曰。闽中。曰。彼中佛法如何住持。对曰。饥餐困眠。曰错。僧曰。未审此间如何住持。訚拂袖归寝室。至于移开先。迁东林。众满五百人。宗廓人室。訚曰。溪声尽是广长舌。且道说的是何法。廓大悟。訚乃以布衲授之。有僧进曰。明眼英灵满师座下。未见肯可。今以大法顿授初参。可乎否耶。訚展掌曰。会么。僧默然。訚曰。将谓山僧多少奇特。元贞初。赐通慧禅师号。并紫法衣。大德间。补灵隐。年七十五。说偈而殁。其偈曰。缘会而来。缘散而去。撞倒须弥。虚空独露。宗廓继席东林。闻讣亦说偈殁。廓号无外。首住云居。以自强著节志士仰之。 赞曰。余简介石朋公之语。不多得矣。独见其因。行掉臂间。遂使悦堂廉纤脱尽。信哉鱼肠匕首。立可毙人。宗廓之嗣悦堂也。颠末一致。可谓肖子区区。蜾负。而祝似我者。何足道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3—1319 【介绍】: 元真定人,字国瑞,号雪谷。父精医,公麟世其业。世祖时以荐为尚医。成宗即位,为承直郎,迁太医院副使,进佥书太医院事。仁宗时权臣专权,移病家居,除淮安路总管,不赴。官至昭文馆大学士、太医院使。善养生学。喜画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4—1331 【介绍】: 元奉元路人,字宽甫,号矩庵。同继先子。年十三,以《书经》魁乡校。领奉元鲁斋书院山长,来学者千数。泰定帝时,拜集贤侍读学士,以老疾辞。卒谥文贞。有《矩庵集》。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宽甫,奉元人。中乡校魁选仕至太子左赞善卒赠翰林直学士谥文贞有矩庵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号中斋,本姓杨。朱清养子。世祖至元间官海运千户。成宗元贞元年任婺州路总管,有政绩。清得罪后解官,寓居嘉定以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4—1326 【介绍】: 元东平平阴人,字伯宗,号果斋。李谦弟子。世祖至元末,以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世祖实录》。历翰林待制、国子祭酒,夙夜孳孳,惟以教育人材为心。官至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告老归。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伯宗,号果斋,东平平阴人。以荐应奉翰林,累官国子祭酒,历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4—1322 【介绍】: 元湖州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聪敏,为文操笔立就。以父荫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帝欲使与闻中书政事,固辞。每见,必语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敏。诗文清邃奇逸,书法兼工篆、隶、行草,自成一家。绘画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马、花鸟。有《松雪斋文集》。元诗选
孟頫,字子昂,宋秦王德芳之后。五世祖秀王子称实生孝宗。赐第于湖州,故孟頫为湖州人。年十四,以父荫补官。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学,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以孟頫入见。神彩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顾之喜,欲大用之。议者不可,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出同知济南总管府,历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延祐中,累拜翰林学士承旨,得请归,至治初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谥文敏。子昂以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四方万里重购其诗文者,所至车马填咽。自号松雪道人,有《松雪斋集》。史称其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戴帅初谓其古诗沈涵鲍谢,自馀诸作,犹傲睨高适、李翱间。仁宗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子昂比唐李太白、宋苏子瞻云。虞雍公伯生尝以诗诣子昂,有「山连阁道晨留辇,野散周庐夜属櫜」之句。子昂曰:「若改山为天,野为星,则尤美矣。」伯生心服之。故有元之盛,称虞、赵、杨、范、揭焉。子昂以宋王孙仕元为显官,其从兄子固耻之,闭门不肯与见。子昂之没也,宋逸士子虚题其诗卷曰:「文在玉堂多焕烂,泪经铜狄一滂沱。原陵禾黍悲丰镐,人物风流继永和。」亦深惜之词也。子雍、奕,并以书画知名。词学图录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宗室。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四朝,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以书画著称,画名尤著,开有元一代画风。有《松雪斋文集》,词在集中。又有《巫山一段云》十二首分咏巫山十二峰者,见《花草粹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善来,号石门,象山樊氏子。亦得法大川济,常作《剪刀颂》曰:“浑钢打就冷光浮,两刃交锋未肯休。直截当机为人处,何曾动著一丝头。”至元十七年主雪窦,二十五年四月大火,惟涅槃堂存,善来复之,三年而成。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4—1324 【介绍】: 元饶州路鄱阳人,字山玉,号松巢。仁宗延祐中任鄱阳县书院山长。有《松巢漫稿》。全宋诗
徐瑞(一二五五~一三二五)(生年为理宗宝祐二年十二月),字山玉,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以经明行修推为本邑书院山长。未几归隐于家,巢居松下,自号松巢。卒年七十一。今《鄱阳五家集》中存有《松巢漫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徐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本为底本,参校民国胡思敬《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1321 【介绍】: 元潞州上党人,徙汉中,字道复,号秋谷。七岁能文,博学强记,通贯经史。世祖时累荐不就。成宗大德初,侍仁宗于宫中,日陈善言正道,多所进益。武宗之立,孟有策画功。仁宗嗣立,拜中书平章政事,力以国事为己任。以宋儒及许衡从祀孔庙,行科举取士之制。英宗即位,为铁木迭儿诬谤,降授侍讲学士。孟宇量闳廓,材略过人,三入中书,民间利益,知无不言,士无贵贱,贤者进拔。为文有奇气。卒谥文忠。有《秋谷集》。元诗选
孟字道复,上党人,徙居汉中。至元中至京师,裕宗召见东宫,不及用。成宗立,荐为太子师傅。大德初,武宗抚军北方,仁宗留宫中,日陈善言正道,多所进益。又从仁宗侍昭献元圣皇后降居怀州,四年诚节如一。成宗崩,安西王阿难答谋逆,力劝仁宗奉太后还都,收首谋及同恶者,奉御玺北迎武宗,及事定逃去,不知所之。武宗即位,仁宗为皇太子。追叙其功,特授中书平章政事、集贤大学士、同知枢密院事。仁宗立,真拜中书平章政事,赐爵秦国公。皇庆元年,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延祐元年,改封韩国公。七年仁宗崩,英宗初立,为丞相铁木迭儿所诬,尽前后封拜制命,降授集贤侍讲学士。至治元年卒,年六十七。诏复元官,赠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进封魏国公,谥文忠。韩公才气跌宕,落笔纵横,诗尤清壮丽逸。仁宗尝亲授国公印章,召绘工惟肖其形,赐号秋谷,命集贤大学士王颙大书之,手刻为扁而署其上,又侧注曰:大德三年四月吉日,为山人李道复制。因自号所著曰《秋谷集》。元初因仍吏治,士气奄奄仅属。韩公侍仁宗潜邸,日夕启沃,谓儒可与守成。迨延祐当国,即议行贡举,其后如泰白野、余忠宣、李浔阳诸公,立节疆场,垂名竹帛,皆出自左右两榜。元朝尊贤养士之报,于今为烈,揆厥由来,皆韩公主行科举之力也。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纪(一二五五~?),字景元,号淡轩,东莞(今属广东)人。庚弟。弱冠领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四)乡荐(民国《东莞县志》卷八七郭应本《越吟斐稿序》)。次年登进士第。宋亡,隐居不仕。有诗词集《越吟斐稿》及《秋江款乃》,皆佚。事见《广州人物传》卷九《陈庚传》附、《宋东莞遗民录》卷下补遗《陈氏族谱》。今录诗二十六首。全粤诗·卷四九
陈纪(一二五五 — ?),字景元,号淡交,一号淡轩。东莞人。陈应辰之裔孙,陈庚之弟。宋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以《周礼》中乡举,次年成特奏名进士。官至通直郎。宋亡不仕,与兄退隐家居,以赋咏自娱,时与赵必𤩪、赵时清等宋遗民唱和。纪工小词,有周邦彦、康与之风韵。有《越斐吟稿》、《秋江欸乃》,皆佚。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八、明张二果崇祯十二年《东莞县志》卷五,皆以纪与其兄庚合传。今从张其淦《东莞诗录》辑得诗二十六首,参校清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卷下《陈纪传》附诗及《诗文补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6—1298 【介绍】: 元僧。瑞州高安人,字天隐,号牧潜。俗姓姚。少习举子业,后出家为僧。至元以来,遍历荆襄吴越。好读书,工古文,诗尤清婉。有《牧潜集》等。元诗选
圆至,字天隐,别号牧潜,高安姚氏子。少习举子业,去为浮屠,得法于仰山钦禅师,驻锡建昌之能仁。所著有《筠溪牧潜集》,方虚谷为之序,天目洪乔祖题其后曰:天隐远权要,避名誉,遍历荆、襄、吴、越,积览观之富,益静定之光,二三千言,经目辄记,故其为文赡以奥。其诗虽所存不多,而风骨自见。如《送才上人往湖南》云:「竹枯湘泪尽,花发楚魂香。」《富塘》云:「亦供贫者乐,独以富为名。」《寄志胜上人》云:「瘴月人南去,花时雁北飞。」《弘秀集》中,不多得也。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圆至。字天隐。高安姚氏子。季父勉。父文。叔兄云。皆中显科。为宋名臣。师按窥世相。深有所感悟于中。以咸淳甲戌出家。依仰山慧朗禅师钦公脱发。时年十九。务静退寡交识。怡然以道味自尚。喜为文章志弘护。非衒饰知见以自售也。故其文日益进。其曰吾圣人。自称文佛。盖以存其道于无穷。非文莫能。曰经曰论。皆是物也。惟震旦诸师。欲抚中下之质。乃皆以天纵上智。示为椎朴少文。与愚者同事。乃圣人冥权。非真然也。愚者诱于其迹。直谓圣人道妙。可以鄙俚凡近躐。至薄经论为浅教。斥文字为异端。岂不惑哉。其论吾宗文。独许嵩明教一人。其融会超了知见。扶宗匡道之心。居然可思矣。至元元贞间。住建昌能仁寺。说法一禀于钦。不两年弃去。师行止不恒。所居斯其最久耳。大德二年戊戌。卒于庐山。年四十三。惜无修期以究其道之所归。化之所及。为可哀耳。有文集一卷。吴门碛砂魁上人所藏。以示紫阳方虚谷。读而醉心。叙其首。刻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冯澄,字澄翁,号来清,义乌(今属浙江)人。宋亡,吴渭居吴溪立月泉吟社,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徵赋春日田园杂兴诗,限五七言律体,延方凤、谢翱、吴思齐评选揭榜。澄为第二名,署名司马澄翁。事见《月泉吟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