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临汾人。任河中、大同两路教授。终潞州判官。有《横汾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回回人,赛夷氏。火者为职衔。雄勇善骑射。从成吉思汗甚早。曾为蒙古使金,识居庸关形势。后引蒙古兵从林中间道入塞。授黄河以北铁门以南天下都达鲁花赤。传卒年一百一十八。谥武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湖州路长兴(今属浙江)人,字景渊。历官瑞州路。城务税课提领。有《瓢泉吟稿
钦定四库全书·瓢泉吟稿·提要
(臣)等谨案:瓢泉吟稿五卷,元朱晞颜撰。考元代有两朱晞颜,其一为作鲸背吟者,其一为长兴人,字景渊,即著此稿者也。晞颜始末,无可考。惟吴澄集有晞颜父文进墓表,载及晞颜,称其能诗文而为良吏,亦不详其为何官。今以集中诸诗考之,则初以习国书被选,为平阳州蒙古掾,又为长林丞,司煮盐赋,又曾为江西瑞州监税。盖以郡邑卑吏终其身者。其集藏书之家罕见著录。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瓢泉集四卷,而世无传本。顾嗣立录元诗三百家,亦不及其名。今据永乐大典所载,抄撮编次,釐为诗二卷、诗馀一卷、文二卷。又牟巘、郑僖原序二首尚存,仍以弁诸卷首。集中所与酬赠者为鲜于枢、揭傒斯、杨载诸人,故耳目薰濡,具有法度。所作虽边幅稍狭,而神理自清。牟巘序所称拟古之作,今具在集中,颇得汉、魏遗意,异乎以割剥字句为工。其杂文亦刻意研练,不失绳墨。惟郑僖所赏曲生、菊隐二传,沿毛颖革华之体,自罗文、叶嘉以来,已为陈因之窠臼。僖顾以奇赡许之,殆所谓士俗不可医欤?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瓢泉吟稿·原序
前辈教人静坐,正欲使学者于静处下工夫,设不得已处,事物应酬狎至之际,有所摇夺,将遂成间断乎?天下之理,散在事物,观于静未若观于动,求于简未若求于繁为得也。为诗亦然。退之尝谓吏人休白事,公作送春诗,郑五作相,亦谓诗思在灞桥驴子上,此犹戏语。若孟东野喜平陵水木幽深,每坐石上吟哦,至暮乃归,曹务尽废,则诗与事果判为二矣。谋于野则获,于邑则否,以裨谌一人之身,心随境迁,智愚悬绝,又不可晓,岂东野之诗亦求之于野乎?朱晞颜年甚少,笃志于学,士大夫多从之游,顾其居近市,盖廛隐也。坌壒之蓬勃,里巷之喧啾,车马之阨塞,日旁午于前,而晞颜方乃挟册危坐,若摆落世事,初不介意。然其承亲宾友,泛应曲当,未尝废事,亦未尝违俗。而诗辄成轴,纸长三过,读之愈出愈奇,拟古则不失古人作者之意,咏史则能得当时之情。至于他诗,各有思致,大抵老苍隽健,尤非近学所能窥,俗情所能汨,良可喜也。予谓晞颜傥能于事物应酬之际,常存主静之心,不为外夺,则此理卓然,随在而见,亦随在而有得,何莫非学?学进则诗益进,他日又当求之于此轴之外。 庚子夏五月十有八日,陵阳牟巘序。 瓢泉朱君曩仕予乡州,交分相得也。当是时,君之才气锐甚,自谓天地间风月无尽藏,平章在我,化裁在我,故日以诗歌与骚翁墨客相颉颃不厌。别二十馀年,复胥会于钱唐,而其气益锐,诗益奇。其骞腾迅迈,如大鹏御风之脱氛壒也;其连轩清警,如舞鹤出林之引圆吭也。人所彳亍,我独纡馀。由是知坡老所谓昌其诗不如昌其气者益信。君尝丞长林。鹾事厖茸。窾导棼疏。日就成绪。乃能与李君五峰恣览雁荡山。瑰容玮状。倡和彪休。风云协其律吕。烟霞为之澄廓。于时运使本斋王公。方巡视其所职也。即改容礼貌之。无操约镌谯意。其在江西事尤剧,吟咏不废。以是知君之才周于世用,不独昌于诗而已。至其为文,规绳古制,不事浮靡,曲生、菊隐二传,尤为奇赡幽蔚,又不独昌于诗而已。予尝观吴草庐先生为其先翁墓表,称君能诗能文,有猷有守,可为良吏,为闻人,盖纪实云。 郑僖序。
朱锦绣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妓女。侯耍俏妻。善杂剧旦末,艺超流辈。又善院本,时称负绝艺者。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一作惠鉴,字仲明,号湛然静者,钱塘徐氏子。住惠山寺,有《双清集》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五
字性存,一字自明,嘉兴人。居胥山乡,世雄于赀。好施予,人称长者。读书不仕。子良用、良史,皆颖敏好学,治春秋。会稽杨廉夫避地松江,后进多从之游。性存因徒家上海,令二子往学焉,声誉大起。明初,二子俱贵,性存年八十馀,不废吟咏。一夕,梦入帝阊阖门,明旦无疾卒,归葬劝善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彦章,号菊村学者。幼嗜学,性至孝。以荐授鄞学教谕,调西湖书院山长,改鄮山,迁平江路学教授。后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有《书林外集》。
元诗选
士元,字彦章,庆元鄞县人。德祐忠臣镛之孙,性至孝,父患背疽,吮之立愈。年几四十,未尝求仕。御史奥林以茂才荐,授县学教谕,调鄮山书院山长。危参政太朴荐为平江路学教授,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赴。筑城西别墅,种菊数百本,自号菊村学者。所著《书林外集》七卷,太朴为之序。称其诗清丽可喜,往往自放于山颠水涯之间,与山僧逸人相与为倡酬,何其兴致之高远也。子珙孙忠彻,皆以相术知名。珙别号柳庄,尝识明成祖于潜邸者也。
甬上耆旧诗·卷三
字彦章,德祐忠臣镛之孙也。性至孝,父泽民尝患背疽,先生吮之立愈。少嗜学,讲诵至废寝食。既长,益沉博。以御史荐,授本县学教谕,调鄮山书院长。危素荐为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力引年不赴。晚年筑城西别墅,种菊数百本,自号菊村学者。所著书林外集七卷。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彦章,自号菊村,庆元鄞县人。以茂才荐,历平江路学教授,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赴。有书林外集七卷。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惠勤 懒翁 谥禅觉道号普济尊者 初名元惠。宁海府人。俗姓牙氏。具膳官令瑞之子。母郑氏。灵山郡人。郑梦见金色隼。飞来啄其头。忽坠卵。五彩烂然入怀中。因而有娠。以延祐庚申生。癸卯入九月山。遣内侍金仲孙请还。乙巳三月。诣阙乞退。始得宿愿。游龙门元寂诸山。丙午入金刚山。丁未秋住清平寺。其冬掜宝岩。以指空袈裟手书授师曰。治命也。己酉再入台山。庚戌春。司徒达睿。奉指空灵骨。来厝于桧岩。师礼师骨。因赴召。结夏广明寺。秋初还桧岩。九月即功夫选也。师所居室曰江月轩。丙辰五月。寂然而游。年五十七。法腊三十八。 玄陵在位之二十年庚戌。秋九月十日。召师入京。十六日就师所寓广明寺。大会两宗五教诸山衲子。试其所自得。号曰功夫选。上亲幸视为。师拈香毕。升法座。乃言曰。破却古今之窠臼。扫尽凡圣之踪由。割断衲子命根。抖擞众生疑网。操纵在握。变通在机。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其揆一也。在会诸德。请以实答。于是以次入对。曲躬流汗。皆曰未会。或理通而碍于事。或狂甚而夫于言。一句便退。上若不豫色。然幼庵修禅师后至。师历问三句三关。会罢还桧岩。 偶念指空三山两水之记。欲移锡桧岩。会以召赴是寺法会。得请居焉。师曰。先师指空。盖尝指画重营。而燬于兵。敢不继其志。乃谋于众。增广殿宇。工既告毕。丙辰四月。大设落成之会。台许以为。桧岩密迩京邑。士女往还。昼夜络绎。或至废业禁之。便于是有旨。移住营源寺。逼迫上道。师适疾作。舆出三门。至池边。自导舆者。从涅槃门出。大众咸疑。失声号哭。师唇曰。贤力努力。无以余故中辍也。吾行当止于骊兴耳。至汉江。谓护送官卓詹曰。吾疾剧。乞舟行溯流。七日方至骊兴。又谓卓曰。欲少留。俟病间即行。卓勉从之。寓神勒寺。五月十五日。卓又督行急。师曰。是不难。吾当逝矣。是日辰时。寂然而逝。郡人望见五色云盖山顶。既火之洗骨。无云而雨者。方数百步。得舍利一百五十五粒。祷之分为五百五十八。四众得之灰中。以自秘者。莫知其数。神光照耀。三日乃已。释达如。梦见龙盘绕台下。其状如马。及以丧舟还桧岩。无雨水涨。皆骊龙之助云。八月十五日。树浮屠于寺之北崖。顶骨舍利。厝于神勒寺。示其所终也。覆以石钟。戒其无敢讹也。事开于朝。 年甫冠。邻友亡。问诸父老曰。死何之。皆曰所不知也。中心痛悼。走入功德山。投了然师祝发。师曰。汝为何事出家。对以超三界利群生。且请开示。曰汝之来。此是何物耶。曰此能言能听者能来尔。但未知修进之术。曰吾亦如汝犹未之知。可往求之有馀师。至正甲申至桧岩。昼夜独坐。忽得开悟。寻师中国之志决矣。戊子三月至燕都。参指空。答问契合。十年庚寅正月。空集众下语。无能对者。师出众吐数语。三拜而出。空西天百八代祖也。是春南游江浙。秋八月参平山。山问。曾见何人。曰西天指空。日用千釰。山云。且置指空千釰。将汝一釰来。师以坐具提山。山倒在禅□□□贼煞我。师曰。吾釰也能杀人能活人。乃扶起。山以雪岩所传及庵衣拂子表信。辛卯春。抵宝陀洛迦山。拜观音。壬辰至伏龙山。参千岩。适集江湖千馀人选入室。岩问所自。师既答。岩云。父母未生前。从甚处来。师曰。今朝四月初二日。岩许之。是岁北还。再参指空。空授以法衣拂子梵书。于是游涉燕代山川。萧然一闲道人也。名闻于内。乙未秋。奉圣旨住大都广济寺。丙申十月望。设开堂法会。帝遣院使也先帖木儿。赐金烂袈裟币帛。皇太子。以金烂袈裟象牙拂子来锡。师受袈裟问众曰。湛然空寂。本无一物。粲兮烂兮。从何而出。众无对。徐曰。九重宫金口中。乃披。拈香祝圣升座。横按拄杖。下数语便下。戊戌春。辞指空。得授记东还。且行且止。随机说法。庚子入台山居焉。辛丑冬。上遣内詹事方节。迎入京。请说心要。赐满绣袈裟水精拂子。公主献玛琉拂子。太后亲施布施。请住神光寺。固辞。上曰。于法吾亦退矣。不得已即行。十一月。红贼蹂躏京畿。举国南徙。僧徒震惧请避贼。师曰。唯命是保。贼何能为。数日请益急。是夕梦一神人。面有黑志。俱衣冠作礼曰。众散贼必灭寺。愿固师志。明日至土地神。座视其貌。则梦所见也。贼果不至。 平生未尝习世俗文字。有请题咏。操茟立书。若不经意。理趣深远。晚好黑戏山水。逼道栦。呜呼。道既通。多能也宜哉(并李穑撰禅觉塔铭)。 懒翁。母梦见金色隼。飞来啄头。忽坠卵。五彩烂然。入怀中。因有娠(生选)。
叶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松溪人,字良弼,号湛卢樵者。读书通大义。顺帝至正中,父叶景仁死于兵,倾家资募壮士,夺父尸以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元诗选
韶字九成,吴兴人。好读书,慷慨有气节。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自号云台散吏,又号苕溪渔者。日往来于玉山,与诸君相唱和。素不善画,偶捉笔为山水图,辄烂熳奇诡,坐客咸啧啧称叹。作诗务追开元、大历之盛,杨铁雅称其格力与北州李才辈相上下。序其诗曰:我元之诗,虞为宗,赵、范、杨、马、陈、揭副之,继者叠出而未止,吾求之于东南,永嘉李孝光、钱唐张雨、天台丁复、项炯、毗陵吴恭、倪瓒,盖亦有本者也。近复得永嘉张天英、郑东,姑苏陈谦、郭翼,而吴兴得郯韶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九成,吴兴人。尝辟试漕府掾自号苕溪渔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蒙古人,字道夫。仕为河南北道廉访司佥事。入明居河南永宁。洪武中授秦王府纪善,改御史。请重刊律令宪纲,颁之诸司。未几擢翰林修撰,坐事降典籍,进应奉。十一年,以老致仕。
明诗纪事·甲签·卷四
与权字道夫,河南永宁人。元进士。由秘书监管勾历河南北道廉访使佥事。洪武初,用荐授秦府纪善,改御史,出为广西佥事。未之任,复留为御史。擢翰林修撰,降典籍,进应奉,以年老致仕归。有集十卷。 田按:道夫其先蛮部人,有别号答禄者,子孙因以为氏。明初流寓河南永宁。余观道夫题咏,自署洛上人,则著籍永宁明矣。道夫集十卷,著录于《明史艺文志》及《千顷堂书目》,今罕传本。史称道夫博学强记,明初祀三皇、建帝王庙,皆自道夫发之。余从《宋文宪集》附录得诗一首,以补明初诗家缺遗焉。
维基
答禄与权,字道夫,蒙古人。元朝进士,明朝初期政治人物。其早年在元朝任河南北道廉访司佥事。明朝初期,在河南永宁居住。洪武六年,担任御史。七年,担任广西按察佥事,后为御史。后上书请祭祀三皇,并建帝王庙。后任翰林修撰。洪武十一年因年迈辞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用宾。博学强记,贯穿经史百家。隐居村野,淡然自适,号水村隐者。洪武六年举茂才,复以文学荐,授休宁教谕,以身作则,教授矻矻忘寝食,士不惩自劝。秩满命供奉翰林,以老辞,教授九江而卒,门人私谥清节先生。有《书隐集》、《西上集》、《南游集》。
崔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斯立,号丹山樵者。治《春秋》颇有心得。洪武七年,以荐为宁波府学教授,调处州,以成就后进为务。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字完璞,号龙门山樵、野雪道者,江苏苏州人。
槜李诗系·卷三十一
良琦,字元璞,吴郡人。住天平山之龙门,自称龙门山释。与铁史云林、句曲外史金粟道人齐名。元末,顾瑛移居嘉兴,琦亦从之,住郡城东兴圣寺。洪武初,尚存寺址,今改黉序。廉夫云:“琦公既究禅理,兼通儒学,能诗,其馀技耳。”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璞,吴人。住天平山之龙门,又主槜李兴圣寺。洪武中,召对称旨,授以印章为僧会,掌崇明僧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字志衡,号小西湖渔者。洪武中以明经授本府府学训导。对治水事宜,多有筹画。后辞归。有《半隐集》。
槜李诗系·卷七
钧字志衡,嘉兴人。洪武中,以明经授本府训导。喻良奉命治水,甫按郡,即与钧讲求水利,筹画颇多。复以疾辞,扁舟放浪云水间,自号小西湖渔者。复聘至京,卒。有半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