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耐火材料  拼音:nài huǒ cái liào
一切可耐高温,加热后不易熔化、变形、变质的材料。此种材料大多由黏土、石英、石墨等矿物制成。
《漢語大詞典》:耐火
(1).经得起火烧。 王汶石 《大木匠》二:“他用力拉一拉风箱,炉火正红,便从大木匠手里接过生铁棒,平插在炭火里,盖上耐火的土盖子。”
(2).指燃料经烧。《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它易燃,还耐火,能保持土炕的恒温。”
《國語辭典》:耐火砖(耐火磚)  拼音:nài huǒ zhuān
能耐高温的砖头。以耐火黏土或其他耐火原料烧制而成,能耐高温,不易龟裂,多用来砌烟囱、火炉、冶炼炉等。也称为「火砖」。
《漢語大詞典》:温石
即蛇纹石。质地细密,润泽耐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光禄寺御醴》:“ 达卿 尝为光禄寺令史,掌醴事。云炊米之器皆以温石为大釜。”《清一统志·莱州府二》:“ 掖县 西北 斧山 出温石,可为器皿。”
《国语辞典》:防火  拼音:fáng huǒ
1.预防火灾发生。如:「做好防火工作,才能确保居住安全。」
2.耐火、耐住燃烧。如:「防火建材」。
《国语辞典》:转化炉(转化炉)  拼音:zhuǎn huà lú
一种炼铜或钢的炉子。内侧由耐火物镶成,可耐高温。由熔矿炉中得到的铁或铜的化合物,可经转化炉提炼出钢或铜。
《国语辞典》:火砖(火砖)  拼音:huǒ zhuān
能耐高温的砖头。以耐火黏土或其他耐火原料烧制而成,能耐高温,不易龟裂。多用以砌烟囱、火炉。也称为「耐火砖」。
《漢語大詞典》:白炉子(白爐子)
北京 一带称用石膏、石棉和耐火黏土做成的小炉子。 鲁迅 《彷徨·伤逝》:“在家里是和她相对或帮她生白炉子煮饭,蒸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