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114,分1875页显示  上一页  284  285  286  287  288  290  291  292  29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刘砺(用之 在轩 )
史松老
方恬(元养、仲退、养元 鉴轩、师古 )
李知先(元象 双钟处士 )
林宪(景思 雪巢 )
范端臣(元卿 世称 蒙斋先生 蒙斋 )
郑兴(德与 无碍居士 )
释慧询(谋道 月堂 )
钱文(文叔 恕斋 )
陆九渊(子静 象山翁、存斋 世称 象山先生 文安 )
陈骏(敏仲 仁斋 )
黄钟( 器之 定斋 )
刘迎(无党 无净居士、无诤居士、山林长语 )
吴镒(仲权 敬斋 )
喻樗(子才、子材 湍石、玉泉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长乐人,字用之,号在轩。刘砥弟。举童子科。后受学于朱熹,与黄干友善。及禁道学,志尚愈笃。蔡元定编置道州,砺与其兄馈赠甚厚。卒年四十七。
全宋诗
刘砺,字用之,号在轩,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乾道间与其兄砥俱中童子科。后同受学于朱熹。与黄干友善。卒年四十七。事见《宋元学案》卷六九、《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
史松老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六七一
史松老,乾道时人,曾任隆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疑与史崧同为一人,松老或为字号。因无实据,姑作二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字元养,一字仲退,号鉴轩。试礼部第一,教授荆门。周必大、李焘、程大昌交荐之,授太平州教官,除太学博士。学问贯通经史。所作《正论》、《机策》十余篇,多讥切时弊。
全宋诗
方恬,字养元,一字仲退,号鉴轩,歙县(今属安徽)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荆门军教授。丁母忧服除,授太平州教授。卒,年三十七。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八。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六一六二
方恬,字元养,一字仲退,号鉴轩,又号师古,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道五年试礼部第一,教授荆门。周必大、李焘、程大昌交荐,授太平州教官,除太学博士。其学贯穿经史,务为可用。有论传世。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一七,《宋历科状元录》卷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一。
李知先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六
李知先,字元象,祖籍陇西,号双钟处士。乾道初在世。尝撰《活人书括》四卷(存)。见《宋以前医籍考》第六三四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平江府吴兴人,字景思,号雪巢。孝宗乾道间中特科,监南岳庙。工诗,参政贺子忱爱其才,以孙女妻之,因寓居天台。有《雪巢小集》。
全宋诗
林宪,字景思,号雪巢,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曾中特科,监西岳庙(《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后弃官随妻祖贺允中寓居天台(今属浙江)。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为友,以诗名。有《雪巢小集》,已佚。事见《梁溪遗稿》卷二《雪巢记》《雪巢小集序》、《诚斋集》卷八一《雪巢小集后序》、《攻愧集》卷五二《雪巢诗集序》,《宋史翼》卷三六有传。 林宪诗,据《天台别集别编》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兰溪人,字元卿。范浚从子。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工诗,善篆楷草隶书,学者称蒙斋先生。有《蒙斋集》。
全宋诗
范端臣,字元卿,号蒙斋,兰溪(今属浙江)人。浚从子,受学于浚。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为秘书省正字。三年,迁校书郎。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以礼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五年,擢起居舍人。有《蒙斋集》(《宋元学案》卷四五),已佚。今《范香溪先生文集》附有《范蒙斋先生遗文》一卷。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金华先民传》卷七有传。 范端臣诗,以《四部丛刊·范香溪先生文集》附《范蒙斋先生遗文》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四九五六
范端臣,字元卿,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浚从子。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乾道中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淳熙中,以礼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寻除军器监,迁起居舍人,至中书舍人。文词典雅,尤工于诗;篆楷草隶,亦造其妙。学者称蒙斋先生。有诗集三卷,文集二十馀卷,久佚,惟明人辑得遗文数篇附于《香溪集》后。见《南宋馆阁录》卷八,《金华先民传》卷七。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四
郑兴,字德与,号无碍居士,乾道中人。
释慧询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慧询。字谋道。号月堂。其先永嘉陈氏。寓居四明昌国之胊山。母梦异僧而娠。八岁出家祖印院。初授法华。数遍即能成诵。尝归省。祖母谕之曰。汝已去家。当学吾州忠佛子。初谒南湖澄炤。以卓立称至东掖。有忌之者群噪之。师曰。佛法大义。有疑即问。何必见嫉。即往依圆辩。闻性恶即具之旨。名体不转之妙。一家圆顿。深有悟入。绍兴末。出主法昌。迁净名普和。尝持钵海岸遇盗。师正色曰。汝辈。所欲者财耳。尽与之。因谕以善恶业报。盗为感动。归物悔过而去。净名无徒。每对海山。为鬼神讲维摩经。屡感神应。乾道五年。迁主南湖。负笈之士。自远而至。几莫能容。丞相魏𣏌。与师为道契。尝问世间相常住之旨。师曰。得非以四时代谢为疑乎。曰然。师曰。穷过去。极未来。虽有代谢。而此理常住。淳熙六年冬。忽告众示疾。慰问者群至。见门学则勉其进德。士官则嘱其护法。闻者悚然。趺坐泊然而化。众以历代窆全身。唯剃发以酬师志。逾月视其发。舍利可掬。师坐必端直。行不傍视。虽静处密室。必披袈裟讲说。不事著述。学者。多于听次笔记之。禅课有常。未尝以事废制。学者未二十夏。不许出世。躁进之风。为之一戢。 系曰。月堂传道。直欲追配古人。非徒塞责。每曰。以语之相似而證其言。以资之善记而驾其说。皆非所以说法也。惟自悟心宗。而宣演之。庶得祖师之传。吾求悟门切。勿自画。习台人大病处。数语道尽。月堂知本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嘉兴崇德人,字文叔,号恕斋。吴越王钱镠后裔。孝宗乾道进士。历当涂尉、万载令。以赵汝愚荐,知循州。施政和乐简易,兴学校,重风俗,而自奉极薄。
全宋诗
钱文,字文叔,号恕斋,崇德(今浙江桐乡西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当涂尉,知万载县。以赵汝愚荐知循州。事见明万历《崇德县志》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9—1193 【介绍】: 宋抚州金溪人,字子静,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九思弟。孝宗乾道八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少闻靖康间事,感慨金军侵辱,即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曾轮对陈五事,为给事中王信所驳,遂还乡讲学。光宗时,知荆门军,创修军城,以固边防,甚有政绩。卒谥文安。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与熹通信论难,并会于鹅湖辩论。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有《象山先生全集》。
全宋诗
陆九渊(一一三九~一一九三),字子静,号存斋、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金溪(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授隆兴府靖安县主簿,未上,丁继母忧。六年,服除,改授建宁府崇安县主簿。九年,除国子正。十年冬,迁敕令所删定官。十三年,除将作监丞,为言者疏驳,还乡,讲学贵溪象山精舍。曾与朱熹会讲鹅湖,论多不合,理学自此分朱陆二家。光宗即位,知荆门军。绍熙三年十二月卒,年五十四。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赐谥文安。有《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语录四卷。其中诗一卷。事见《象山全集》卷三三《象山先生行状》、清杨希闵编《陆文安公年谱》,《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陆九渊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三《象山先生集》(简称小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陆九渊(1139—1192) 字子静,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谥文安。抚州金溪人。南宋教育家、理学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乾道八年进士。在京师,"士争从之游,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屡满,耆老扶杖观听"。 与朱熹 "所学多不合",曾在鹅湖就 "理"与"气"大辩论,而友谊极厚,书信往来,论辩不已。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以为治学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能诗。《陆九渊集》中录存诗作一卷23首,有《象山先生全集》36卷。
全宋文·卷六一二七
陆九渊(一一三九——一一九二),字子静,号象山翁,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乾道八年登进士第,淳熙元年授迪功郎、隆兴府靖安县主簿。丁母忧,服阕,调崇安县主簿。九年,以侍从荐,除国子正。迁敕令所删定官,转宣义郎,除将作监丞。后省疏驳,主管台州崇道观。开门授徒,从容讲道,环坐率一二百人,学者称象山先生。光宗即位,除知荆门军。通下情,断狱讼,严保伍,修城壁,人情晏然,郡中恬若无事,诸司交章论荐。绍熙三年冬十一月卒,年五十四。谥文安。九渊论学,主简易直捷,开心学之派。尝与朱熹会讲鹅湖,论辩多不合。朱以「道问学」为主,陆以「尊德性」为宗,理学遂有朱、陆二派。见杨简《象山先生行状》(《慈湖遗书》卷五),《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宁德人,字敏仲,号仁斋。孝宗乾道间进士。官大冶丞。师事朱熹。有《论语孟子笔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钟。宋兴化人,字器之,号定斋。孝宗乾道五年进士。待次德化尉。讲学授徒,里人服其教。调漳州录事参军,归卒。有《周礼集解》、《荀扬续注》、《杜诗注释》、《史要》等。
全宋诗
黄钟,字器之,号定斋,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德化县尉,迁漳州录事参军。明嘉靖《仙游县志》卷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0 【介绍】: 金东莱人,字无党,号无净居士。世宗大定十四年进士。除豳王府记室,改太子司经。有《山林长语》。
中州集
迎,字无党,东莱人。初以荫试部掾,大定十三年,用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明年,登进士第,除豳王府记室,改太子司经,显宗特亲重之。二十年,从驾凉陉,以疾卒。章宗即位,录旧学之劳,赐其子国枢进士第。无党自号无诤居士,有诗文乐府,号山林长语,诏国学刊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7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仲权,号敬斋。吴曾从弟。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历知宜章县及武冈军,均有惠政。累官司封郎中。宁宗庆元二年出为湖南转运判官,次年徙广西,罢归旋卒。有《云岩集》、《敬斋词》。
全宋诗
吴镒(一一四○~一一九七),字仲权,号敬斋,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曾从弟。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乾道中为郴州教授(《南轩集》卷九《郴州学记》),淳熙间知宜章、郴县(明万历《郴州志》卷一五)。十六年(一一八九),召为秘书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知郴州,四年,除湖南提举(《郴州志》卷二),改浙东(《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为湖南转运判官,三年,徙广西,卒,年五十八。有《云岩集》、《敬斋集》(《宋史·艺文志》七),均佚。事见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二二。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五七七二
吴镒,字仲权,自号敬斋,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尝知义宁县、武冈军。登朝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尚书司封郎中。绍熙中,为湖南提举。庆元二年,除湖南运判,次年徙广西,未几罢归,卒。镒词学奥雅,得名乾、淳间,与张栻、张孝祥等交好。著有《敬斋集》三十二卷。见《隐居通议》卷五,《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七三之五九、七三之六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0 【介绍】: 宋严州人,祖籍南昌,字子才,一作子材,号湍石,又号玉泉。高宗建炎二年进士。赵鼎都督川陕、荆襄,辟为僚属。绍兴中,以赵鼎荐授秘书省正字兼史馆校勘。因反对与金议和,忤秦桧,出知舒州怀宁县,通判衡州,已而致仕。桧死,起为大宗正丞,转工部员外郎,出知蕲州。孝宗立,提举浙东常平。生平慕伊洛之学,受业于杨时,常谓“六经”之义,不外“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十字。有《中庸大学论语解》等。
全宋文·卷四五八二
喻樗(?——一一八○),字子才(一作材),号湍石,又号玉泉。其先南昌人,后徙严州(治今浙江建德)。少慕伊洛之学。中建炎三年进士第,为信州玉山尉。赵鼎都督川陕荆襄,辟为属。绍兴初,劝鼎起用张浚。以鼎荐,援秘书省正字兼史馆校勘。出知舒州怀宁县,通判衡州,已而致仕。桧死,起为大宗正丞,转工部员外郎,出知蕲州。孝宗立,提举浙东常平。淳熙七年卒。著有《大学解》一卷、《玉泉论语学》四卷、《丰公逸事》一卷及《玉泉语录》、《绍兴甲寅奏对录》等。见《宋史》卷四三三本传、卷二○二、二○三《艺文志》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