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十德──长者十德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贵姓〕,贵姓者,谓勋戚尊贵,世称阀(房越切)阅(欲雪切)之族也。(明其等曰阀,积其功曰阅。)
〔二、位高〕,位高者,谓居卿相台辅,为百辟之长也。
〔三、大富〕,大富者,谓宝货丰饶,所须具足也。
〔四、威猛〕,威猛者,谓威严厚重,人所敬畏也。
〔五、智深〕,智深者,谓智虑深远,越格超群,所谋皆当也。
〔六、年耆〕,年耆者,谓齿高望重,为物仪表,人所尊仰也。
〔七、行净〕,行净者,谓持心律己,廉公洁白,所行如言,皆无玷也。
〔八、礼备〕,礼备者,谓威仪庠序,世所式瞻也。
〔九、上叹〕,上叹者,谓才德兼备,言行可则,为在上者所叹服也。
〔十、下归〕,下归者,谓谦以处己,宽以御众,为在下者所归向也。
令出家者
【三藏法数】
谓若有人,为其说法,劝令出家,剃发染衣,以正信心受持净戒,乃至成就菩提,其恩难报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令知集法者
【三藏法数】
集,积集也。谓众生积集烦恼惑业,而能招集生死之苦;若有人为其说法,令知烦恼过患,而灭除之,其恩难报也。
令得漏尽者
【三藏法数】
漏尽者,谓众生生死惑俱尽,不漏落三界也。若有人为其说法,令如法而修,破除烦恼,出离生死之苦,而證真空涅槃之乐,其恩难报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上者八十里
【三藏法数】
谓其中边山川平易,故量为八十里也。
中者六十里
【三藏法数】
谓其中边山川稍险,故量为六十里也。
下者四十里
【三藏法数】
谓其中边山川险阻,故量为四十里也。
有文无义,暗者用之
【三藏法数】
谓凡立言立论,虽有文字可證据,而无义理可依凭,此暗昧之人,不明义理,而强自用,故云暗者用之。
无文无义,迷者用之
【三藏法数】
谓凡立言立论,既无文字可證据,又无义理可依凭,此愚迷之人,不了文义,而强自用,故云迷者用之。
未度者令度
【三藏法数】
度即超度也。谓众生未度生死苦者,令其得度也。
未解者令解
【三藏法数】
解即解脱也,谓众生未解烦恼业缚者,令其得解也。
未安者令安
【三藏法数】
安即安住也,谓众生未能安住于戒定慧而修行者,令其得安住也。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三藏法数】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众生未灭生死之苦者,令其灭之,而得證于涅槃也。(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三界也。)
有苦者
【三藏法数】
谓贫穷乞丐盲聋残疾无依倚者,如是等类,名为有苦,故宜施之。
有恩者
【三藏法数】
谓凡于我有恩德者,故宜施之。此施非是菩萨之行。菩萨行施,岂分有恩无恩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