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19,分1748页显示 上一页 406 407 408 409 410 412 413 414 415 下一页
赵鹤(字 叔鸣 号 具区 )
邓应仁(字 子荣 号 容庵 )
郁侃(字 希正 号 直斋、嵩阳山人 )
郑岳(字 汝华 号 山斋 )
陶照(字 时明 号 一庵子、一庵 世称 雁湖二俊 )
黄昭道(字 文显 号 梅岩 )
黄著(字 子诚 号 容庵 )
黄重(字 子任 号 毅斋 )
伦文叙(字 伯畴 号 迂冈 )
傅浚(字 汝源 号 石涯 )
冼光(字 汝实、汝宝 号 罗江 )
唐皋(世称 唐天使 字 守之 号 新庵、心庵、紫阳山人 )
孙懋(字 德夫 号 毅庵 )
张纮(字 文仪 号 约斋 )
其它辞典(续上)
费宏(字 子充 文宪 号 健斋、鹅湖、湖东野老 )赵鹤(字 叔鸣 号 具区 )
邓应仁(字 子荣 号 容庵 )
郁侃(字 希正 号 直斋、嵩阳山人 )
郑岳(字 汝华 号 山斋 )
陶照(字 时明 号 一庵子、一庵 世称 雁湖二俊 )
黄昭道(字 文显 号 梅岩 )
黄著(字 子诚 号 容庵 )
黄重(字 子任 号 毅斋 )
伦文叙(字 伯畴 号 迂冈 )
傅浚(字 汝源 号 石涯 )
冼光(字 汝实、汝宝 号 罗江 )
唐皋(世称 唐天使 字 守之 号 新庵、心庵、紫阳山人 )
孙懋(字 德夫 号 毅庵 )
张纮(字 文仪 号 约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8—1535 【介绍】: 明江西铅山人,字子充。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正德中,累迁户部尚书,以拒与幸臣钱宁及宁王宸濠交结,被诬构,遂乞归。世宗即位,复起,入阁辅政,数劝帝革武宗弊政后代杨廷和为首辅,为张璁等攻讦,致仕。及璁等去位,再起为原官,寻卒,谥文宪。。有《武庙初所见事》、《宸章集录》、《费文宪集》黄鹤楼志·人物篇
费宏(1468~1535) 明代官员、学者。字子充,号健斋、鹅湖,晚号湖东野老。江西铅山人。成化十九年(1483)乡试解元,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状元,授修撰。其后三次入阁,历官礼户吏三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首辅官加太子太师,卒谥文宪。有《鹅湖摘稿》《费文宪集》。有七古《登黄鹤楼步中丞秦公和少师韵》。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宏字子充,铅山人。成化丁未第一人及第,授修撰。历赞善、谕德,太常少卿,兼侍读,擢礼部侍郎,进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加太子太保,进武英殿大学士,改户部尚书,致仕。嘉靖初,起原官,加少保,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再进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卒赠太保,谥文宪。有《鹅湖摘稿》二十卷。 田按:世宗朝,先以议礼,次以斋醮,君子小人,迭为消长,然其初政,如费文宪、杨文襄、石文隐辈,未尝不倾心延接,君赓臣和。史称帝御平台赐宏御制七言一章,命辑倡和诗集,署宏衔曰「内阁掌参机务辅导首臣」。叹其尊礼,前刚此未有。馀检《宸章辑录》,帝赐文宪诗云:「每从古训寻治理,歌咏研磨陶性情。诗成朕意或未惬,中侍传宣出紫清。」赐文襄诗云:「才兼文与武,内外资安攘。宽朕西顾忧,遂使吾民康。」赐文隐诗云:「卿以延荐入,性资特刚方。在木类松柏,在玉如圭璋。可否每献赞,忠实无他肠。」张璁、桂萼以议礼贵,忌宏宠,萼言「诗文小技,不足劳圣心,且使宏得冯宠灵,淩压朝士。」未几,宏、缶皆去,一清被倾陷,发愤疽发背死,而缶致仕,后卒,且得下谥矣。维基
费宏(1468年—1535年),字子充,号健斋,又号鹅湖,晚号湖东野老,江西铅山县横林(今河口镇柴家村)人,祖籍湖广永兴(今湖北阳新),状元。成化十六年(1480年)中广信府童子试文元。成化十九年(1483年)中江西乡试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登丁未科状元,年仅十九岁,为翰林院修撰,成为明代最年轻的状元翰林,八月,参修《宪宗实录》,进左赞善,直讲东宫,进左谕德。明武宗继位后,升为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参与修撰《孝宗实录》,充日讲官。正德二年(1507年)升为礼部右侍郎,后转为左侍郎。正德五年(1510年)为礼部尚书,次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官至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进为户部尚书。宁王朱宸濠蓄意谋反,对费宏“以䌽币珍玩”相馈赠,费宏拒绝,道:“闻宁王辇金入京,谋复护卫,若听他所为,我江西人必无噍类,我在阁一日,必不允行。”遭攻讦,被迫辞归。明世宗即位后,重新起用,加少保,进入内阁,与杨廷和、蒋冕、毛纪等一同辅政、帮助革除武宗弊政。杨廷和辞职后,费宏担任首辅,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大礼议中,其为张璁、桂萼所陷害,嘉靖六年(1527年)二次致仕。嘉靖十四年(1535年)再度复官,世宗赐“旧辅元臣”银章。不久即卒,赠太保,谥文宪。著有《费文宪集选要》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江都人,字叔鸣,号具区。弘治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累官至金华知府,以忤刘瑾遭谪,终山东提学佥事。生平好学不倦,晚注诸经,考论历代史,正其谬误。诗耻凡语,爱谢灵运、孟郊及元刘因。有《金华正学编》、《书经会注》、《维扬郡乘》、《具区文集》、《金华文统》等。维基
赵鹤(1468年—?),字叔鸣,号具区,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民籍。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三名。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二甲第二十五名进士。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中,十八年七月上言七事。后升知府,正德三年五月以事忤刘瑾降南安府同知,累官金华府知府,六年正月官员考察,列名不谨,十一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丁忧归。十年闰四月服阕,复除山东提学佥事。十五年六月官员考察,以不谨冠带闲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8 【介绍】: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荣,号容庵。成化十七年进士。授东流知县,历官南京户部郎中。弘治中官至南安知府。居官清廉,政尚平恕。维基
邓应仁,字子荣,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军籍。成化七年(1471年)辛卯科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三甲第五十三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郁侃,字希正,号直斋,晚号嵩阳山人,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民籍。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三名,三甲第一百九十名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正德三年七月选授浙江道试御史,五年三月吏部考察,调改别任。八年任开州知州,官至潮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华。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明诗纪事·丁签·卷六
岳字汝华,莆田人。弘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刑部,历员外,出为湖广佥事,遥广西按察副使,改广东,历江西按察使、布政使。以勘事被诬,夺职为民。寻起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召为大理寺卿十进兵部侍郎。有《山斋集》二十四卷。 (《东南峤外诗话》;汝华侍郎著有《蒙难录》,其稿本久佚。惟《山斋集》中有《幽居书怀诗序》云:「庶人宸濠,久畜异志,予由臬转藩,裁抑逆萌,濠不能堪,嗾同寮横加诬讦。威贿上下,文致其辜。逮系逾年,始得罢归。忧患中尝作《蒙难录》。兹摘其概书之。诗云:咄咄日书空,祸阶嘅伊始。蚁穴昔何微,溃川浩无涘。数至谅难违,修身以顺俟。《明夷》古听悲,演《易》在羑里。厉贞乃终吉,斋心悟玄理。溪壑绝险巘,千仞犹可穷。人心如其面,谈笑伏兵戎。田灌平生交,酒杯不相容。魏其力解纷,乃并遭祸凶。往事昧明训,邈哉廉蔺踪。」 《兰陔诗话》:公在江西,知宸濠有异志,尝作诗云:「吴濞招死士,密置淆渑间。岂知真将军,轻车出蓝田。逆节竟斧锧,明鉴垂简编。」其言果验。 田按:汝华以勘李献吉与巡按相讦事,献吉执汝华亲信吏言汝华子沄受赇,宸濠助之。朝议遣大理卿燕忠勘问,两斥之,因罢为民。献吉为宸濠所助,其曲直不辨自明。汝华非徒风骨岳岳,亦留心乡邦故事。其所辑《莆阳文献》,具有经纬。五字诗亦有风韵。)维基
郑岳(1468年—1539年),字汝华,号山斋,福建莆田县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福建乡试第四十一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会试第二百七名,第二甲第四名进士,为户部主事。董天锡偕锦衣千户张福决囚,张福坐董天锡之上,郑岳称其为非体,以忤逆下诏狱。尚书周经、侍郎许进论救,皇帝不听,赎杖还职。历官刑部员外郎。出任湖广佥事,归宗藩侵地于民。历任广西兵务副使、广东副使、江西按察使,官至江西左布政使。反对宁王朱宸濠侵夺民田。朱宸濠逼郑岳罢官,又陷构其子通贿。宸濠之乱后,朝廷内外官员交相举荐,起用四川布政使,因丁忧不赴。明世宗即位,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仅过两月,又召为大理寺卿。累升兵部右侍郎、左侍郎,宁夏总兵官仲勋行贿京师,御史聂豹以风闻谈论郑岳。郑岳自己解释,随即辞职归乡。与王守仁有交往,守仁称“相见于逆旅”。卒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8—1534 【介绍】: 明浙江秀水人,字时明,号一庵子。与兄陶煦同举弘治三年进士,人称雁湖二俊。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正德中官四川布政司参议。筑新都县城以拒蓝廷瑞、鄢本恕义军,升四川按察副使。嘉靖时官至四川左布政使。槜李诗系·卷十一
照字时明,号一庵,秀水闻川人。弘治庚戌,与兄煦同举进士,人目为雁湖二俊。终四川左布政。有一庵吟稿,婿陆□序之,今不传。维基
陶照(1468年—1534年),字时明,号一庵子,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军籍。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第五十二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联捷庚戌科三甲第二百零二名进士。始拜工部都水司主事,以母忧归。起改刑部,录囚苏松。升刑部员外郎,十五年(1502年)二月出为广东按察司佥事。丁父忧,正德三年(1508年)服阕,起补湖广佥事,四年九月升江西布政司右参议,五年九月调任四川左参议,以平蓝鄢功,授从三品俸,加赐金绮。七年壬申七月以副使备兵威茂,因与参将徐某不和,称病告归。十三年(1518年)八月复除河南副使,十五年六月升河南右参政,嘉靖二年(1523年)九月升陕西行太仆寺卿,四年三月升云南右布政使,不久升任四川左布政使,以继母忧去职,又二年遭谗言被罢官。嘉靖十三年卒,享年六十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8—1541 【介绍】: 明湖广平江人,字文显。弘治十二年进士。武宗时为御史,上章劾刘瑾等,引赵高、仇士良为戒,被杖斥。后起广西按察司佥事,迁江西,捕治宁王所招亡命多人。后为云南左参政,抚木邦、孟密有功。官终云南左布政使。维基
黄昭道(1467年—1541年),字文显,号梅岩,湖广平江县(今属湖南省)伍市镇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同进士第155名(伦文叙榜)。弘治十四年(1501年)授山东长山县(今邹平县境)知县,在任四年,勤其职,有政声,甚得民心。升迁御史离任之日,父老遮道留。正德二年(1507年),担任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因疏劾刘瑾,廷杖三十,下狱除名,遂成跛疾。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杀后,起用为江西佥事。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五世孙)蓄养、招纳亡命之徒,杀逐地方文武官员和无辜百姓,劫掠商贾,窝藏盗贼,起兵叛乱。昭道闻变,配合各地军兵,擒获数百人,悉按法律治罪。后迁山东巡海副使,设计剿灭海寇殆尽。嘉靖元年(1522年),迁云南左参政。是时木邦、孟密、缅甸仇杀多年,昭道率数骑前往,恩威并举,区划得宜,酋长詟服。后官至右布政使,终左布政使。嘉靖六年(1527年),以病告老还乡。生平胸度坦夷,操守清介。家居十四年,杜门谢客。年七十四卒于原籍,葬于县西湖源山下石坑村与桥墩村之间,地名张古塘。祀乡贤祠。著作有《逆鳞稿》、《梅岩集》。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六
黄著(? — 一五四〇),字子诚,号容庵。顺德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世宗嘉靖间官至朝议大夫。以疾归,卒祀乡贤。清咸丰《顺德县志》卷二三有传。维基
黄著(1468年—?),字子诚,广东顺德县人,军籍。广东乡试第九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一百十九名,三甲第十八名进士。授福建安溪县知县,为政宽平。三年改直隶扬州府泰兴县知县,升户部主事、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8—1539 【介绍】: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任。正德三年进士,授行人,擢户科给事中。建言重名器、久任用、慎荐举、省榷课四事,户部奏从。又清理畿内仓场,权贵为之敛迹。进兵科给事中,以谏大礼被杖。官终南京太常少卿。全粤诗·卷二一二
黄重,字子任。南海人。明武宗正德三年(一五〇八年)进士。初授行人,历转户、吏、兵三科给事中,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七有传。维基
黄重(1478年—1539年),字子任,号毅斋,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民籍。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广东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四十五名,三甲第九名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七年出使洛阳伊藩,八年出使辽东。九年六月擢户科给事中,巡视内十库并光禄寺,十一年三月建言四事:一曰两京大臣迁转太骤,当重名器;一曰在外司府州县官升调不常,当久任用;一曰抚巡官论荐失实,当慎考核;一曰抽分衙门诛求太滥,当省榷课。又清理京畿内仓场。十三年夏四月升兵科右给事中,考选京卫武官,疏乞归省,丁艰服阕,起补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三年(1524年)四月升兵科左给事中,以议大礼被廷杖。八月升户科都给事中,五年充武举考官,六年入侍经筵,四月升南京太常寺少卿,八年四月以星变自陈致仕。嘉靖十八年卒,年六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9—1513 【介绍】: 明广东南海人,字伯畴。弘治十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官至右春坊右谕德。有《迂冈集》、《白沙集》。全粤诗·卷一八五
伦文叙(一四六六—一五一三年),字伯畴。南海人。明孝宗弘治三年(一四八九年)以儒生应乡试,获隽第三。十二年会试、殿试皆第一。授翰林修撰。即位,擢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武宗正德七年(一五一二年)主应天试,事竣,卒于京师,年四十七。著有《迂冈集》。明嘉靖《广东通志》卷六二、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维基
伦文叙(1467年—1513年),字伯畴,号迂冈,广东南海县魁冈(今佛山市石湾镇黎涌村)人,状元。伦文叙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己未科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登进士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武宗登极,充正使颁朔安南,途闻丧讯返家。守丧期满回京,充任经筵讲官,升春坊右谕德兼侍讲,与修玉牒。正德八年(1513年)任应天府乡试主考官。事毕还京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南安人,字汝源。弘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工部郎中。正德中督理遵化铁厂。有《铁冶志》。维基
傅浚(15世纪—16世纪),字汝源,号石涯,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傅浚是成化十四年进士傅凯之子,弘治五年(1492年)中举人,十二年(1499年)成进士,获授户部郎中,因父亲逝世回乡,同时被刘瑾矫旨削籍。刘瑾败亡,他得起用为工部郎中,负责蕲州铁治,减免灶费三分一;转任都水司,谨慎支出、不受私请,拒绝权贵索取馀羡,被外放任山东盐运司同知,在任内去世。傅浚与其父傅凯、其子傅楫祖孙三人均中进士,在泉州府首次三世进士,傅氏府第也因此得名三进士府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字汝实,号罗江。弘治九年进士。累官陕西道御史,巡按应天,振风纪。正德间疏劾江彬诱驾巡幸事。疏入留中,遂乞归,闭门十八年。嘉靖间官至工部右侍郎。全粤诗·卷一八五
冼光,字汝实,号罗江。顺德人。明孝宗弘治九年(一四九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维基
冼光(1469年—?),字汝宝,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民籍。广东乡试第六十二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二百三名,三甲第一百一十三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唐皋(1469年—1526年),字守之,号新庵(一作心庵),别号紫阳山人。南直隶徽州府歙县岩镇(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人。明正德年间状元,官至侍讲学士兼经筵讲官。曾奉旨出使朝鲜,是中朝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明史稿》有传。唐皋出身于程朱理学思想积淀深厚的徽州李唐氏文献世家。他“生而英迈”,但因家道中落穷迫难以为生,靠宗族亲友和乡邻方音等人救济度日。于是,他发奋读书,胸怀抱负。乡人方富祯、方銮父子,累世积书,为岩镇著姓,他常往借阅,遂博极群书,又与乡人程元俊等友善。他名理宿识、文采敏捷,“下笔立就,或请改窜,辄迅笔更撰,不袭前篇一字,人以是服其才”。时任徽州知府彭泽称其为“状元才”,“延礼甚厚” 。唐皋“尝以年家好谒浔阳守。守一见,期大魁,赠百缗。途次,知同行友窘状,怆然曰:‘公贫倍我,何不罄持去为婚养资!’竟垂橐归。自身困穷不济却资助他人,体现出唐皋仗义疏财的品格。安贫读书的唐皋,治《春秋》经,但他的科举之途并不顺利。正德五年(1510年),新任徽州知府熊桂履任。熊桂任内大兴文教,重建紫阳书院。正德七年(1512年)三月,院成,熊桂“拨七校士合四十人”,亲自讲道其中。唐皋就是这四十人之一。据传说,熊桂其人“长于青乌之学,相其家(引者注:谓唐皋宅),称善地,所未足者,前宜浚水一道,为御阶水,必登高第。因为买其邻之地,凿水如法”。作为知府,竟然亲自帮助唐皋完善风水,可谓对其才学十分推重,对其中举也十分期待了。正德八年(1513年),在从紫阳书院肄业后,唐皋再次赴应天府参加乡试(时任主考官为伦文叙、贾咏等人),结果得中第二名亚元、《春秋》第一名。正德九年(1514年)二月,唐皋赴京师参加甲戌科会试,又获得第四名、《春秋》第一名(主考官梁储、毛澄等人)。同年三月殿试(读卷官杨廷和等人),中甲戌科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据说,放榜前有人先后驰告唐皋中了探花、榜眼,他都认为“不止此”,最后果真高中状元。原来,他多次梦见“面前列瓜锤一对”,这正是他中状元后游街归第的仪仗。有司送状元归第以黄盖、瓜锤为导从,就是从此科开始。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唐皋以翰林院修撰、承务郎的身份同主丁丑科会试。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新登极的明世宗任命唐皋为正使,著一品服,出使朝鲜。在出使期间,唐皋与李朝著名文臣李荇、苏世让、郑士龙、李希辅、南衮等人唱和,并首次在官方层面上将李梦阳等“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介绍到朝鲜,对李朝中后期文学复古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归朝后,唐皋参修《武宗实录》。《实录》成,晋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兼经筵讲官,受赐白金二十两、文绮二表里、罗衣一袭。这部实录是在“大礼议事件”这一特殊环境下撰写的,且总裁、纂修诸臣大都是武宗朝反对正德弊政者,故而一反“臣为君讳”的作法,对武宗违背“祖训”之荒唐政治和荒诞行径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作为始终参与其事的纂修官,唐皋对《武宗实录》这部明代史学重要著作的成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嘉靖五年(1526年)三月,唐皋卒于官,年仅五十八岁。“临终犹进《君子小人章》”,“用不尽其才,朝野惜之”。明世宗“以其讲读效劳,特与祭一坛”,归葬歙县。“前七子”之一的王九思作有挽诗。消息传到朝鲜后,曾和唐皋唱和的李朝文学家李荇、郑士龙等人也都作诗寄托缅怀之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9—1551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德夫,号毅庵。正德六年进士。授浦城知县,擢南京吏科给事中。言宦官不法、江彬奸险,均切直。世宗即位,出为广东参议,迁副使。嘉靖四年,有锦衣官校侦事广东,懋疑其伪,执之,谪藤县典史。累迁至广西布政使,十六年入为应天府尹。坐所进乡试录忤旨,致仕卒。有《孙毅庵奏议》。维基
孙懋(1469年—1551年),字德夫,浙江慈溪人。孙懋为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浙江乡试第八十三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三甲五十五名进士。授浦城知县,正德十年(1515年)擢拔为南京吏科给事中。御史张经、宁波知府翟唐因忤逆宦官被下狱,孙懋偕同官力救。明世宗即位,正德十六年(1521年)九月升广东布政使司右参议,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迁广东副使。嘉靖四年七月,因得罪锦衣卫,谪守广西藤县(广西藤县人)典史。历官江西安福县知县、光州知州,八年九月升山东按察司副使,累迁至广西右布政使,十二年十一月升河南左布政使,十五年五月入京为应天府尹,十六年九月因应天府乡试出错被免职,嘉靖三十卒,赠右副都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9—1532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文仪,号约斋。正德三年进士。授桐乡知县,迁高唐知州。州境蝗灾,令民捕蝗易米,庄稼得熟。官至建昌知府。维基
张纮(1469年—1532年),字文仪,号约斋,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民籍。治《诗经》,行一,由国子生中式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五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八十四名,第三甲第三十三名进士。授桐乡县知县,升高唐州知州。州境内发生蝗灾,令百姓捕捉蝗虫交易米粮,庄稼得以成熟。官至江西建昌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