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217,分1748页显示  上一页  260  261  262  263  264  266  267  268  269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庄肃(恭叔 蓼塘 )
张康(汝安 明远 )
戚绍(贞孝先生 )
方一夔(夔、一夔 时佐 知非子 世称 富山先生 )
汤仲友(别称 汤仲元 端夫、损之 西楼 )
王希旦(葵初 )
王正真(承之 竹斋、筠溪 )
申屠致远(大用 忍斋 墨庄 )
苏寿元(仁仲 北溪 伯鸾 )
赵时远(无近、无逸 渐磐野老 )
释如照(元明 寂室 )
陆垕(仁重 义斋 庄简 )
陈恕可(行之、如心 宛委居士 骙 )
陈焕(诗可 巏山 )
黄庚(星甫 天台山人 )
庄肃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时松江上海人,字恭叔,号蓼塘。宋末为秘书小史,宋亡,弃官浪迹海上。嗜蓄书,收藏至数万卷,且多手抄者。经史子集、山经地志,医卜方伎,稗官小说,无所不具。顺帝至正间修宋辽金三史,诏求遗书,危素购于其家,得五百卷。
张康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潭州湘潭人,字汝安,号明远。精术数之学。宋亡,隐衡山。世祖召授著作佐郎,以内嫔松夫人妻之,礼遇特厚。曾借星象言不宜侵日本。累官至秘书监丞,年六十五卒。
戚绍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婺州人。戚如琥孙。宋末知袁州。入元隐居不仕。同志之士号为贞孝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元诗选
夔,一名一夔,字时佐,淳安人。生于宋季,尝从何潜斋游,究心义理之学。攻举子业,不利于有司。退隐富山之麓,扁其堂曰「绿猗」,授徒讲学其间,自号知非子,学者称富山先生。所著有《富山懒稿》。曾孙宗大编次,五世孙文杰刻之。明正统间,同邑周瑄为之序,谓其文词声容雅淡,不为体裁音节之所拘。商素庵曰:「富山诗纡馀浑厚,弗事雕刻,亦足以观先生冲雅之操矣。」今其集中所载《闵忠》诗云:「自郑有谋归华氏,舍湘无地托王琳。」谓文文山也。《诛奸》云:「尔身不恤无埋地,此耻奚容更戴天。」谓贾似道也。其忠义之感,凛然言外。他如:「春盘脆响供雷笋,夜焙芳鲜摘露芽。」「蚕老任眠催作茧,燕来新乳贺成家。」「画角吹残低戍火,暮鸦衡断远村烟。」「滴愁细雨惊秋暮,照睡青灯伴夜阑。」「月鹊自惊翻舞影,露蛩相吊洗啼痕。」亦多雅秀之句也。
全宋诗
方一夔,一作方夔,字时佐,号知非子,淳安(今属浙江)人。尝从何梦桂学,累举不第,后以荐为严州教授。宋亡,筑室富山之麓,授徒讲学,学者称富山先生。有《富山懒稿》三十卷,已佚,五世孙文杰辑为《富山遗稿》。事见本集卷首明商辂序,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七有传。 方一夔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旧抄《方时佐先生富山懒藁》十九卷(简称旧抄本,有清丁丙跋,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汤仲元。宋元间平江人,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号西楼。淹贯经史,气韵高逸。学诗于周弼。宋亡,浪迹湖海。有《壮游诗集》。
全宋诗
汤仲友,号西楼,初名益,以字行,后更字端夫,一字损之(《浩然斋雅谈》卷中),吴(今江苏苏州)人。学诗于周弼。有《北游诗集》,已佚。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七八。今录诗六首。
元诗纪事
仲友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吴郡人。宋亡,浪迹湖海,自号西楼。有壮游诗集。
王希旦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德兴人,号葵初。入元隐居不仕。师事余𦬊舒,与余仲敬为同门友。著《易通解》、《尚书通解》等。
全宋诗
王希旦,字葵初,德兴(今属江西)人。师事邑人余季芳,与其子芑舒相切磋。入元,屡聘不就。事见清康熙《德兴县志》卷一○、《宋季忠义录》卷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末元初杭州人,字承之,原名缵,号竹斋,又号筠溪。工画山水墨竹,师毛勿斋。以宋内侍奉谢后北觐,受命佩虎符。后为道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8 【介绍】: 元东平寿张人,本居汴,金末东迁,字大用,号忍斋。蒙哥汗时,忽必烈南下攻宋,以荐为经略司知事。至元十年,授太常太祝。宋亡后,为杭州安抚司经历。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按部湖广,为陈天祥辨诬,使桑哥为之气沮。又劾权臣卢世荣等不法事。成宗时,终官佥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事。聚书万卷,名墨庄。有《忍斋行稿》、《释奠通礼》、《集验方》等。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大用,其先汴人。徙寿张累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待制不赴大德中佥淮西江北道廉访司事有忍斋行藁四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福州福安人,字仁仲,号北溪。九岁能属文。弱冠游太学,以文名。宋亡,隐居建阳。时太学生至京师者皆授郡博士。或劝之出,不听,以《春秋》、《四书》教学者。有《春秋经世》、《春秋大旨》。
全宋诗
苏寿元,字仁仲,小字伯鸾,号北溪,福安(今属福建)人。弱冠入太学,宋亡,隐于建阳之唐石,著书授徒以终。事见《元风雅》卷二七。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居平江吴江,字无近,一作无逸,号渐磐野老。善画工诗。
全宋诗
赵时远,字无近,一作无逸,号渐磐野老,吴江(今属江苏)人。魏王廷美九世孙(《宋诗纪事补遗》卷九三)。与孙锐(颖叔)有唱和。事见《松陵诗徵前编》卷一。今录诗五首。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无逸,吴江人。自号渐磐野老。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如照,字元明,一号寂室,出晋江蔡氏。初从袒膊院道符出家,符业白良,苦照化之,更尝世难,不一变志。元至元二十年,祝发,受具。再踰年,而合刹议定开元、袒膊并为一家,延妙恩开山,照实左右之。已而辞去,负簦游方,咨访甚力,天慧内发,深有所悟。尝典客雪峰,刺血书《法华经》。及归故业,复血书《华严》、《楞严》。恩益礼之,及恩迁化,契祖继席,命之知藏。未几,出主安溪泰山岩,不数月,归者如市,百废具兴。大德延祐八年,祖命还山,已有付属意,及祖寂,宣政命照补其处。照不宿怨,无亲疏卑尊,一遇以诚,而延接四方,亹亹若不及,其说明白严正,大厌服人。佛成道日,上堂曰:“雪满于山,星回于天。一见便见,更待六年。瞿昙瞿昙,无端引得众生起颠倒,东土望西天。”又曰:“雪窖生埋幸可怜,六年曾不动机缄。眼皮爆绽三更后,明破星儿即不堪。”道誉上闻,锡“佛果弘觉”之号。至顺二年四月十七日,无疾而化。年七十有四,脑四十有九。阇维,藏灵骨于故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8—1307 【介绍】: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仁重,号义斋。幼以孝友闻。元世祖至元中,元军南下。率乡人见伯颜,论议有合,元兵遂不涉其境。伯颜奏授同知徽州路总管府事,以廉能称。升浙西廉访使,所至黜赃吏,洗冤狱。卒谥庄简。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大德中,任广东道肃政廉访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8—1339 【介绍】: 宋光州固始人,字行之,自号宛委居士。以荫补将仕郎。度宗咸淳十年中铨试,授迪功郎、泗州虹县主簿。以吴县尹致仕。工诗文,风格淳正近古。亦善小篆。
陈如心墓志铭
公讳恕可,字行之,一字如心,惟陈氏由颖川居光州之固始,五代间有讳檄者,避地闽中,仕闽为太尉,子孙散处它郡,宋开宝初,讳春者从温州迁台州,春与古灵先生襄皆太尉后。绍兴中公之高祖忠简公始自台来会稽居焉。忠简讳骙,仕至知枢密院事,曾祖讳愿孙,监西京中岳庙,赠金紫光禄大夫。祖讳绮,尚书户部侍郎,以宣奉大夫宝章阁待制致仕。考讳绍荀,奉直大夫、知英德军府事。妣李氏,封宜人,参政庄简公光之孙女也。
陈焕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丰城人,字诗可,号巏山。博学和易。宋季黄谦父重其人,为筑馆居之,两与乡漕荐。入元,隐居巏山不仕。有《易传宗》、《书传通》、《诗传微》、《礼记释》、《四书补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天台人,字星甫,尝于越中诗社,试《枕易》题,推为第一名。其诗风致清远,用意推敲,不愧骚坛领袖。有《月屋漫稿》。
元诗选
庚字星甫,天台人。所著有《月屋漫稿》。其自序曰:「仆龆龀时习举子业,何暇为诗。自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凡平生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若醯鸡之出瓮天,坎蛙之出蹄涔而游江湖也。」今观其句法,如《幽居》云:「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别山阴诸友》云:「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夏夜小酌》云:「分茶醒酒客,添烛了残棋。」《观渔》云:「鸣榔舟叶聚,撒网浪花圆。」《病中》云:「气味如僧淡,形容似鹤癯。」《兰亭会饮》云:「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寄毛素轩》云:「清夜梦分千里月,同乡人各一方天。」《灯花》云:「自喜结根依小草,不愁飞片落苍苔。」《偶题》云:「细柳雨中垂绿重,残花风里乱红轻。」《清明》云:「浸花窗下分红影,插柳檐前借绿阴。」《杂咏》云:「L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风月满怀诗可写。雪霜侵鬓镜先知。」类皆风致清远,用意推敲。星甫尝于越中诗社试《枕易》诗,推第一,名盛于词场。当是时,江南初定,遗民故老,无所寄兴,往往发之于吟咏间。时际宴安,禁网疏阔,骚坛树帜,奔走争先,蔚为一代文章之盛。其所由来者远矣!
全宋诗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讹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钦定四库全书·月屋漫稿·提要
(臣)等谨案:月屋漫稿一卷,元黄庚撰。庚字星甫,天台人。生于宋末,入元不仕。后来选诗者以其为宋遗民,并载入宋诗中。然观其集首自序,乃泰定丁夘所作。时元统一海内已五十七年,不得仍系之宋人。今故仍题作元人,从浙江通志、文苑传例也。庚尝客山阴王英孙家,试越中诗,社枕易题,庚为第一,考官乃李侍郎。今评语与原诗并在集中。盖为当时推重若此。其诗尚沿时习。体格不免卑弱,而刻露处亦时见新警。如五言之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鸣榔舟叶聚,撒网浪花圆诸句。七言之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细柳雨中垂绿重,残花风里乱红轻。清夜梦分千里月,故乡人各一方天。风月满怀诗可写,雪霜侵鬓镜先知诸句,类皆风致婉约,翛然自远,犹不失为具体焉。乾隆四十四年七月恭校上。
月屋漫稿·原序
唐以诗为科目,诗莫盛于唐,而诗之弊至唐而极。宋以文为科目,文莫盛于宋,而文之弊至宋而极。甚矣诗与文之极其弊,而难于其起弊也。自有虞明良之赓歌,已非太古忘言之天矣。三代以还,虽王者之迹熄,而世独近古,其播于声诗,发为辞令,形于规谏讽刺者,皆所以纪一时之实,岂好为是虚言哉?国以诗文立科目,非世道之幸。士以诗文应科目,又岂人心之幸,宜古道之滋不可挽也。呜呼!自孔子删定系作以来,诗书、易、春秋之文仅存,而其道则泯矣。以言乎诗,自三百篇讫于战国,诗之脉几绝,而骚续之,故骚有功于诗,骚之下有选,由选而至于唐,惟杜少陵为备,以言乎文。获麟绝笔之馀,诸子百家猬兴蜂起,不有孟子之书,圣人之道晦矣。故孟子功不在禹下。至若荀扬之簧鼓圣言,班马之户牖古史,历三国六朝隋唐之世,斯文微如一发,而韩昌黎力挽古学,沿唐而宋,则欧阳出焉。呜呼!盛者乃所以为衰也。然诗盛于唐,唐之诗脉自杜少陵而降,诗以科目,而弊极于五代之陋。文盛于宋,宋之文脉自欧阳诸公而降,文以科目,而弊极于南渡之末年。以科目而为诗,则穷于诗,以科目而为文,则穷于文矣。良可叹哉。仆自龆龀时读父书,承师训,惟知习举子业,何暇为推敲之诗,作閒散之文哉。自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凡平生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文。且历考古人沿袭之流弊,脱然若醯鸡之出瓮天,坎蛙之蹄涔而游江湖也。遂得率意为之,惟吟咏情性,讲明礼义,辞达而已,工拙何暇计也。于是裒集所作诗文,缮写成编,命之曰漫稿,以为他日覆瓿之资。若曰复古道,起文弊,则有今之韩、杜在。天台山人黄庚星甫氏序。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星甫,天台人。有《月屋漫稿》。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星甫,天台人。有《月屋漫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