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斜脚雨(斜腳雨)  拼音:xié jiǎo yǔ
斜下的雨。多因风力的关系而形成。如:「今天风大,下起了斜脚雨,就算撑伞,衣服还是被淋湿了。」
分類:倾斜而下
《国语辞典》:爬上爬下  拼音:pá shàng pá xià
忽而上去,忽而下来。形容不停地上下走动。如:「休息一下吧!瞧你这样爬上爬下把书上架,不累才怪!」
《国语辞典》:洛伊盆地  拼音:luò yī pén dì
地名。由河南省的洛水、伊水顺伏牛山北坡而下所冲积成的盆地。洛阳为其中心,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形势险固。
《国语辞典》:绝壁天悬(绝壁天悬)  拼音:jué bì tiān xuán
山崖峻峭矗立,如悬天而下。形容山崖的险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
《国语辞典》:涕泪交垂(涕泪交垂)  拼音:tì lèi jiāo chuí
鼻涕眼泪交错而下。形容十分悲伤。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二六出:「谁料父子衔冤,赴黄泉没转期,细思之,涕泪交垂。」也作「涕泪交零」。
《国语辞典》:削球  拼音:xuè qiú
球类运动用语。一种击球技术。桌球或网球球拍击球时带有由上而下的逆旋转动作,使球向后旋转的技巧均属之。
《国语辞典》:点召令(点召令)  拼音:diǎn zhào lìng
为因应临时重大变故,储备平时战力及日常演习而下达的点召命令。如:「国防部发下点召令,通令全国后备军人分批赴管区参加军事演习。」
《国语辞典》:落磐  拼音:luò pán
矿道中的大型岩块因土质松软而下落的现象。如:「煤矿的落磐,常造成人员的伤亡。」
《漢語大詞典》:鬲咽
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难。鬲,通“ 隔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脇,鬲咽不通,食饮不下。”
《國語辭典》:丰上锐下(豐上銳下)  拼音:fēng shàng ruì xià
面部上广而下削。《辽史。卷一。太祖本纪上》:「既长,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
《漢語大詞典》:鞭杆溜子
方言。雨天屋檐下接水槽中倾泻而下的水流。 峻青 《老水牛爷爷》:“大雨就像鞭杆溜子似的哗哗地直往下泼。”
《國語辭典》:冰排  拼音:bīng pái
块状的浮冰。如:「北方冬季湖面上多可看见冰排。」
《國語辭典》:灯笼裤(燈籠褲)  拼音:dēng lóng kù
中间宽大膨松,上端缩于腰部,下端缩于脚踝上的裤子。因形似灯笼,故称为「灯笼裤」。
《漢語大詞典》:颀省(頎省)
身躯上长而下短。新唐书·王涯传:“ 涯 质状頎省,长上短下,动举详华。”
《国语辞典》:曲水流觞(曲水流觞)  拼音:qū shuǐ liú shāng
将酒杯放在弯曲水渠的上游,任其飘流而下。为古人饮乐时助兴的一种游戏。参与游戏者环坐渠旁,当酒杯停在某人附近,便由他取来饮酒。如:「诗人们列坐河旁,学起古人曲水流觞的韵事,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