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查 → 查槎”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研核
见“ 研覈 ”。
审察考查;研究考核。
《國語辭典》:研覈  拼音:yán hé
精细考核。《文选。张衡。东京赋》:「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
《漢語大詞典》:稽求
考查寻求。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
《漢語大詞典》:考案
亦作“ 考按 ”。
(1).考查按验。汉书·魏相传:“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元典章·台纲二·体察》:“提刑按察司官比至任终以来,御史臺考按,得使一道镇静、諳知大体、所察得实、民无冤滞为称职。”
(2).拷问查究。后汉书·皇后纪上·和帝阴皇后:“十四年夏,有言后与 朱 共挟巫蛊道,事发觉,帝遂使中常侍 张慎 与尚书 陈褒 于掖庭狱杂考案之。”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 明 唐顺之 《佥事孙公墓志铭》:“遂密擒 恩 ,狱中考按,尽得 恩 与其宗人诸不法状。”
(3).犹稽考。新五代史·李从荣传:“自前世无天下大元帅之名,其礼无所考按。” 清 吴敏树 《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盖 明 忠臣 顺德 陈忠愍 公 邦彦 之故物,其铭识可考按云。”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三》:“儒家的古史系统是根据大一统的思想考案出来的东西。”
(4).案卷,名单。 明 冯梦龙 山歌·多自注:“我曹胸中,自有考案一张。如捐额外者不论,稍堪屈指,第一、第二以至累十,井井有序。”
《漢語大詞典》:月校
(1).古代每月财政的查核。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出纳府库,颁给军食,下无讎敛,黔首休息,月校岁会,莫不如画。库丰财羡,制成计得。”
(2).指按月的政绩考查。宋史·选举志三:“自外舍有月校,而公试入等曰内舍;自内舍有月校,而舍试入等曰上舍。凡升上舍者,皆直赴廷对。”
《漢語大詞典》:考览(考覽)
考查阅览。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避讳:“古今避讳之事,杂见诸书,今漫集数条於此,以备攷览。”
查考观览。 汉 蔡邕 《郭有道碑》:“遂考览六经,探综图纬。” 晋 葛洪 《抱朴子·序》:“考览奇书,既不少矣;率多隐语,难可卒解。” 清 曾国藩 《〈欧阳生文集〉序》:“亦以见文章与世变相因,俾后之人得以考览焉。”
《漢語大詞典》:八徵
1.谓为识别人才进行的八种考查。六韬·选将:“ 太公 曰:‘知之有八徵: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谋,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徵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2.谓生活中所接触的八个方面。列子·周穆王:“觉有八徵,梦有六候。奚谓八徵?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徵,形所接也。”
《漢語大詞典》:详案(詳案)
详细考查。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
《漢語大詞典》:检按(檢按)
考查审理。魏书·甄琛传:“ 卢昶 败於 胊山 ,詔 琛 驰驛检按。”北史·宋世良传:“ 河内 太守 田估 赃货百万, 世良 检按之,未竟,遇赦而还。”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若必不信,方且重復检按,则饥羸之民,索之於沟壑间矣。”
《漢語大詞典》:寻修(尋修)
谓考查整理。 汉 高诱 《〈淮南鸿烈解〉叙》:“会遭兵灾,天下棋峙,亡失书传,废不寻修。”
分類:考查整理
《國語辭典》:考量  拼音:kǎo liáng
考核校量。《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
《國語辭典》:考證  拼音:kǎo zhèng
依据可靠资料对古代文明制度加以考核、辨證,详明真伪的研究方法。也作「考据」。
《漢語大詞典》:研检(研檢)
研究考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凡如此例,不预研检,忽见不识,误以问人,反为无赖所欺,不容易也。”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 陈继儒 尝称 一夔 《宋行宫考》《吴越国考》,研检精确。”
分類:考查
《漢語大詞典》:试课(試課)
考核,考查。管子·明法解:“张官任吏治民,案法试课成功。守法而法之,身无烦劳而分职。”
分類:考核考查
《漢語大詞典》:审稽(審稽)
详细考查。墨子·尚同下:“然胡不审稽古之治(始)为政之説乎!” 宋 章颖 《〈云谷杂记〉序》:“研覈事情之隐賾而握其机,审稽利害之源委而求其实。”
《國語辭典》:练覈(練覈)  拼音:liàn hé
精细地审核名实。如:「每隔一周,他都要亲自练覈帐目一次。」《新唐书。卷一五七。列传。陆贽》:「陛下赏鉴独任,难于公举,有登延之路,无练覈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