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4,分3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学者
之者
使者
言者
来者
贤者
下者
古者
长者
王者
王者
道者
昔者
大者
知者
《國語辭典》:学者(學者)  拼音:xué zhě
1.学问渊博而有所成就的人。《新五代史。卷二五。唐臣传。史建瑭传》:「与学者讲论,终日无倦。」
2.求学的人。《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漢語大詞典》:之者
唐 宋 时习语,相当于“之人”、“之物”。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下:“乃作《刘弘传》,雕印数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烧炼之者。”《敦煌变文集·祇园因由记》:“非但此金,世间一切伏藏未出之者,我能尽见。”景德传灯录·司空山本净禅师:“即是求见闻觉知之者,非是求道之人。”
分類:之者时习
《國語辭典》:使者  拼音:shǐ zhě
奉命出使的人。《史记。卷七三。白起王剪传》:「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三国演义》第二回:「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则四海自清平也。」
《漢語大詞典》:言者
指谏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 仁宗 以微物赐僧,尚畏言者,此所以致太平也。” 宋 岳珂 桯史·鸿庆铭墓:“余在故府时,有同朝士为某人作行状,言者摘其事,以为士大夫之不忍为,即日罢去。” 清 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及言者纷起,司马罢去,詔君就司寇狱;时君已病閲数月矣!”
分類:言者谏官
《國語辭典》:来者(來者)  拼音:lái zhě
1.将来的事。《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文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归顺的人。《左传。宣公十七年》:「吾若善逆彼,以怀来者。」
3.后生、后进、后辈。《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文选。曹丕。与吴质书》:「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
《国语辞典》:贤者(贤者)  拼音:xián zhě
德行完备的人。《论语。子张》:「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渔父咏沧浪,贤者以耀章。」也作「贤人」。
《骈字类编》:下者
汉书萧望之传时上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试事满岁以状闻下者报闻或罢归田里所白处奏皆可 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分类:下者
《國語辭典》:古者  拼音:gǔ zhě
1.以前的人。《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2.从前。《荀子。性恶》:「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汉。孔安国〈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國語辭典》:古人  拼音:gǔ rén
古代的人。《文选。张平子。思玄赋》:「伊中情之信脩兮,慕古人之贞节。」《儒林外史》第一回:「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册页花卉,还是古人的呢?还是现代人画的?」
《國語辭典》:长者(長者)  拼音:zhǎng zhě
1.年纪较大或辈分较高的人。《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之不弟。」《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2.显贵的人。《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长者车辙。」《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吴诸顾陆旧族长者,世有高位,当报汉德,显祖扬名。」
3.言行仁厚或有学问、德行的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室无姬姜,门多长者。」
《國語辭典》:王者  拼音:wáng zhě
1.帝王。《公羊传。成公元年》:「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文选。李康。运命论》:「故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2.以王道治天下的君主。《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漢語大詞典》:王者
谓以王道治天下之君主。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邢昺 疏:“言如有受天命而王天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 宋 苏辙 《新论中》:“当 战国 之强,诸侯无道,然 孟子 亦以为有王者起。”
《国语辞典》:道者  拼音:dào zhě
庙里的工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相公可到我庵中作寓,早晚可以攻书,自有道者在外打斋,不烦薪水之费。」
分类:道者工人
《漢語大詞典》:昔者
(1).往日;从前。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也,幽赞於神明而生蓍。” 孔颖达 疏:“据今而称上世,谓之昔者也。”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诗:“昔者十日雨, 子桑 苦寒飢。”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所以昔者古典主义者和罗曼主义者相骂,甚而至于相打,他们并不都成为丑角。”
(2).昨天。孟子·公孙丑下:“昔者辞以病,今日弔,或者不可乎……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弔?” 赵岐 注:“昔者,昨天也。”
(3).昨夜。晏子春秋·杂下四:“有梟昔者鸣。” 王念孙 读书杂志·内篇杂下:“ 卢 曰:‘者字衍。昔鸣,夜鸣也。’案, 卢 説非也。古谓夜曰昔,或曰昔者。庄子·田子方篇曰‘昔者梦见良人’是也。”
《骈字类编》:大者
论语贤者识其大者书国语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明训也 宋 傅亮传亮父瑗与郗超善超尝造瑗瑗见其二子迪及亮超谓瑗曰卿小儿才名位宦当远踰于兄然保家传祚终在大者
分类:大者
《漢語大詞典》: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宋 苏轼 《以双刀遣子由次其韵》:“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故余尝谓 太白 诗,谨守古人绳墨,亦步亦趋,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与古人为敌,而变化不可测矣……但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礼·考工记序:“知者创物,巧者述之。”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史记·商君列传:“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鬱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 章炳麟 《文学说例》:“党同妬真,以破碎讥知者,人心浑浑,日益顽嚚,良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