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19,分1748页显示 上一页 413 414 415 416 417 419 420 421 422 下一页
华湘(字 源楚 号 南畹 )
吴廉(字 介夫 号 我斋 )
姜洪(字 希范 号 敬斋 庄介 )
席春(字 同仁、仁同 号 虚山 )
张嘉谟(字 舜卿 号 城南 )
张潜(字 用昭 号 东谷、西溪、东谷子 )
戴鳌(字 时镇 号 静山 世称 长者 )
李嘉祥(字 时凤 号 默斋 )
杨秉中(字 用之 号 南里 )
林庭㭿(字 利瞻 号 小泉 康懿 )
查约(字 原博 号 毖斋 )
沈恩(字 仁甫 号 西津 )
王从善(字 承吉 号 凤林 )
王守仁(名 云 字 伯安 号 阳明子、阳明 新建伯 世称 阳明先生 文成 )
其它辞典(续上)
丁仪(字 文范 号 汾溪 )华湘(字 源楚 号 南畹 )
吴廉(字 介夫 号 我斋 )
姜洪(字 希范 号 敬斋 庄介 )
席春(字 同仁、仁同 号 虚山 )
张嘉谟(字 舜卿 号 城南 )
张潜(字 用昭 号 东谷、西溪、东谷子 )
戴鳌(字 时镇 号 静山 世称 长者 )
李嘉祥(字 时凤 号 默斋 )
杨秉中(字 用之 号 南里 )
林庭㭿(字 利瞻 号 小泉 康懿 )
查约(字 原博 号 毖斋 )
沈恩(字 仁甫 号 西津 )
王从善(字 承吉 号 凤林 )
王守仁(名 云 字 伯安 号 阳明子、阳明 新建伯 世称 阳明先生 文成 )
人物简介
维基
丁仪(1472年—1521年),字文范,号汾溪,福建晋江人,回族,同进士出身。福建乡试第三十五名。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乙丑科进士。正德二年(1507年)任海宁县知县,迁任四川按察佥事,卒于官。丁仪工诗,以性情为本,且音律和谐。道光《晋江县志》有传,著有《归囊遗稿》一卷。
人物简介
维基
华湘(1472年—?),字源楚,号南畹,直隶扬州府泰州人,民籍。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八十七名,登第二甲第三十八名进士。工部观政,擢工部营缮司主事,因素精天文历数,十六年七月升任为光禄寺少卿,管钦天监事。嘉靖三年(1524年)以擅传禁书被下狱,十二月贬山西蒲州知州。升思恩府知府,回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2—1550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介夫,号我斋。嘉靖初,以贡举入太学,卒业授即墨知县。时岁饥,为民请赈,停发役卒,以此忤上官,弃官归。有《酩中醒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德州人,字希范,号敬斋。成化十四年进士,除卢氏知县,征拜御史。孝宗即位,陈时政八事,历诋用事辅臣及太监。弘治元年,出按湖广,与秦纮争文移,被劾。阁臣刘吉借故贬洪知夏县,迁桂林知府,擢云南参政。平定土官陶洪与八百媳妇之乱。正德七年,巡抚山西,未满岁卒。谥庄介。维基
姜洪(?—1512年),字希范,直隶广德州(今安徽省广德县)人。成化戊戌进士,官至山西巡抚。早年出身国子生,成化元年(1465年)中式乙酉科应天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会试第一百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四十七名,授卢氏知县,升贵州道监察御史。明孝宗继位后,多次陈言远离中官。弘治元年,出按湖广,与漕运都御史秦纮相争被弹劾,虽经查无罪,但因刘吉从中为梗,贬为夏县知县。历升桂林府知府,平定叛乱,升云南参政。历山东左参政。武宗正德二年,升任山西布政使,因刘瑾索贿不成,被令致仕。刘瑾被诛后,起用为山东左布政使。正德七年(1512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在任不到一年就去世。姜洪生性廉直,死后甚至无钱办丧事。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庄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7 【介绍】: 明四川遂宁人,字同仁,号虚山。正德十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御史。嘉靖中,累进翰林学士。官至吏部右侍郎,以与尚书汪鋐有隙,被讦落职。维基
席春(1472年—1536年),字仁同,号虚山,四川遂宁人,祖籍山西临汾,同进士出身。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四川乡试第九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进士,改庶吉士,十四年八月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云南。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因兄席书担任南京兵部侍郎,而避嫌改为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撰《武宗实录》,嘉靖四年(1525年)书成后,应当升迁。内阁大学士费宏则以席春非翰林而入,则拟制其与检讨刘夔一同担任按察使司佥事。席书上疏反对,称纂修书成而外派为官没有先例。明世宗则决定留任席春,并升其为翰林院修撰,五年任礼部会试同考官,充经筵展书官,参与纂修《明伦大典》,书成,升侍讲学士,充经筵讲官。嘉靖十年(1531年)主持应天府乡试,十月再升为翰林学士掌院事,充经筵日讲官,十一年十二月升礼部右侍郎。嘉靖十二年(1533年)席春由礼部右侍郎改为吏部右侍郎。当初朝议举荐翰林,席春欲召回杨维聪、陈沂等人,招致吏部尚书汪鋐反对,两人遂结仇,并屡次攻击。汪鋐诬陷其曾经在大礼议中依附杨廷和,十二年九月席春被罢免落职,十五年冬于家中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2—1533 【介绍】: 明陕西宁夏卫人,字舜卿,号城南。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兵部武选司主事。正德中,参预镇压刘六等起事。晋车驾司员外郎,从攻四川廖麻子起事,以功升山东按察佥事兵备济宁,移兵备沂州。以严禁盗矿,触忤藩邸,下狱,罢归。有《云岩集》。维基
张嘉谟(1472年—1533年),字舜卿,号城南。直隶涞水县人,陕西宁夏卫军籍。弘治壬戌进士,知兵,官至山东佥事。陕西乡试第七名。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第三甲进士。授兵部武选司主事。正德中,参预镇压刘六等起事。晋兵部车驾司员外郎,从攻四川廖麻子起事,因功升山东按察使司佥事,济宁兵备,移沂州兵备。以严禁盗矿,得罪藩邸,下狱罢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2—1526 【介绍】: 明陕西岷州卫人,字用昭,号东谷。张锦子。弘治九年进士。授户部山西司主事,以廉能称,擢员外郎,改礼部,进郎中,擢广平知府。官至山东布政司左参政。维基
张潜(1472年—1526年),字用昭,号西溪,又号东谷子,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太康县人,陕西岷州卫籍。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陕西乡试第五十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会试第十二名,第二甲第十二名进士。授户部主事,三年任满,擢员外郎。十四年辛酉(1501年)父亲张锦去世,丁忧归。十八年补为礼部仪制司员外郎。正德元年(1506年)升礼部精膳司郎中。秋,以公累逮系诏狱,正德四年(1509年)己巳冬,擢广平府知府。八年癸酉,超擢山东左参政,明年甲戌罢归。十年乙亥,太淑人卒秦州,三年丧毕,始徙华州居之。卒于嘉靖五年(1526年)六月,年五十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2—1559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时镇,号静山。戴槚子。为人孝友慈惠,人称长者。弘治十二年进士。知太和县,调兴化,为吏有政声。升浔甸知府,兴学课士,郡中风气渐变。被论归。甬上耆旧诗·卷十四
字时镇,号静山。七岁能解书义。弱冠举于乡,中进士,出知太和县,改知兴化。适大祲,民至相食。公请粟三万馀石,赈民二万六千有奇,瘗道莩二千三百有奇。收遗弃小儿,官为哺养,病者与药,田者给种,逋者缓其征,荒政为时所法。稍迁刑部,出知寻甸府,罢归。公同母弟鲸、鱀、䲀,皆由甲科起家,兄弟相友爱,海内谈以为盛。公里居,以敦让教宗族,谨祠事,凡先庙祭器俱经重造,人以是重之。卒年八十八。维基
戴鳌(1472年—1559年),字时镇,号静山,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同进士出身。弘治十二年(1499年)登己未科进士。授直隶太和县知县,后调任兴化县知县,均能使盗息民安。升韶州府同知,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寻甸府知府。特别是在云南任上,因当地偏僻穷困,百度未举,戴鳌兴学造市,始筑城池。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嘉祥(1472年—?),字时凤,号默斋,直隶池州府贵池县人,民籍。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九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三十五名进士。授直隶开州知州,擢南京户部员外郎,督税苏州,卒于官。
人物简介
维基
杨秉中(1472年—?),字用之,号南里,陕西西安府乾州武功县人,民籍。弘治十一年(1498年)陕西乡试第□五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百七十名,登第三甲第九十七名进士。初授行人,十年八月选授云南道试御史,十六年巡按直隶,同年十一月丁父忧归。三年十月复除原职。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嘉靖五年(1526年)丁母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2—1541 【介绍】: 明福建闽县人,字利瞻,号小泉。林瀚子。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历郎中,出为苏州知府。嘉靖中,官至工部尚书。世宗大兴土木,庭㭿规划多称意。后诏建沙河行宫,庭㭿议加天下田赋,被劾,罢归。有《小泉录稿》。维基
林庭㭿(1472年—1541年),字利瞻,号小泉,福建福州府闽县林浦乡人。林镠之孙,林瀚之子。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福建乡试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二甲第二名进士,次年授兵部武库司主事,督放京卫官军冬衣。之后调任职方司,清理军册于南京,转员外郎,升武库司郎中,调任职方司。吏部尚书张䌽欲改其为监察御史,其坚持谢绝,后改为苏州知府。在任期间恰逢连年水灾,其上书请停止织造、罢黜苛捐杂税,后得到批准。正德六年(1511年)十一月升为云南左参政。正德九年进京入觐,因父老乞求归养。嘉靖年间,父丧丁忧除服后,起为江西右参政,升湖广右布政使。嘉靖五年(1526年)入觐,次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荆等关,不久罢任归。嘉靖八年七月起升南京兵部右侍郎,十一年三月入为工部右侍郎,乞求皇帝减少工程持俭约。随后升工部左侍郎,掌部事,十四年八月升工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嘉靖十六年六月被御史桑乔、给事中管见所弹劾。之后乞求致仕,嘉靖二十年八月卒于家,享年七十。赠少保,谥康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海宁人,字原博,号毖斋。弘治十五年进士。历福建佥事,延平、邵武、福州军发生骚乱,单车往谕,事即平息。累迁至福建左布政使。有《毖斋集》。维基
查约(1472年—1530年),字原博,号毖斋,浙江杭州府海宁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四十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一名,三甲第一百一十九名进士。正德七年(1512年)八月以南京刑部署郎中出为福建按察司佥事,十四年平定邵武卫军士骚乱。擢山东副使。嘉靖二年(1523年)五月起复江西提学副使,四年七月升福建布政司左参政,七年正月升本省左布政使,八年十二月升应天府府尹,九年三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未赴任,因囚犯林汝美等人逃狱,出面拦阻被杀。
人物简介
维基
沈恩(1472年—1533年),字仁甫,号西津。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九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一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因忤刘瑾落职。瑾败,复原官。正德十五年(1520年)以陕西副使分巡河西。历迁云南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忤执政杨廷和免归。崇祯年间,敕封青浦县城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襄阳人,字承吉,号凤林。嘉靖二年进士。授溧水知县。南京饥,流移枕藉,从善发廪赈济。在职建学校,毁淫祠,均里甲,免欠赋,抚按交荐循吏第一。入为吏部考功司主事。有《王凤林诗文集》。维基
王从善(1472年—?),字承吉,号凤林,湖广襄阳府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官籍陕西南郑县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湖广乡试第二十九名举人,五十二岁中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202名,廷试三甲第176名进士。初授直隶溧水县知县,升吏部主事。累官考功司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2—1528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词学图录
王守仁(1472—1528) 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余姚人。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释道,且能统军征战,为史上罕见之全能大儒。因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阳明先生。有《王文成公全书》。黄鹤楼志·人物篇
王守仁(1472~1529) 明代官员、学者。初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学者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兵部尚书,封新建伯,总督两广兼巡抚。卒后赠新建侯,谥文成,从祀孔庙。为“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正德十五年(1520)作七古《梦游黄鹤楼奉答凤山院长》,被认为构思不凡、情韵隽永,是应酬诗中的佳作。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伯安,馀姚人。官尚书,封新建伯。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三
守仁字伯安,馀姚人。弘治己未造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以忤刘瑾杖阙下,谪贵州笼场驿丞。起南刑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飞郎中,迁南太仆少卿。进鸿胪卿,拜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进右副都御史,论平宸濠功,擢南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赠侯,谥文成,从祀孔子庙庭。有《阳明全书》三十八卷。 (《四库总目》,守仁助业气节卓然。为文博大昌明,峙亦秀逸有致。 《升庵集》,慎尝反复《晋书》,国王导为叛臣,颇为世所骇异。后见崔渠《松窗杂录》亦同。馀近读阳明纪梦诗,尤为卓识。其自序日:「正德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卧小阁,忽梦昏忠臣郭景纯以诗示馀,且极言王导之奸,谓世之人徒知王软之逆,而不知王导实阴主之。觉而理诗,以纪其略。」诗云:「秋夜卧小阁,梦游沧海滨。海上神仙不可到,金银宫阙尚嶙岣。中有仙人芙蓉巾,顾我宛若平生亲。欣然就语下烟雾,自言姓名郭景纯。携手历历诉衷曲,义愤感激难具阵。切齿尤深怨王导,深于老滑长欺人。当年王敦观神器,导宾阴主相缘夤。不然三问三不答,胡忍使敦杀伯仁。寄书欲拔太真舌,不相为谋敢尔云。敦病已笃事已去,临哭嫁祸复卖敦。事成同享帝王贵,事败仍为顾命臣。几微隐约亦可见,世史掩覆多失真。」 《艺苑卮言》:王新建诗如长爪、梵志,彼法中铮铮动人。 王世贞《读书后》:伯安之为诗,少年时亦求所谓工者,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衰于法。晚节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所累,不能浑融而出于自然。其自负若两得,而几所谓两堕者也。以世眼观之,公甫固不如,以法眼观之,伯安瞠乎后矣! 钱德江《阳明年谱》:先生谪龙场驿丞,至钱塘,刘瑾遣人随侦,先生度不免,乃托言投江以脱之。因附商船游舟山,遇飓风,一日夜至闽界。登岸至一寺,寺有异人,当识于钱柱宫,约二十年相见海上,至是出诗,有「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之句。与论出处,且将远遁,其人曰:「汝有亲在,万一瑾怒逮尔父,诬以北走胡南走越,何以应之?」因为蓍得《明夷》,遂决策返。先生题诗壁间曰:「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因取间道由武夷返钱塘,赴龙场驿。 《西湖游览志馀》:守仁之既擒宸濠也,忽傅王师已及徐淮,遂乘夜出发至钱塘,凛凛尤栗,作诗云:「灵鹫高林暑气清,竺天石壁雨痕晴。客来湖上逢云起,僧住峰头话月明。世路久知难直道,此身那得尚浮名。移家早定孤山计,种果诛茅却易成。」顷之,王师遣人追宸濠复还江西,遂谢病居净慈寺。 邝露《赤雅》:文成《谒伏波庙》诗:「楼船金鼓宿鸟蛮,鱼丽群舟夜上滩。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铎九溪寒。荒夷未必先声振,神武由来不杀难。相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在黴端。」少时萝中有时云:「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迷铜柱雷蠢折,六字题诗尚不磨。」文成身后谤兴削爵,与薏苡之事略同。《列朝诗集》:先生在郎署与李空同诸人游,刻意为词章,居夷以后,讲道有得,遂不复措意工拙,然其俊爽之气,往往涌出于行墨之间。 《明诗选》:李舒章曰:「文成才情振拔,少年颇擅风雅,自讲学后,多作学究语,乃不堪多录。」 田按:文成谪吾黔龙场驿丞时,提学副使席书修葺会城书院,率诸生以师礼事之。是时风气未开,文成举知行合一之教,纷纷异同,罔知所入。厥后文成弟子道林蒋信以副使提学贵州,重举阳明学旨以教诸生。贵阳心奄马廷锡独有悟入。清平淮海孙应鳖见知于提学徐越,即传阳明心斋之学,又走桃冈印證于道林。思南同野李渭自传家学,亦谒道林,陈楼上楼下光景,终明之世,吾黔学祖断以文成为开先矣。文成居龙场有龙冈书院、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阳明小洞天;居会城有文明书院。居夷集中有诸生来诗云:「门生颇群集,樽斗亦时展。讲习性所乐,记问复怀观。」诸生夜坐诗云:「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诸生诗云:「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胡不携书来,茆堂好同住。」《夜宿汪氏园》诗云:「他年贵竹传遗事,应说阳明旧草堂。」今祀先生于会城之贵山书院,城外之芙风山藏庋遗像焉。斯不祧之俎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