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尚书》卷十九〈周书·囧命〉~294~
王若曰:「伯囧!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朴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万邦咸休。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修不逮;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德惟臣。尔无昵于憸人,充耳目之官,迪上以非先王之典;非人其吉,惟货其吉;若时瘝厥官;惟尔大弗克只厥辟,惟予汝辜。」王曰:「呜呼!钦哉!永弼乃后于?宪。」旧题汉·孔安国传:「汝无亲近于憸利小子之人,充备侍从在视听之官,道君上以非先王之法。」
《國語辭典》:耳目  拼音:ěr mù
1.耳朵和眼睛。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耳目殊司,工艺异业。」亦泛指见闻。《老残游记》第六回:「弟等耳目有所隔阂,先生布衣游历,必可得其实在情形。」
2.审察。《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耳目人间,知外患苦。」
3.听的人与看的人。泛指閒杂人。《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蒙先生赐顾,本该备个小酌,奉屈一谈;一来恐怕亵尊,二来小地方耳目众多,明日备个菲酌送到尊寓,万勿见却。」《文明小史》第五九回:「老兄不过三十上下,令正的年纪也不会大到那里去,耳目众多,声名攸碍,这是如何使得呢?」
4.代人刺探消息的人。《红楼梦》第七四回:「凤姐见王夫人盛怒之际,又因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耳目,常时调唆著邢夫人生事,纵有千百样言辞,此刻也不敢说。」
《漢語大詞典》:耳目官
(1).指耳、目两种器官。孟子·告子上:“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 杨伯峻 注:“耳朵眼睛这类的器官不会思考,故为外物所蒙蔽。”
(2).借指负责视听的亲近侍从之臣。书·冏命:“尔无昵於憸人,充耳目之官。” 孔 传:“汝无亲近於憸利小子之人,充备侍从,在视听之官。”
(3).专称御史。新唐书·韩琬传:“御史乃耳目官,知而不言,尚何赖?”新唐书·韦思谦传:“耳目官固当特立,鵰、鶚、鹰、鸇,岂众禽之偶?”
《漢語大詞典》:耳目长(耳目長)
谓消息灵通。汉书·孙宝传:“ 穉季 耳目长,闻知之,杜门不通水火,穿舍后墙为小户,但持鉏自治园。”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长沙方言续考》:“按 长沙 今言人之消息灵通者曰耳目长。”
分類:消息灵通
《國語辭典》:属耳目(屬耳目)  拼音:zhǔ ěr mù
被人耳听目视,即受人注意。《左传。成公二年》:「师有功,国人喜以逆之,先入,必属耳目焉。」《国语。晋语五》:「夫师,郤子之师也,其事臧。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故不敢。」
分類:注意
《国语辞典》:遮耳目  拼音:zhē ěr mù
蒙蔽别人的视听,以掩饰真相。如:「他此次召开记者会,只不过是为了遮耳目。」
《分类字锦》:助广耳目(助广耳目)
唐书房元龄传帝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广耳目访贤材比闻阅牒讼日数百岂暇求人哉乃敕细务属左右丞大事关仆射
分类:宰执
《漢語大詞典》:遮掩耳目
见“ 遮人眼目 ”。
《國語辭典》:遮人眼目  拼音:zhē rén yǎn mù
盖住他人的双眼,以掩饰事实的真相。《程乙本红楼梦》第七五回:「这种遮人眼目儿的事,谁不会做?且再瞧就是了。」也作「遮人耳目」。
《國語辭典》:遮人耳目  拼音:zhē rén ěr mù
盖住他人的眼睛、耳朵。形容掩饰事实的真相。《镜花缘》第七三回:「如把草帽草鞋放在粗衣淡服之人身上,又何尝有什么丑处!可见装点造作总难遮人耳目。」《文明小史》第一一回:「至于脱靴一事,就叫他们衙役们来做。这样遮人耳目的事,也还容易。」也作「遮人眼目」。
《國語辭典》:遮人眼目  拼音:zhē rén yǎn mù
盖住他人的双眼,以掩饰事实的真相。《程乙本红楼梦》第七五回:「这种遮人眼目儿的事,谁不会做?且再瞧就是了。」也作「遮人耳目」。
《分类字锦》:天子耳目
唐书萧至忠传神龙初为御史中丞始至忠为御史而李承嘉为大夫尝让诸御史曰弹事有不咨大夫可乎众不敢对至忠独曰故事台无长官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请奏当专达若大夫许而后论即劾大夫者又谁白哉承嘉惭
分类:台谏
《國語辭典》:掩人耳目  拼音:yǎn rén ěr mù
比喻欺骗、蒙蔽他人。《西游记》第一六回:「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这里叫德泉派人上来办,才好掩人耳目。」
《国语辞典》:骇人耳目(骇人耳目)  拼音:hài rén ěr mù
使人惊恐害怕。如:「暴徒的手段十分残忍,骇人耳目。」
分类:惊恐害怕
《国语辞典》:防蔽耳目  拼音:fáng bì ěr mù
堵住耳朵,遮住眼睛。谓蔽塞视听。《魏书。卷一三。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传》:「太后自以行不修,惧宗室所嫌,于是内为朋党,防蔽耳目,肃宗所亲幸者,太后多以事害焉。」
《国语辞典》:一手难掩天下人耳目(一手难掩天下人耳目)  拼音:yī shǒu nán yǎn tiān xià rén ěr mù
一个人纵然再厉害,所作所为也难以欺骗天下人。语本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国语辞典》:一新耳目  拼音:yī xīn ěr mù
所见所闻给人截然不同的新感受。如:「近来公司大刀阔斧的革新,令人一新耳目。」